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2-05-15李生奎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要件方程

李生奎

【关键词】从一道中考题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25-01

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试卷第一大题选择题第十二题:若x1,x2(x1

A. x1

C. x1

乍一看,似乎很好解答。但考后调查,该题难住了至少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认真钻研近三年的数学中考试题,可以发现试题首先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试题回归课本,很多试题都源于课本,或课本的基础上加以拓宽,发展或变化。其次,突出数学能力和思想方法的考察:如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中,“重视基础是根本,发展思维和能力是核心”的观点。 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里所说的基础,应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典型的、基本的、具有代表性的题例。它们是初中数学多年积淀而成的知识精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方法及重要的数学思想。突破它,逐步迁移、升华,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回到前面的问题,很多学生一看到x1,x2是方程的两个根,马上想到一元二次方程中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结果走进了死胡同。其实,观察方程左边,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元二次方程(x-a)(x-b)=x2-(a+b)x+ab=0的两根为x1=a,x2=b。进一步联想到二次函数y=(x-a)(x-b)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a,0)和(b,0)故此题可将方程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设y=(x-a)(x-b),结合函数的图像令y=1, 经过y轴上(0,1)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1), (b,1)。即可知道答案:x1

从上面的解答可以看出,此题的解答既需要丰富的基础知识:既要对一元二次方程(x-a)(x-b)=x2-(a+b)x+ab=0的结构特点和根的情况的理解,又要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有充分的理解。将方程的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y=(x-a)(x-b),借助二次函数的图像以数形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可以看出,此题既包含丰富的基础知识,又有知识的转化应用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考察。对于这类看似简单,却又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题目,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夯实基础

1.理顺知识脉络,展示知识来源

数学源于实践,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它清晰地脉络,展示知识来源,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负数的认识中,利用海拔高度、温度及温度计等,说明负数源于实际,且正负数具有相反意义,以增强学生理解和学习的兴趣。而在纠错教学中,充分揭示错误的源头,纠错的效果就更好。

2.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林崇德先生认为:数学能力是以数学概念为基础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品质相互交叉构成的统一体。

良好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事件的实质和要点,去伪存真。而良好的表达,可体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是进行推理论证的基础,准确地理解和应用它们,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我常对学生说:定理、公式,就像战士手中的枪一样,只有你理解它,玩熟它,了解其构造要点,做到得心应手,你就能更好地消灭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消灭。

3.教给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法

俄罗斯数学教育家A.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

初中生的学业较小学增加了许多,小升初时,很多优秀的学生成绩下降了,除了时间的计划安排,更有学习上思维方法的影响。所以,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尤其重要。

1.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把握关键点及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形成思考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例如:在化简二次根式■ 时,很多学生得到a■, 是忽略了其中的隐含条件a<0,忽略了■=a的条件a≥0,忽略了■=a而造成的。

2.教给学生以方法,掌握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法。熟练运用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添项拆项法等。

二、精析典型题例

典型题例是经岁月沉淀的具有基础性、示范性、综合性和再生性的题例。做好典型题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典型题例的构成要件

在充分阅读和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⑴条件是什么?例如:一河流的同侧有A、B两村庄,要在河边修一泵站,使泵站到A、B两村所铺设的水管最短,泵站应修在何处?就应让学生明确此题的构成要件:①直线同侧有两点;②在直线上确定一点;③这点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⑵每一个条件让你产生的就近的知识联想是什么?例如:学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o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后,就可启发学生,有直径就可想到圆周角。反之亦然。又如:学了完全平方式(a±b)2=a2±2ab+b2 后,明确完全平方式的构成要件:两数的平方和、积的二倍。故当出现平方和、积的二倍时,就可联想到完全平方式。你最感兴趣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呢?诗有诗眼,题有题意,即题眼。就是我们解题的突破点。

2.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是由简单的构造而成的。在明确问题的构成要件后,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发和引导。

进行适当的训练。适当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但不宜太多,宜少而精,加之教师精到的点评,重点突出知识的构成要件和思路分析,更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钻研的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总结和创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共同的课题。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要件方程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美国职场性骚扰的构成要件
圆的方程
第三人撤销之诉要件的适用及其方法
2.2 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构成要件的反思与重构——从“三要件”到“三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