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绘农村社会管理路径图
2012-05-14杜梅萍
杜梅萍
记者在顺义区采访时发现,一个个综治维稳中心就建在了村口,治安巡防、人民调解、流动人口管理一肩挑,计划生育、医疗卫生、法律援助、劳动就业一揽子服务。这些原本城市社区的配置,如今已经成了各村庄的“标配”。
把政府管理服务下沉到“格”
农村的邻里,说离得近,方圆几十里就几户人家,连一个卫生院都难以寻觅;说离得远,又一家挨着一家,热热闹闹几十户。在农村,大多都是这样呈分散居住状态。像北小营镇北小营村,常住人口5612人,其中流动人口1641人,村委会成员却只有二十几人,基础设施、管理手段相对城市很匮乏,符合农村实际又行之有效地管理农村的方法是什么?
实际上,如何在一个流动频繁、地广人稀、分布不均的农村构建现代化社会管理机制,不仅是北小营镇,也是大多数农村地区正在探索解决的难题。灵感来自于实践。北小营村24个村民小组代表着24片农民居住区,曾经在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中协同作战、表现出色。北小营村提出将24个村民小组再细分为44个小网格,每个小组由1名党员和1名村民代表结对负责15户左右村民即“1+1+15”结对模式。据悉,北小营镇从2010年8月开始推行这项改革,以这种模式将全镇划分为3个大片、18个村居、536个街巷三级体系。
“网格”划分为多大没有硬性规定,都是根据农民居住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北小营村44个网格,每个网格小到10户左右,大到30多户,15户只是一个平均数。记者看到“结对”的分组公示牌,悬挂于党员、村民代表所在的街巷;组内每位村民都有一张群众联系卡,内容包括所在小组党员及村民代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用水、用电、医疗等联系方式。
记者采访发现,所谓“1+1+15”结对模式就是一种“网格化管理”,将农村分片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从而在“区—镇—村”的三级管理结构之下,增加了“网格”这一个新的层级,将政府管理服务下沉到最基层的社会单元“格”。
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私搭乱建、垃圾满地、人员混杂、案件高发曾经一度是顺义区北小营镇一些村庄的样貌,可现在,几乎再找不到这样的地方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员车辆进出验证、外来人员登记、治安防范到位、村庄道路整洁,民政、劳动、计生等管理有序。
据了解,自去年“结对”工作模式在北小营镇推行以来,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都有提升,党员和村民代表说起来如数家珍:村容整洁了、邻里纠纷少了、办事方便了、社会治安更好了。
提到“结对”工作模式给村里带来的新变化,北小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新民有着说不完的话。最让他自豪的是,2011年9月20日,市委书记刘淇来到北小营村,就“结对”工作模式进行调研,并对这一创造性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10月,按照北京市的统一部署,北小营村开展了社区化建设,一个全新的功能齐全的综治维稳中心就建在了村口,成了该村的又一个新标志。
在综治维稳中心,记者看到,社区警务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治安巡防站、民调室、监控室即“三站两室”装饰一新。监控室内,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实时反映着村内各个角落的动态实况;一张“防控图”以网格化的方式显示了村子的全部区域。村委会主任介绍说,44个网格按照“定人、定岗、定时、定责”要求建立责任制,对网格单元中的重点群体和突出风险点加强日常监管和防控,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问题和避免破坏事件的发生。“三站两室”对44个网格中排查出的问题和矛盾纠纷,进行统一受理协调,不仅畅通了工作程序,而且提高了办事效率,日常办事足不出村。依托这样一个强大的管理和服务平台,村委会管理村子的底气更足了几分。
外来人员管理曾经是村里最头疼的事,但实施“结对”模式以来,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记者看到,档案柜内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本本出租房屋的档案,档案内有村里与房东签订的各项安全责任书,出租房屋的户型图、平方米数等具体情况,外来人员基本情况一户一档,一个都不少。
往年,流管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很大,一年只能进行两次全村的流动人口摸底情况,平时只能靠出租户自觉上报流动人口的流动情况。自从应用“结对”模式后,44个网格的党员和村民代表成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员,他们常入户、常走访,主动了解所包15户的流动人口变动情况,不间断地做好摸底清查、矛盾排查和管控工作,做到“一般人经常见、重点人天天见、新来人及时见”。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到村里的大门口问问夜里的情况,做好登记。然后骑上车在村里转,这一转有时就是一天。”这几乎是每一位在网格上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村里的安全得费点心,哪儿是监控重点,哪儿外来人员易集中,新来的人住哪儿、干什么等等,这些事都得在脑袋里装着。”每天他或她就在负责的片区里转转,问问有没有什么新情况,聊聊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解决。以前社区有什么情况,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先请示领导。“现在碰到什么情况,必须第一时间作出答复甚至解决,答复解决不了的再报告村里。”
“结对”模式使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2011年1月至8月,北小营村社会治安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72%;刑事案件同比下降78%。
十大员一肩挑
农村的“事儿”,说它大,土地承包、田间管理关乎农民的经济收入,环境、流管、打非、治安、信访关系着农民的居家安全、农村的社会稳定。说它小,无非是些邻里间的纠纷、宅基地纠纷,乱摆卖、私搭建,甚至打架、斗殴。但大事小情都要有人管,而越是小事越要管,不然也会酿成大事。邻里这些小事,恰恰是农村社会管理中的“顽疾”。
现在农村的“人儿”,比传统农村要复杂得多。北小营村位于新城建设区范围,人口流动频繁,人员复杂,有业主、租房者、老板、常驻户、临时打工者、现职人员、退休职工;单位繁杂,有学校、企业、公司、警务站、医院,社会管理的压力可见一斑。
事多、人杂,人员、装备、经费缺乏的村委会难以承受管理之重,管不了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细,必然就流入粗放式管理。北小营镇推出的“结对”模式,就是要细化人群、细化社会管理服务,用党员、村民代表结对负责村民途径,一竿子到底,将农村大事小情,村内村外统起来,力求攻克农村多年解决不了的“顽疾”。
把事情做到实处。北小营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谁包户谁负责”,认真管理起所辖片区信访、打非、环境整治、流管、计生等工作,一肩担起十大员:政策讲解员、信息收集员、文明引导员、活动组织员、普法宣传员、矛盾排查化解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员、安全员、治安巡逻员、村务协管员。
人们会问,难道他们这么干不累吗?又没有什么报酬。在采访时,他们对记者说,自己家周边,环境好了、人气顺了,住得也会舒心,比什么奖励都强!一位村民代表的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就像那句老话——家和贫也好,不义富何如。”
党员和村民的行动让周边的人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有事不去村委会先去找责任人。低保户不知手术费怎么报销了,找到他们;冬天要求送水送晚些不然水管会结冰,找到他们。他们也会主动服务群众,冬天到了,把预防煤气中毒说明书送到各家;对非法行医、传销的行为提醒大家别上当;对用水大户提出批评;对门前洒水致使路面结冰的村民好意劝阻;谁家有困难、解决邻里纠纷更少不了他们。
村委会、派出所的同志告诉记者,要都像这样,村民自己能把问题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我们的担子就轻多了。党员和村民代表事无巨细,在各项事物上引领、带动、服务、管理村民,其良好愿望是要打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并使之成为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区发展的常态化手段,这一愿景在他们的努力下正一步步变化为美好的现实。
点评: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深化、创新
“1+1+15”结对模式并非仅仅是增加一级更小的基层管理单元“格”,而是深化、改变了农村社会管理的体制,重绘了农村社会管理路径图。
它分解了村委会的事物。任何一个区级、镇级部门,都可以随时向村委会安排工作任务。村委会人员素质、机构设置和工作机制一直就不适应,加之人员少、经费缺和政策不配套,早已不堪重负,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况下,“结对”模式用“网格”化寻找一个镇村之外的新单元来分解村委会的事物,每个网格的每位负责人都是十大员,分解了信访、打非、环境整治、流管、计生等大部分事物,村委会从烦琐的日常事物中解脱出来了。
它将政府的管理细化、延伸到社会最末端。在城市化推动下,北京农村已经成为流动人口的集散地、各类组织的集中地、各种社会思想的扩散地和社会矛盾的集聚地,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多样化,人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增大。“结对”模式用“网格”将多样化的人群以格化分,照顾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尤其外地流动人口得到了同质化服务与管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温馨的,对于政府来说避免了管理盲点。
它使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村、实行村民自治三者有机结合不再是一句空话。党员和村民代表就在“格”中,能将基层的声音上传,进一步拓展村民政治参与的范围、幅度和层次;它建立了不间断无缝隙全覆盖服务群众体系,畅通了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联系的渠道,使每家每户都有党的声音下达,都能有人服务、有人管理,各种矛盾纠纷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排查和化解。
它是一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体系。如果广大群众不再有什么事情都去找政府、找法院,而是像这样“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就既减轻了政府的管理负担,又使问题的解决更为有序,说明制度管理已到位,村民自治已到位,农村社会的和谐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它整合了各种资源、关系和力量。村委会原来沿用的行政化控制手段,无法将辖区内社会力量,例如各种社会组织、单位和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为其所用。“1+1+15”工作模式用“网格”化将行政体制内外的各种治理资源整合,协调各种关系,协同各种力量,共绘农村社会管理这张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