连续半导体810nm激光脱毛200例
2012-05-28郄美芳韦强梅朱雅倩
郄美芳 韦强梅 朱雅倩
连续半导体810nm激光脱毛200例
郄美芳 韦强梅 朱雅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美容皮肤科,南京 210009)
观察连续半导体810nm激光脱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采用连续半导体810nm激光对200例患者进行脱毛。4~8周治疗1次,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经过治疗后毛发较治疗前明显减少。6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色素沉着,均于术后1~6个月内消退。连续半导体810nm激光脱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脱毛方法。
半导体810nm激光;脱毛;疗效;安全性
多毛症是在身体任何部位生长较多毛发,毛发的生长与正常的年龄和性别相比长得较粗、较长和较多。毛发的生长受部位、性别、年龄、季节影响及甲状腺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因素调节[1]。现代社会多毛已成为很普遍的问题,因此脱毛方法也越来越多。在众多脱毛方法中,激光脱毛应用最广泛。抽取笔者科室内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脱毛患者200例,2年后回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就诊于我院进行脱毛治疗患者200例,共567个治疗部位。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1例;年龄16~53岁。病例排除标准:治疗部位有活动性感染或开放伤口者;瘢痕体质者;孕妇;治疗部位接受过皮肤移植、手术的患者;治疗前4周使用其他方法。
1.2 治疗方法的选择
1.2.1 脱毛设备及技术参数 激光器为以色列飞顿公司生产810(采用Alma Soprano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SHR冰点脱毛模式:波长810nm,能量密度10J/cm2,频率10 Hz,平均功率100 W;HR传统脱毛模式:波长810nm,能量范围1~120J,一般选择为25~45J/cm2。
1.2.2 治疗方法 治疗前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签署治疗同意书、留取治疗部位照片、清洁皮肤后备皮。根据皮肤类型和毛发的颜色、粗细,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治疗区外涂1~2mm厚的医用冷凝胶,治疗头垂直于皮肤表面,轻压皮肤,观察到毛囊周围的皮肤出现红斑及暴露在毛囊口的残余毛发焦糊为治疗终点;治疗后给予冰敷10~30min。再次治疗时间以观察到有较多毛发生长为准,一般间隔时间4~8周。治疗次数以患者满意为准。
1.3 疗效评价[2]治愈:毛发减少80%以上,新生出的毛发变细、颜色变淡;显效:毛发减少40%~80%以上,新生出的毛发变细、颜色变淡;无效:毛发减少40%以下,新生出的毛发仍较粗、颜色较黑。
2 结果
2.1 各脱毛部位能量密度、间隔时间、治疗次数见表1,术后2年随访,200例患者中有176例治愈,23例显效,1例无效。四肢、腋下及胸腹背部毛发经4~6次治疗后治愈。头面部、乳晕及会阴部治疗次数较多,且随治疗次数的增加,有效率逐渐增高。
2.2 不良反应 多数患者治疗后即刻出现皮肤红斑,多在十几分钟后自行消退;患者均认为疼痛可耐受,毛发较粗部位可出现毛囊性水肿反应;9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水泡、色素沉着,观察1~6个月全部消退;无疤痕形成。
表1 各脱毛部位能量密度、间隔时间、治疗次数
3 讨论
随着810nm激光医学的发展和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3]的提出,各种脱毛仪器不断应用于临床。但术中疼痛较明显,患者耐受性差,且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如永久性色素沉着、疤痕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脱毛时疼痛的问题必然被解决。以色列飞顿公司生产810(采用Alma Soprano)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采用低能量密度、高平均功率达到脱毛作用。因该仪器同时配置了皮肤冷却系统,使治疗头始终处于5℃左右的低温状态,患者在脱毛过程中均感觉疼痛轻微,可以耐受,且所有治疗病例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有研究认为,当毛囊部位的温度升高到45℃左右并维持一段时间,毛囊和毛囊周围生长干细胞就会被破坏,达到去除多余毛发的目的。证实了该激光脱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毛囊的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休止期和退行期,只有生长期的毛发含有较多黑色素,易被激光破坏。目前脱毛技术主要针对生长期的毛发进行治疗,所以脱毛治疗需多次。因不同部位生长期不同,因此脱毛间隔时间也不同。临床资料显示,四肢、躯干治疗4~6次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而头面部治疗次数较多,2年后随访疗效肯定。本治疗病例中发生1例脱毛后毛发增多患者,嘱患者检测内分泌水平后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配合药物治疗,最终脱毛治疗无效。该病例告诉我们在与患者治疗前的沟通需详细,了解患者多毛的病史,需要时在治疗前做内分泌检测,防患于未然。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林涛,胡琼花,易阳艳,等.半导体冰点激光脱毛的临床疗效观察[J].江医医学院学报,2009,49(11):6.
[3] 孙林潮,高天文,赵丽莎.810nm激光脱毛术一810nm激光美容系列讲座六[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6):670-672.
2011-12-0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2.023
1672-2779(2012)-02-0039-02
(本文校对:王治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