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堂的设问艺术
2012-05-18范晔
范 晔
浅议课堂的设问艺术
范 晔
福州第十九中学
教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该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掌握课堂的设问艺术,摒弃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教学陋习,以人格魅力、人文关怀、创造性工作,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进行艺术设问,创设节奏合理、韵律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场境,在审美愉悦中获得认知和思维训练,以此激发学习热情,体验思维美感,增强主动探究释义的积极性,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设问艺术 设问节奏 设问技巧 教学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吴松年教授在《有效教学艺术》一书中指出:“教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指体现教学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完美形态的艺术形式”[1]。教学艺术是一种教学手法,一种反映教师素质的技能。不过,“艺术需要技术,但不是技术”。教学艺术的魅力蕴含着教师的教育人格,是教师德艺双馨的体现。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技术技巧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客观上达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等方面素质的目的。
仅以课堂教学来说,如何让冰冷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化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在审美愉悦中获得知识和思维训练,以激发学习热情,体验思考乐趣,需要教师以人文精神关爱学生,不断追求教学艺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这“实际上向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在最恰当的时机,选择运用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没有疑问的地方创设疑问,促使学生思维中的矛盾激化,并能够将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引至对与错、是与非的对立点上。应避免对启发式教学做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避免将启发式教学流于形式的做法。”[2]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本文就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设问节奏、设问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把握课堂设问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有人说:节奏是艺术的灵魂。把握课堂设问的节奏,是教学艺术的基本要素。良好的课堂节奏就像一首能调动情绪的交响曲,舒缓优美、热情激烈,学生沉浸在愉悦的环境中尽情展开思考的翅膀。
在课堂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⑴教师在课堂上频繁设问,学生不假思索对答,课堂变成了“采访实录”。课堂氛围貌似“活跃”,却缺乏师生间的思维交锋,无法训练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因课堂节奏过快而产生审美疲劳,丧失求知热情。⑵教师设问过难,参与思考的人屈指可数,甚至无人回应,课堂气氛长时间陷入尴尬的“冷场”。而后,教师迫于课时及教学进度等因素,自问自答,草草公布答案。学生则扮演“记录员”的角色。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养成不愿意思考,坐享其成的恶习。
究竟如何把握设问节奏呢?我认为要坚持两点原则:一是设问应关注全体学生接受能力、学习程度、个体差异,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设计措辞浅显、易于理解的“学生活动”形式,谓之快节奏,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体会求知的乐趣。此时间不宜过长。二是要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并适当给学生探讨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课堂节奏中,缓解答题的紧张情绪,进入思考情境,然后,师生进行交流与碰撞,在解惑和释疑中享受思考的喜悦。此时间不宜过短。
美国学者Rowe曾做过有关提问时间的实验。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课堂上,发现了下列令人可喜的变化:(1)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延长;(2)学生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3)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减少;(4)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5)从事实推论得出的结论增加;(6)学生的提问增加;(7)学生作出的贡献更大。可见,课堂慢节奏的“沉默”并不可怕,快节奏也并非全是坏事,问题在于如何艺术地掌握课堂跌宕起伏的韵律。吴松年教授说:“艺术的灵魂在于情感。”[1]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掌握设问的节奏,既有热烈开放的问答,又有屏息凝神的思考,使课堂张驰有度,让学生在身心放松与思考律动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中获得轻松和谐的学习美感。
2 抓住关键,艺术设问,化难为易,轻松点题
处理事物抓住了最关键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往往事半功倍,问题迎刃而解。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当老师提问无人应答或者学生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时,教师要抓住关键句设问,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迅速地切进主题,掌握要点。这也是课堂设问艺术性之一。
例如: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该篇课文的解题是教学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准确把握中心思想的突破口。于是,我设问:“走一步,再走一步”该怎么理解?
学生的思考方向停留在对“我”爬山“遇险”到“脱险”的经历上,始终无法将经历升华到人生经验的层面上。究其原因,课文采用的是“一事一议”的结构模式,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叙述事件的本身,而忽略了采用议论的方式揭示课题的深层内涵。于是,我提示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要求他们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课文写到“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便能应付一切” 。以这句话为突破。我问道:⑴作者仅仅是叙述小时候“登山遇险到脱险”这件事吗?⑵在悬崖上作者究竟学到了什么“经验”,能让他应付一切?
在我的设问启发下,学生渐渐打开思路,愉快地笑着回答:“他得出了克服困难的经验”。然后,大家纷纷举手补充,作者在悬崖上登山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生遇到困难时,要将大的困难分解开来,逐个地克服,正如下山的路,要一小步一小步地坚持走。
以上教学案例可见,教师紧紧围绕文本,抓住关键语句设问,可化难为易,迅速点题,课文的中心思想便水到渠成。学生解题轻松愉快,兴趣高,表现欲强,课堂气氛热烈紧凑。这不仅对完成教学内容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和思维技巧,将终身受益。
3 抓住差异,艺术设问,逻辑推理,训练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对某些抽象而易混淆的概念,学生往往有畏难情绪。教师若用传统方式,逐一讲解抽象定义,或强调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学生毫无乐趣,更谈不上提高分析能力。此时,教师的设问艺术很有讲究,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抓住概念差异,巧妙通过正反面的对比设问,举一反三,将知识难点化解成轻巧的逻辑推理,既有趣味,又引人入胜。
例如,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下定义”和“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比较抽象,又很容易混淆,可采用对比设问来鉴别,以增强记忆。
例句一:“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这句话的说明对象是“甲骨文”,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对“甲骨文”的解释。我提出了逆向设问:“刻在骨头和龟甲上的字都是甲骨文吗?”这一问,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有说:不完全是吧;有说:古代、现代人都可以把字刻在骨头和龟甲上的。有说人们用于装饰刻上去的……
最后得出结论:“刻在骨头和龟甲上的字‘不一定’都是甲骨文”。这句话,对甲骨文的解释不完整,只揭示“甲骨文”的部份内涵,与“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概念外延不一致,不能说明全部本质特征。“解释”≠“对象”,说明方法只能是“作诠释”。
为区别两种说明方法的细微差异,我再引例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例句二:“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⑴套入公式:对象—解释;“词”—“能独立运用最小语言单位”。
⑵逆向设问: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都是“词”吗?
⑶大家经过分析,回答是肯定的。“词‘都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句话,对象与解释在内涵与外延上完全一致。对象 = 解释,说明方法为“下定义”。
最后,我列出图式,帮助学生区别记忆两种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公式说明方法的概念 下定义对象= 解释要求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在某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 作诠释对象≠ 解释只揭示概念的部分内涵,并不要求完整,并且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以上教学例子,以说明文中“下定义”与“作诠释”的比较,艺术地抓住概念差异设问,正面对比,逆向思考,层层推进,让学生在生动、鲜明的讨论中得出结论,降低了记忆难度,轻松地鉴别了两个抽象且容易混淆的说明方法,既顺利地掌握了新知识,又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设问艺术与技巧的丰硕成果由此可见。
4 结束语
日本教育学家村井实在《艺术与学校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是艺术性的,而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教训性的”。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把教育与艺术对立和隔绝起来,只重死记、训练、强制、规矩,与创造和自由背道而驰。“这样,学校教育就停留于枯燥无味的形式主义、灌输主义和在消极意义上的功利主义水平。”[3]教师应具有亲切的人文精神和精湛的艺术修养,摒弃这种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情绪,优化学习过程,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有人说:语文艺术是教育艺术中最精妙的艺术之一,深者得深,浅者得浅,看似一样,实则相差万里。这里的差距便是教师的艺术智慧差距。就好比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诗歌中的比喻、形象、韵律的协调运用一样,优秀的教师能游刃有余地综合这些艺术要素运用于教学,尤其课堂设问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适时设问,循循善诱、随机应变,让学生带着兴趣研究文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激发潜能、开启心智;并在轻松愉悦中提升情操、净化心灵。吴松年教授说,“艺无境界,人有境界,教学艺术就是教育境界的表现”,教师在践行教学艺术中,定能实现教师职业人生的最大价值。
[1] 吴松年. 有效教学艺术[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 郅庭瑾. 教会学生思维[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 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