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分析——基于广东省1995-2008年数据的DEA分析
2012-05-21戚红艳
戚红艳
(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541006)
一、引言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上已经“独立”的国家不少,其规律是在政治和经济上真正独立的,必然是在技术上独立。否则,如果在技术上依然依附于人,就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也要大打折扣。然而要实现技术上的完全独立,非自主创新不可。
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已经呈现出良好势头。大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或企业,靠的都是自主开发的新技术。程控交换机是如此,杂交水稻是如此,航天、船舶产业也是如此。安徽奇瑞汽车公司,创建不过几年,就自主开发了轿车,而且在国际上拿回了大订单。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领衔的课题组,二十年如一日,坚持自主创新,终于攻克了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难题,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四个拥有该制造技术和生产该类高技术产品的国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科技自主创新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环境。
区域自主创新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域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可以实现区域各种优势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增强企业的核心进整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日趋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1]。到2003年底,我国大中型企业71%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2/3没有技术开发活动,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差、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从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得到体现。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由核心系统和支撑系统组成。就核心系统而言,分为资源投入、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3]。在使用DEA对国有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进行分解和评价中,发现科技人员冗余、生产设备利用率低、忽视新产品开发等问题是影响国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着研发投入不足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矛盾[4]。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上海、北京、广东位列三甲[5]。其中,专利申请与授权广东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1997-2006);高新技术产业广东产值居全国首位,长三角发展最好。
目前的研究都限于对我国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并且多数是理论分析,而区域的自主创新研究尚少,因此,本文设计了对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我们选取了经济发达的广东为样本,试图探讨出其自主创新效率情况。
二、基本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DEA方法
1978年,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提出了基于相对效率的多投入多产出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原型可以追溯到1957年,Farrell在英国农业生产力进行分析提出的保罗思想。此后,在运用和发展运筹学原理与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主要依赖线性规划技术并常常用于经济定量分析的非参数方法。
DEA是一种运用线性规划的数学过程,用于评价决策单元(DMU)的效率(Coelli,1996)。其目的就是构建出一条非参数的包络前沿线,有效点位于生产前沿上,无效点处于前沿的下方。假定有N个DMU,每一个单元使用K种投入要素来生产M种产出,第i个DMU的效率即是求解以下线性规划问题:
其中θ是标量,λ是一个N×1的常向量,解出来的θ值即为DMUi的效率值,一般有θ≤1,如果θ=1,则意味着该单元是技术有效的,且位于前沿上(Coellietal.,1998)。如果在方程中添加约束条件N1'λ=1(其中N1是N×1向量),则变为基于VRS假设的DEA模型,它构成了一个截面凸包,比CRS构成的圆锥包更为紧凑,同时可以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但是在VRS假设下,基于投入法和产出法所计算的效率是不相等的(Fare,Lovell,1978)。此外,由于本文关注的是投入要素,因此本文将采用CRS假设下基于投入法的DEA模型。
(二)数据说明
结合数据的可得性,从人力和财力两方面选取投入指标,最终确定的投入指标有科技活动统计单位数(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万人)、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亿元)。一个地区含有科技活动单位数的多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科研能力以及对科研人员的容纳能力。科技活动人员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源泉和根本,反映地区对高技术人才的吸引能力,是进行持续创新和发展的根本所在,研究与发展经费反映了一个地区对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根据自主创新的经济学含义,并结合实际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选取的产出指标有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专利申请批准量(件)、科技活动课题(项目)数(项)。本文数据来自1996-2009年的《广东统计年鉴》。
三、实证结果与结论
采用DEAP2.1软件对选定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分析,得到TC、PTEC、SEC和TEP指数值,结果如表1。
表1 各分解指标的区间平均值
由表1可以看出,1995-1996、1998-2002、2003-2004、2005-2006和2007-2008这些区间内TC至小于1,没有体现出技术进步,“增长效应”不明显;其中2003-2004年的TC值小于0.5,几乎没有技术进步,这可能与广东以及周边地区2003的“非典”有关,由于病情的特殊性,造成广东地区的封闭,导致许多经济业务难以开展。其余各年间TC值大于1,体现了技术进步,“增长效应”十分明显;特别是1997-1998、2004-2004年间,究其原因,可能是1997年香港回归,香港对内地的开放,使与之相邻的广东在经济上受到了很好的辐射,在“非典”结束后的2004年广东经济作出迅速的反映,大力发展经济,由该数据可以看出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两年间是所考察时期内广东技术进步最快的,TC值达到了1.407。
在考察时期内,PTEC、SEC值基本没有变化,都是1.000。这说明广东的自主创新效率接近“生产前沿”曲线,表现良好,规模收益稳定,发展平稳。
虽然广东自主创新表现良好,但是仍然存在着产出不足,我们可以通过下表2看出:
表2 要素投入产出分析表
注意:产出要素1、2、3分别是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专利申请批准量(件)、科技活动课题(项目)数(项);投入要素1、2、3分别是科技活动统计单位数(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万人)、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广东自主创新的投入产出指标基本没有冗余,相反,需要更多的投入与产出,特别是从事科技活动的单位和所主持的课题数,这说明广东的经济发展迅速,研究与发展经费也相对比较多,但是从事的科研单位和科研项目较少,还不能满足广东经济高速发展的急切需要。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广东在考察的多数年份里都存在着技术进步,特别是在香港回归和“非典”之后技术进步非常明显,这说明政府的力量是强大的,整体局势的改变对自主创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总的说来,广东的各项自主创新指标的投入和产出都是不能较好满足其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的,还应在此基础上有更大的投入和产出。
四、政策建议
(一)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纳入地方政绩考核体系
几次重大的形势变动都给广东的技术进步带来了影响,因此好的政策对于广东的自主创新很有促进作用的。制定促进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建立国家科技政策、法规执行监督机制与体系,定期组织科技执法检查,及时督促与考核地方对国家自主创新政策法规的落实,保证国家自主创新在区域层次的贯彻与实施。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与体系,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确保地方政府从思想意识上重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使之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建议把科学合理的科技投入评价体系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与体系,推动地方与基层通过多途径加大科技投入,保障区域开展自主创新的物质基础。
(二)加强基层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强化对基层科技工作的支持。一方面,调整国家科技投入结构,调整国家科技资源的布局,将基层科技纳入国家科技投入体系,加大国家对基层科技的投入。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部门加大对基层科技工作的支持。加大基层基础条件建设,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基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主要包括科技信息网、成果推广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培训机构等的建设和科技管理部门的基本办公条件建设。特别是要针对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加强地方性创新平台建设,支撑区域与地方企业科技创新。同时,要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为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特别是自主创新提供信息服务。
加强基层科技管理工作。在国家层次,提升基层科技管理工作的地位,将基层科技工作作为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提高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科技意识,提高各级科技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虽然广东的各项指标在全国前三甲,但是这个方面仍然要加强。
(三)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与共享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应该充分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多为自主创新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区域科技资源。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成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协调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区域科技创新工作,通过政府协调,引导创新资源配置到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
综合运用规划、财政、金融、税收、转移支付等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国家对区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和调控力度打破地区、部门壁垒,制定统一的区域科技政策,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促进创新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加强区域科技资
源统筹协调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引导和支持区域行业协会等各种民间协调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民间协调机构在促进区域科技合作中的作用,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流动、优化配置,实现地区间创新资源的共享。
(四)重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制定有利于区域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参与区域创新,大力发展技术中介机构,完善创业投资机制和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园区建设与发展,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政府给予必要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建设基于市场机制的区域创新体系。
此外,还要借鉴国外区域创新体系的经验。如日本的有效配置资源,推动官产学合作,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等做法,重视区域内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发挥气候、地理、交通、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
有效配置,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广东是一个开放的省份,有很多对外贸易业务,因此,借鉴国外区域创新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1]吴芷静.国内外区域自主创新实践对辽宁经济振兴的启示[J].省情研究,2010,(3).
[2]李国强,张旭梅,朱淘.面向虚拟供应链的项目范围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2004,(10):145-148
[3]张春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导刊,2010,(1).
[4]余东华,王青.国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基于1998-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的DEA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
[5]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比较报告[J].创新视角,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