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动漫专业色彩教学改革之浅见

2012-05-14卢珊

卷宗 2012年10期
关键词:色彩搭配能力培养改革

卢珊

摘要:色彩教学改革对于高职动漫专业基础课程而言,是培养专业课程中色彩教学课程体系的必备能力建立的基础,本论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认为相关课程体系建立与色彩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具备更为紧密的衔接。由于动漫学员的技能水平、知识构架都是动漫课程及其教学结果直接的影响而决定的,所以笔者任务,对于专业色彩教学的改革中点应该放在教学上。

关键词:色彩搭配;空间构想;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笔者对自己所在的高职院校自开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以来的课程设计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总结。动漫专业课程设置根据其色彩基础教学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色彩空间认知能力、动态把握能力、色彩表现能力、色彩心理掌握能力以及空间环境的理解表现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的培养构建主要以色彩教学为基础,再依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做一些细微的调整。现代视觉传达艺术中,“色彩构成”是其基础理论之一。近些年的设计教育发展,基本确立了由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三大构成组成的视觉相关专业和设计专业类的基础学习科目。动漫专业作为我国近年来成立的新兴艺术专业,高职阶段的课程教学中针对色彩教学体系的构建还是处于摸索时期,建立与高职动漫专业相适宜的色彩教学体系,是施行高职动漫专业色彩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当下高职动漫专业的色彩教学构成上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定向不够明确,没有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培养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庞大的市场需求,动漫专业在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开展越来越广泛,同时社会对动漫专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教育的初衷就设定为为社会需求而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所以在当下抓住动漫设计专业的给予是十分恰当的选择。但是,笔者所了解到的高职动漫教学,大多数的院校在专业教学方面没有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对动漫专业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和教学模式探讨,从而摆脱当下教学的投机性和盲目性。由于该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而且在教学经验上又无从借鉴,所以现在的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设计都是仿照于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而进行的。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教学就是本科院校专业教学的“缩影”。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存在有结构安排不够合理,理论课程过多而实践课程过少以及课时安排不足等突出问题。

1.2专业特色的色彩构成教学制度的薄弱和教材选择的不当

由于高职所开设的动漫设计专业,主要模式构建是仿照本科学院而进行的,因此,相对应的课程安排、理论教学设置和相关实践教学的分配比例上都与本科院校相差无几。至于课程教材,也是与本科院校的内容完全一样。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都与本科院校毫无关系,因此在动漫学科的教学方面,若高职院校沿用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将会使得专业所教授的学识概念变得晦涩且难以理解,不能进一步对教学效率有所提升。所以在教学选材和教学模式施行方面,高职院校应该突出职业教育的优点和特色。

1.3课时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及与后续课程衔接的缺乏

由于高职院校对动漫专业教学经验的匮乏,从而导致盲目地将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加以利用。如此一来,高职院校对动漫专业的方向就没有有明确的针对性,例如比较于剧本编导、动画角色设计以及游戏场景设计等多个动漫专业的学习来说,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因此高职院校在该专业课程的内容安排和教学针对性方面要加以完善。

二、高职动漫专业色彩构建教学体系改革的相关思考

2.1重点突出动漫色彩构建课程的特征

所谓色彩构建指的是对具备一定形状、位置固定关系以及面积大小的不同色彩之间进行搭配,从而摸索出色彩和色彩之间和谐并具有美感的构建规律,提高学习者对色彩的敏感程度,可以说是对学生色彩思维方式的培养。所以在课程中,除了对色彩知识有所教授以外,还应该提高对后续学科延展性的重视。强化感知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训练过程,同时也是色彩构建的基础,教师群体应该对该课程的教学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教学本质得以提升。

一个适合动漫专业的色彩教学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将色彩教学所占的课程比例进行提高,从而使得学生的色彩基础训练力度得以强化。笔者对现行的教学体制所了解到资料显示,对于色彩训练课程的安排设置一般为一个学期,课时总量在60左右。按照这样的课程安排,完全不能满足动漫专业的基础训练要求,更别说能使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动态把握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动漫专业的教学离不开对色彩基础的强化训练,只有在课时方面的比例进行提高,使得色彩运用训练时间有所满足才能保证对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有综合性的提高。

2.2色彩构建基础比重的适当增加

锻炼色彩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主要分为两种,1.色彩构建的色彩调和(简称为色彩调和);2.色彩对比练习。其中,色彩调和练习是色彩理论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基本训练,其形成过程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综合,并且在空间装饰上的应用十分频繁;色彩对比练习则使得学生对色彩把握的准确程度有所提升并锻炼其色彩创造能力的有效训练。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在色彩课程教学体系中提高上述两种练习的实践课时比例,从而使学生的色彩创造能力有所提升。

2.3对学生与学科专业之间的相关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基于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是仿照本科院校教学,从而在色彩教学这部分还不能够与高职教学进行匹配完全,虽然在某一程度上,本科院校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能够适用于高职动漫专业的色彩能力锻炼,但是要想在这方面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则要对教学模式做相应的一些调整。动漫专业中所设计到的室内设计方面主要侧重于空间色彩认知和色彩搭配两个方面,因此,课程教学的方向应该有所明确。尽量在教学课堂上多安排“色彩调和”的训练内容,使学生在严谨的色彩构建训练中以比较直观的方式理解到色彩调配的作用,有利于他们今后的专业技能学习。

2.3色彩课程设置中要具备明确的侧重点

从以上对动漫专业课程设置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色彩调和能力、色彩表现能力、相关色彩心理的把握和创造能力以及空间色彩的理解、协调能力是该专业对于色彩基础的要求配备。所以,高职动漫专业的色彩课程教学应该以上述能力培养为侧重点,对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从而在边教学边实践边摸索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出一个适和高职动漫专业所匹配的色彩课程教学体系。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动漫专业的色彩教学体系,应该具备满足色彩能力训练要求的课时、严谨规范的色彩课程教学内容以及适宜动漫课程需求而进行的教学改革等等,在探究实践中创立专业课程需求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色彩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三大块”课程教学分布的作用,使得学生的色彩调和能力、色彩表现能力、相关色彩心理的把握和创造能力以及空间色彩的理解、协调能力有所提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色彩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净. 视觉之外的色彩启示——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J]. 装饰. 2010(03)

[2] 王文涛. 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 2009(02)

[3] 李晓.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6)

[4] 胡天君.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色彩教学的新探索[J]. 当代教育科学. 2010(19)

猜你喜欢

色彩搭配能力培养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色彩搭配在儿童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艺术设计中UI界面设计及应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