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锥颅软通道置管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2012-05-23邵慧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36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血肿微创

高 强 邵慧君

吉林省磐石市吉林镍业医院外科,吉林磐石 132311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神经外科疾病领域中原先需要开颅的手术现在更多的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本院2007年2月~2010年12月应用锥颅软通道置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0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确认为脑出血。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6~75岁,平均52.5岁,所有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50例患者分为应用锥颅软通道置管治疗的手术组和应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对照组,手术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手术组采用局麻,CT确定血肿所在位置及范围以判断锥颅点、穿刺方向和引流管放置的深度。避开头皮下动脉和重要的脑功能区,麻醉充分后锥颅[2],钻透颅骨并刺破硬膜,插入引流管,接注射器缓慢抽吸,首次抽吸血肿量的1/3~1/2,部分减压,固定引流管并保持通畅,自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0~30 kU,夹闭引流管以促进血肿溶解,术后2 h放开引流管并观察引流情况,2~6 h后再注入尿激酶20~30 kU一次并夹闭,4~6 h后放开,可反复进行,直至无明显陈旧性积血流出,复查头颅CT,血肿基本消失即可拔管。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密监测控制血压和颅压,及时复查头颅CT,观察颅内血肿引流情况。术后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对照组常规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和止血。

1.3 疗效评价标准[3]

(1)治愈:意识清楚,生活能够自理,肌力Ⅲ级以上。(2)显效:意识清楚,生活自理差,肌力Ⅱ~Ⅲ级。(3)有效:意识清楚或模糊,生活不能自理,肌力Ⅱ级以下。(4)无效:病情无变化。(5)恶化:病情加重,死亡或自动出院[3]。以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 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4]。 恢复良好者为I级,生活自理为Ⅱ级,扶拐行走,生活自理困难为Ⅲ级,卧床靠他人护理为Ⅳ级,植物生存为V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建立数据库,通过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情况的比较显示手术组较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改善,见表2。由结果可见锥颅软通道置管手术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也有明显提高。

3 讨论

脑出血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5],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脑出血后约20~30 min即可形成颅内血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压迫周围脑组织、脑血管和脑神经,引起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大量神经元坏死,形成不可逆性脑损伤,如不及时救治,甚至会危及生命。对于脑出血患者在止血的前提下尽早手术以清除血肿,防止和减轻继发反应。传统的开颅手术创伤较大,时间长,术中易损伤周围脑组织,手术费用高,全麻插管也易引发相应的并发症[6]。而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术避免了手术通道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选用的硅胶软通道引流管,对脑组织损伤的可能性小,注射尿激酶和抽吸引流可反复操作,局麻下即可,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置入的深度和方向均可调,且手术费用低廉[7]。锥颅软通道置管手术适用于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 mL以下,小脑出血量在10 mL以下且无脑疝发生者。通过软通道向血肿部位注入尿激酶,能够较好溶解血栓,且对正常脑组织无有害作用,价格也低廉。本组实验对象均有高血压病史,患者相应体质较差,应着重注意再次出血,实验表明,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的手术组较对照组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明显提高,同时手术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情况的比较[n(%)]

综上所述,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治疗颅内血肿手术创伤小,经济、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治疗费用低廉,疗效确切,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且大大提高了脑出血患者的救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尤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张纯伟,刘华明,刘家东,等.锥颅软通道置管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6(10):619-621.

[2]杜向阳,桂明,韩飞,等.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安徽医学,2009,30(11):1312-1315.

[3]秦保平.软通道微创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1):98-99.

[4]王庆斌,杨文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2008, 30(1):71-72.

[5]文铁,尹畅.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 2008,11(13):1149-1150.

[6]庄新海.小骨窗手术与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8, 30(7):969-970.

[7]杜建新,凌峰,谌燕飞,等.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脑血管杂志,2004,1(7):292-294.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