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计划”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

2012-05-15拾兵梁丙臣刘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2年10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全日制专业学位

拾兵 梁丙臣 刘勇

【摘要】基于水利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和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并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办学特色,本文制定了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组织机构、实施计划和培养方案,可供工科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时参考。

【关键词】卓越计划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水利工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18-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重点综合性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2011年,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纳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为首批进入水利工程“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自2012年起,本科生中的一部分学生择优进入“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完成 “本硕连读”学习。

依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要求和“面向工程、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方针,水利类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需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充分吸收国内外及校内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形成符合工程技术人才成长规律,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工程教育体系[1,2]。依据学校定位、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确立“面向工程、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海洋特色发展”的改革思路与理念,密切校企联系,消除学校与企业间的鸿沟,探寻大学工程教育的有效途径,将具有明显示范作用。

1.培养目标

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较全面地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趋势及所选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和重要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先进技术、先进方法解决水利工程领域中的技术难题,以及参与该领域的技术革新、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并达到工程师技术水平。

2.组织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计划”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

图1 组织机构图

其中,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重大事项的决策,以及校企高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和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其评审团队则由资深教师、企业专家、社会专家及学生代表组成,督导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评估和信息反馈;执行团队则主要是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工程师组成,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生群体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直接对象,系由在校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组成。

3.实施计划

3.1 学生来源

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来源于“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卓越计划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以及部分参加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且满足招生条件并在名额范围内的应届或往届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其中工程实践能力需达到或接近参加“卓越计划”的本科生水平。学生注册后即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卓越计划”培养体系。

3.2 培养模式

进入水利工程专业学位“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采用“1+1”学习模式,年限为2年。其中校内学习1年,校内外工程实践1年。

学校旨在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融入工程教育整体培养过程,通过边教学、边实践、边研究、边应用,使工程教育和培养过程更贴近社会、贴近生产。

课程设置方面立足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特色,吸收国际上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既有成果,开展教学方法改革,重点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培养方案

4.1 培养要求

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指导思想,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备深厚的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对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工程综合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体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沟通与领导能力。

总体要求是:掌握水利工程领域以及相关工程领域(海洋工程和土木工程等)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水利、海洋、能源、交通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海岸与近海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有发展潜力及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师水平。

4.2 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少于32个学分。其中公共课8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技能课不少于6学分,实践环节12学分。课程名称与设置如表1所列。

4.3工程实践

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如表2所示。它包括科研训练、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4种类型。3个月的工程实践为1个独立单元,记3学分。研究生可以依据毕业去向或爱好选择同样的实践环节累加,也可选择不同类型的独立单元累加。校内外工程实践累计12个月为最低控制标准。学生可以有效利用寒、暑假开展各项工程实践活动,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内各项工程实践活动或科学研究计划。工程实践综合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表1工程硕士课程设置

表2 工程实践培养方案

4.4 国际化视野

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需求,利用本专业优秀教育资源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胜任水利工程领域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

在培养过程中,学位点积极汲取国外优秀的办学经验,引入国际先进的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吸纳先进的国际化教学内容,聘请国外和校外专家讲授Computer Fluid Dynamics(CFD)等专业及工程技术课程、举办10次左右的有关本专业科研、设计、施工等相关内容的学术讲座。通过“暑期课程”、“实习拓展计划”、“学术会议”等特色项目和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拥有国际视野。

4.5 师资聘请

师资队伍建设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本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需要,将采取措施积极培养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工程动手能力,丰富其教学经验,增强职业责任感。主要做法包括:

(1)注重现有人才培养,通过出国进修、企业锻炼方法对现有师资进行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视野能力。

(2)加强引进人才的力度,根据需要,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有丰富经验的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高水平青年科技教师充实教学团队。

(3)改善优化教师的组织结构。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保证教学团队有较好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关系,通过青年教师的企业轮岗、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走进课堂,提高责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4.6考核方式

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综合多样化的考评方式,针对不同的教育层面与实践环节,依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如考试、考核、技术报告、技术论文、实践报告等。

结束语

进入“卓越计划”的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严格按照专业特征、目标或专业培养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去。由课程、工程项目以及各类校内及企业实践活动所构成的教学环节将专业特征目标所列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方式进行统筹与整合,以实现一体化的专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贵成、崔迪.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学生的要求[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32期,32-34。

[2]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5-15。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全日制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关于卓越计划的《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