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房适用性设计探讨

2012-05-26颜宏亮YanHongliang苏岩芃SuYanpeng

住宅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保障性住宅住房

■ 颜宏亮 Yan Hongliang 苏岩芃 Su Yanpeng

0 引言

在“十二五”规划蓝图中,“保障房”仍被列入国家重点工作之一。“十二五”规划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到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国策的高度,提出年度建设1 000万套、5年建设3 600万套保障房的宏伟目标。因此,全国保障性住房设计和建设不仅涉及房地产行业,同时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学习和了解读国家有关保障房建设的文件,体会到保障房建设既是现在进行时,又是将来进行时;即要在短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数量巨大的保障房建设,同时又要考虑在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如何使保障房在未来或相当长的时期内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家庭、不同职业、兴趣爱好及家庭人口变化等不同居住者的居住需求。笔者认为,在当前倡导建筑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装配整体式住宅仍将成为保障房建设的主打产品。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装配整体式保障房设计的适用性设计;二是装配整体式保障房的建造技术。

1 相关研究

我国具有“人多地少”的特征,保障性住房量大面广,其建设要耗费大量资源和财富,因此,如何结合国情发展小面积小户型住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保障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在研究住宅建筑工业化课题中引入前苏联专家有关住宅“物质老化周期”(住宅承重结构等的实际寿命)与“精神老化周期”(住宅功能符合人们需求的年限)等概念。在工程设计和建造中,针对当时小面积住宅设计的特点,有建筑师提出了通过预留空间或门洞、接口技术等设计手法,实现近远期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并对工业化住宅建造体系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这些探索对于当前提出的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围绕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引入了全寿命周期理论,认为住宅建筑是为人们提供适宜居住、生活环境的有机系统。这一理论主张从全寿命周期的视角出发,通过材料与构件的生产、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建造,以及日后的运行、维护直到住宅的拆除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对这一整个过程进行统筹考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居住功能,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改善居住环境,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尊重人们的生活习惯。

国外的保障性住房通常称为“社会住宅”,它的发展同样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近年来建设的社会住宅,除了在社区规划与环境建设、住宅形式等方面更贴近“人情”外,其建筑设计与住宅产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有机结合,并相应建立了完备的材料、结构与部品体系,显著提高了住宅的性能,增强了社会住宅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例如,起源于荷兰的开放建筑(Open Building),通过用户二次设计,提高户型的适应性与可变性。日本提出的SI住宅,明确区分支撑体(Skeleton)和填充体(Infill)。通过延长支撑体即主体结构的寿命,并将填充体与之分离,方便用户的更新与改造。

2 住宅适用性设计分析

针对保障性住房的面积一般较小的特点,建筑设计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即在确保保障性住房安全、适用、经济、耐用的同时,应具有对住户家庭将来可能产生的需求与人口结构变化的相应措施,以提高住宅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针对居住者的变化需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住宅主体结构与设备、装修等使用寿命不同步

目前大量建造的装配整体式保障房一般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在没有战争和自然灾害破坏的情况下,其建筑的主体结构寿命可达50~100年;而住宅的门窗、外保温、外墙饰面等仅为20~25年左右;其中一些住宅使用的配件和设备仅为5~8年。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这些老化的设备与装修等应得到及时更新和改造(图1)。

2.2 住户人口与家庭结构变化

在城市同一家庭中不同阶段的人口数量和家庭结构并不相同,同时由于居住者的年龄结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职业收入等也不相同,因而对于住宅的动态需求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一般在20 ~ 25年左右就要面临一代人生活的变迁循环。随着国家人口政策有所松动,独生子女夫妇可生二胎,家庭结构的变化可能需要更多样化的空间组织。而对于收入较低的保障房居住者,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力更换住宅,只能基于现有住宅进行改造。

2.3 住房面积需求的变化

国内现阶段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标准大多以立足于满足当前基本生活需求,住房面积普遍较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住房的面积标准相应会得到提升,或有些保障性住房也可采取先租后售的运营模式。

2.4 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

考虑到部分住户家中有老年人、残疾人等情况,尤其是我国正处于老龄化加速的时期。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3.26%,基于目前社会养老设施和体制尚不完善及人们的传统观念等原因,大部分老人喜欢选择居家养老。此外,设计还应考虑部分家庭中有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需求等因素。

3 住宅适用性设计策略

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设计和住宅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我国当前的建筑建造技术水平,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如上海“十二五”期间推出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既可以大大缩短建房周期、也有利于保证保障性住房建造质量和居住品质、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进而推动我国住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将保障性住房纳入装配整体式住宅体系这一建造方式本身也是结合国情,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但在强调装配整体式住宅建筑适用性设计方面,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贯彻建筑统一模数制

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宅发展应注重标准化、集成化和产业化的研究。建筑设计应积极采用标准化与模数化,统一的建筑模数制可以为工业化建造技术集成提供一个系列化的平台,既有利于当前装配整体式住宅实现精细化设计,也为将来的更新改造奠定良好的基础。现阶段可采用3M+2M+1M的建筑模数制标准,即主要房间开间与进深采用现在通行的3M或2M;住宅内部隔墙则可采用2M+1M的模数网格。这方面可以借鉴荷兰“SAR”体系,使住宅内部空间划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兼具舒适和功效。

3.2 住宅套型合理性设计

住宅套型平面通过合理布局和精心设计,使之既可以满足当前住户的多种需求,同时为未来的更新改造创造条件。由于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宅的建造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1],因此,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宅套型设计平面应尽量方正,不宜有过多的凹凸面变化,以方便预制构件的加工生产和住户灵活分隔,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图2)。

在住宅套型设计中还应考虑多种功能的“弹性空间”,如可以作为儿童房、书房、卧室、储藏间等。将来为了适应住宅居住标准的提高,部分套型设计也可考虑将面积较小的两户合并为一户的可能,通过局部设计调整也可以改成舒适性两居室或紧凑型三居室(图3),使住宅空间更趋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3.3 住宅大空间结构体系

对于中小户型,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房如采用大开间结构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室内空间。开间跨度在6m或6m以上,则可以灵活分隔为两个开间(2.7+3.3m,或3+3m)等,满足起居室、卧室等房间的面宽要求。同时,将住宅中设备管道井尽量靠承重墙一侧合理布置,便于维修和日后的更新改造。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可以将每户管道井进一步集中布置,并面向公共空间,以方便检修。

3.4 室内装修

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将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钥匙工程”考虑,实施住宅全装修。即住户拿到房子钥匙后无需装修,立即可以居住。这样既可以降低住户的经济负担,又可以避免入住后即进行二次装修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目前部分保障性住房在室内装修和厨卫设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标准不高,施工过程湿作业偏多,效率较低,装修装饰构件的部品化与集约化程度低等。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重点开发轻质、隔声、耐久性好的隔墙系统,并与电气设备、家具等进行集成;采用干式连接,使其方便组装、拆卸(图4)。室内局部还可以考虑设置带有检查口的架空活动地板与吊顶等。

此外,住宅整体厨、卫成套设备、制热制冷通风成套设备、管网与智能化技术部品等住宅产业链也将是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房设计需研究的问题。

3.5 重视公共空间等细部设计

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房在考虑公共空间等细部设计时,应兼顾特殊人群的需求。如在住宅入口和公共空间的部位应有无障碍设施;在公共楼梯、台阶、踏步的尺寸与扶手等设计方面应考虑便于老年人和残疾人通行;以及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等。住户套型内的生活居住空间,既便于照顾老人或小孩,又可保证一定的私密性。住宅尺度考虑轮椅的通行与回转。卫生间内在适当的位置宜增设便于抓握的扶手,地面进行防滑处理等等。

4 结语

我国当前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普通老百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困难,然而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管理与更新改造同样不能够忽视。如果设计之初对于未来的需求变化预见性不足,日后将难以适应新的功能要求,适应更新改造需要,这样的住宅建筑甚至可能面临建成后不久就被废弃、拆除的命运,这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此外,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宅在适用性设计方面可通过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以实现建筑信息的参数化、数字化。应用BIM技术不仅可以体现建筑材料、结构、设备等全面的信息,便于建筑专业本身平、立、剖面及细部构造的精细化协同设计与修改,也便于装配整体式住宅中预制构件的加工生产和结构、设备与装修的协调。同时,BIM技术对建筑施工安装和建筑日后运行维护、更新改造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此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产业化、信息化水平。

[1]颜宏亮,苏岩芃.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房设计研究.住宅科技,2011.11: 24-27.

猜你喜欢

保障性住宅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Jaffa住宅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