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联合参芎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2-05-17王晓明赵竞伊
王晓明 赵竞伊
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 鸡西 158100
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由于空间定位觉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或错觉,患者出现主观空间定向觉错误,并能明确叙述自身转动或环境转动的现象[1]。作者采用利多卡因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并结合护理干预治疗眩晕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眩晕症患者9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60例,年龄均在35~63岁之间。将以上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5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8例,A组4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32例。以上2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200mg+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同时配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B组为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护理措施,包括减轻外界各种不良刺激,护理工作严格做到“四轻”,保持病房安静,条件许可可安排单独病房,患者自选体位卧床休息,必要时加床档,增加心里安全感;急性发作期,若患者常出现剧烈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可适当禁食,静脉补充营养,待症状缓解后鼓励病人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低盐饮食,同时限制入水量,以防止钠水潴留,减轻迷路水肿。疗程为7d。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疗效标准。
①治愈: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及伴有的其他症状、体征消失,并在3个月内未再发病。
②显效:眩晕程度、持续时间明显改善,伴有的其他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3个月内发病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
③有效:眩晕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伴有的其他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3个月内发病次数较治疗前减少20%~50%。
④无效:各种症状及体征改善不足20%。
2 结果
如表1所示,经过7d的药物治疗及护理,A组总有效例数为37例,总有效率为80.00%;B组总有效例数为32例,总有效率为68.89%。比较2组总有效率,采用 χ2检验,经比较 P>0.05,2 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中发现,A组患者无论在恢复时间,还是治愈率方面,均优于B组,且A组所有患者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4 讨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素及盐酸川芎嗪,具有活血化瘀、通心养脉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并可改善组织器官缺血和组织器官梗阻,是临床治疗眩晕症的常用药物之一。
利多卡因在临床上主要用来局部麻醉和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近年来国内也有利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既往的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可以使脑部微动脉扩张,同时降低血液中凝栓质降解物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脑组织、前庭及内耳的微循环,减轻内耳淋巴水肿,抑制Na+通道阻滞的传入冲动,从而减轻或消除耳蜗及前庭的病理性刺激,以减轻或缓解耳鸣及眩晕的症状,达到治疗眩晕症的目的。
此外,对眩晕症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心理应对技巧,也对减轻眩晕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教会患者心理放松技术,将注意力转移到外部事物上,淡化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注,舒缓情绪,减轻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护士要以亲切友善的态度接纳患者,以娴熟精湛的技术取信患者,对患者给予关心、体贴和理解,充分运用沟通技巧,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用真情感动患者,从而建立起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4]。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指导患者建立其良好的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减少疾病的复发。
本临床观察显示,利多卡因联合参芎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提高眩晕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1]张素珍.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1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7.
[3]韩仲岩.神经病治疗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4:20.
[4]何艳明,费元巧,熊雪华,等,家属同步施教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10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