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012-05-15李建兰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2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同学

李建兰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24-08

主体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追求,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实现,是现代教育的崭新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理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学生的主体性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作为教师工作者,我们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下是我近几年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

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的方向,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确立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综合考虑,确立三维教学目标,使之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小学中普及的时间不长,并受到各地区各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努力完成教师预定的任务。任务定得太多太难,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定得太少或太易,则造成时间浪费。有些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完成的任务,这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操作中,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如创建文件夹、保存和打开文件等;另一些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别完成难易程度不一的任务,如学生学完指法后,熟练指法的正确率、速度要求就有所不同。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兴趣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有兴趣了,有主动学习的动机,才能使学习成为有意义学习。在三年级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入门介绍中,采用计算机自带的一些游戏引入新课,展示计算机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耳目睹,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进行鼠标练习的教学中,只进行简单的演示,而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利用“纸牌”、“扫雷”游戏进行练习,充分动手实践,结果大多数学生自己都找到了其中的一些小诀窍和一些参数的设置,这样教师再进行小结并表扬这些同学,使他们有一种自己成功获得知识的喜悦感和自豪感。

三、营造和谐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民主的师生关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愉快的学习情趣,是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重要特征。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消除学生的顾虑,敞开学生的思维,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四年级《制作电子小报》一课时,我在巡视中发现一位平时操作一般的同学今天制作的作品很有特色,想请这位同学演示自已的作品。该同学说:“老师,你请别人演示吧。”我请别的同学演示后,她又在底下嘀咕:“这么难看啊。”其他个别同学也在下面起哄。我问该同学:“为什么请你演示时你不愿意之后却要嘲笑别人。”她说:“老师,我也是怕同学笑话我的作品。”“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只要你努力了,并坚持不懈,相信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今天你的作品进步很快,相信你一定能把这门功课学好的,”我肯定地对她说。这时我发现她会心地笑了。

四、创新教学方式,发展学生“主体性”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力求准确而精练,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同样,只有流畅的师生交流,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作为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让学生亲历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提高和发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学生进行操作前进行必要的交流,通过交流明确方向,使学生知道怎么做,去哪里做。同时操作过后,给学生阐述的机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建议。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演示操作法;任务驱动法;作品展示法;分组教学法:实践活动法;直观教学法等。在教授三年级《认识计算机》一课时,我避开了复杂难懂的计算机结构,从课桌上的一台计算机说起,首先给学生们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名称,然后让他们亲自去看一看、摸一摸。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力。

五、通过多元评价,挖掘学生“自主性”空间。

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更应是同伴、自我主动参与的过程。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在整个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做到“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生通过各项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评价中学会欣赏同伴的优点,乐于接纳同伴的建议,不断地完善自我。在以作品形式呈现的课中,我通常会请2到3名学生到讲台上通过多媒体软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评价学生作品时,组织学生开展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性。并对于评价优秀的学生给予大力的表扬与充分的肯定。

总之,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思维得到训练,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个性也得到良好的发展。它超越了单纯传授知识的层面,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促使全体学生素质、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技术同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