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90后中职生厌学

2012-05-14李琰

卷宗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师

李琰

教师研讨时最多的话题就是90后中职生难教了,他们逆反心理强、学习无目标、同学关系紧张,……。这其实就是厌学的表现。心理学上来说,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并且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厌学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显性厌学一般表现为: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爱捣乱、总是和老师唱反调;作业、考试都不做或是想方设法蒙混过关;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与外面社会上的混混来往密切,经常想办法玩手机等等。隐性厌学一般表现为:表面上看起来很喜欢学习,但内心却不想学,对学习是反感的、被迫的、不情愿的,但由于某些原因而拼命的压抑着自己,逼着自己去学习[1]。这让我想起了初涉教学时的一次培训课。

培训的内容既有公共课,也有观摩课。上完这些课后,觉得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精彩的见解,他们的许多研究、经验及经历都很乐意与教师们分享,让我们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增长不少见识,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进步。如在公共课方面,主办方邀请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王立善。他多年来从事中学英语工作、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受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委托,担任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试行)》主笔和教育部全国中专英语课程组组长;同事兼任吉林省教委中专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主任。参加过多种教材的编写、主审和大纲的制定等工作。王立善教授针对现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厌学对教师的教学压力讲了一节精彩的“解压”课,同时教会我们年轻教师如何在学生厌学的种种表现、激烈的工作环境和日益压抑的心理等压力下调节自己的心理,加强自我调适,化解职业压力等方法。消解那些自损性的思想框框等,教师们如何保持他良好的身心健康来帮助厌学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王教授以一句“为学生负责”开头,讲到虽然我们面对的求学对象不同于高等学校的学生,但是一样要认真对待,还举例说明了身处中等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们的伟大之处,以及国家逐渐对职业技术学院的重视,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参与全过程,即抓住学生心理,做好工作,其中包括备课、课时和教案。备课方面注意“定位”即吃透学生;“基本和较高要求”即吃透大纲;“初二接口,减少阅读量”即吃透教材。课时复习、导入和总结,其中复习和导入不超过五分钟;总结是教案加学案,必知必会内容,典型训练题,最后布置课后任务。最后展示了光盘内容,让人耳目一新,教师们都深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教学体系的完美结合是恰到好处的,也更能引起厌学学生的目光和兴趣。

多次针对在班学生的现状作调查和分析,认为造成90后中职生厌学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个人因素。导致厌学的个人因素是多元的,学生的学习、感情等发现,比较突出的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没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就不想学习了,考试成绩提不高,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退缩;与同学相处关系不是很好;有青春期感情困扰等。

二、学校因素。从学生在校学习层面来看,最突出的是学生认为任课教师中大多有偏见;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考试过于频繁;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备和对来学校学习感觉不好。

三、家庭因素。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期望值过高,对孩子评价方式不当,孩子成绩不好时,父母的态度不好;缺少父母的亲情关爱,父母关系不融洽或长年外出打工不归,家庭氛围不好等。

四、社会因素。最突出的是受“读书无用论”思潮影响,缺少励志环境;认为现行的考试制度不合理;经常到网吧或用手机聊天、玩游戏;周围同龄同学辍学外出打工回家后的诱惑或影响。

在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今天,90后这一代人目前还不需要承担起管理人生、管理家庭、管理国家的重任,因此,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会生活得无忧无虑,生活得快乐无比,但他们最终要承担起自己的人生和国家的未来。尽管90后中职生厌学现象生成的原因是多元而复杂的,但是要消除它,需要联合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应从学校和家庭两方探寻对策和建议[2]。但是教育要发展,关键是教师,教师素质关系到教育品质,教育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是唐朝中期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给其弟子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及的教育观点鲜明、立意高远;放在今天仍不失其参考和借鉴价值。古今对比,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千百年来发生在中华民族这片神奇土地的故事是如此的相似[3]。

《师说》对师道作了精辟的论述,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篇比较全面地从理论上论述师道的文章,是韩愈教育思想的精髓,为我国教育史提供了新的比较进步的见解:

一、在教师问题时,提出了教师既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提出了既要教师起主导作用,又要学生以能者为师[4],提倡教学相长,这些卓越的见解,不但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理论,而且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职责、政治与业务、教书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均具有启发意义。

二、在教师职责上,关于学生如何“进学”的问题,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出的第一句名言就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自古以来,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勤奋和独到。

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生动活泼。他“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啸歌,使皆醉义忘明。”教学是一种感情艺术,韩愈“抗颜为师”“以师自任”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正是他教学生动活泼、不拘俗套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彭耽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

[2]胡杨,《论高校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实践教育的互动研究》[D]. 2008年

[3]](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4]阎嘉陵,颜世富,孙时进.当代青年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圆我教师梦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