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行业“潜规则”
2012-05-14孟静
孟静
2000年左右,有位导演拍一部古装电视剧,剧本几次易手,换了许多编剧,其中有两个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这两位不断追着导演要稿酬,导演通过妻子的关系找了黑道人士,把年轻人诱到某宾馆房间,殴打恐吓后,终于赖掉了这笔费用。
这是我在以前的一次采访中听业内人士讲的故事。那也是当时无名编剧们的生存状态。
五六年前,我参加过几次剧本策划会,话剧、电影、电视剧均有,其中有一些大同小异的地方。由投资人、导演或资深编剧组织,参与者是没有太多经验但有文字功底或做过相关行业的人,组织会议的人强调一定要多看片,看好莱坞大片,只有看片量上去了,才能掌握技巧。他们让每个新人讲段子,最好这个段子来源于某部大片,从中抽取可以用的结构和情节,再填上中国式血肉,混搭着网络笑料,各种无视知识产权的模仿和抄袭就成了一部商业拼盘的雏形。确定了架构之后,每人分一个段落去写,弊端是讨论得热闹,拿出来的东西水平参差不齐,前后也不连贯。正如《黎明之前》的编剧黄珂所说:“剧本和小说创作不一样,编剧更像是技术工种。”
因此,编剧不用担心像作家一样,写得太多会创意枯竭,市场上做得最风生水起的某些编剧,从TVB抄到美剧,移植在中国古代宫廷剧中,而且抄得很聪明,不是逮着一部戏猛抄,创意是TVB的,骨架是泰剧的,细节是美剧的,让失主都无从起诉。
前期的点子会是没有薪酬的,如果是投资方组织,开一次几小时的创意会有一百元报酬;如果导演组织还属于拿着创意找投资阶段,可能写了幾万字还不见一分钱;最明码标价的是一位编剧找情景喜剧“枪手”,一集三十分钟的戏,大概七八千字才一千元,领头的编剧抽走了五分之四甚至十分之九。对戏剧有兴趣,抱着学习心态的新人不会介意,只是以此为职业,很难做到释怀。
举个例子,《爱你没商量》的片方找的是当时价钱最高的王朔,在部队里任专职编剧的王海鸰恰巧离婚了,带着孩子艰难度日,她的前夫和王朔是朋友,王朔接到这个活儿后与她联合完成了作品,也接济了她的生活。王海鸰懂得感恩,多年后她寻找的合作者是情感专栏作家陈彤,她们的合作沿袭了王海鸰的入行道路,陈彤没有像别的编剧那样经历“枪手”过程。另一种是像编剧秦晔这样的机缘巧合,他在做电影记者期间认识了某投资方,对方欣赏他的文笔,一上来就做了独立编剧,这样的幸运相当罕见,很少人会敢于把赌注压在没经验的编剧身上。
在编剧行业里,默认作品的骨架和灵魂由谁提供,这个人就是真正的编剧,台词、文字和情节不是最重要的。一部没有灵魂的“行活”,和哪个人签合同,他就是核心编剧。编剧雷婷说:“做文字工作,拼到最后是拼认识,对生命的认识,比如《士兵突击》赢在兰晓龙对战士的认识,大部分烂戏是没有认识的。年轻编剧们往往对此不服气,但在做独立编剧前你要知道,认识才是一部戏的灵魂。”这个灵魂除了编剧,有时热爱表达的制片人带着命题而来,编剧只是奉命行事,制片人也可以通过剪戏来捍动主线,因为在审查阶段不会有编剧去较劲。
当然,每个编剧的硬盘里都有很多一拍脑袋的故事核,写了个大纲就放在那里,这些都留待后用。
《黎明之前》就是2002年黄珂看到“央视”播的反特剧《誓言无声》时,对市场很无知的他才知道可以用反特的皮包裹侦破的核。他和表哥黄磊提及此事,黄磊说有个点子:男主角是地下党,好朋友是国民党。黄珂早期帮黄磊打工,写过《似水年华》,黄珂开玩笑说这是个“黄磊对他虐杀的过程”,后来自己组了帮小兄弟出来单干,经常向黄磊进一些逆耳忠言。当时他认为黄磊的故事是在影射他俩的关系。但这个故事他只写了梗概就放下了,直到整理磁盘时重新发现。
编剧的工作室就属于团队,电视台不在乎署多少人的名,只会在乎牵头的那个人是谁,但他们更希望不要署太多的人,这时就要看成熟编剧是否善良。大部分情况是新人的第一部正式播出的戏没有署名,之后再合作就会联合署名。
我们的电视剧在剧本上的投入也没那么大,有个编剧曾幻想:如果在美国,像她这样写过两部收视冠军剧集,可以在太平洋买座小岛颐养天年了,但在中国,编剧是个没有安全感的职业。
1993年雷婷从中戏戏文系毕业,那时影视公司极少,电视剧生产量也屈指可数,编剧都由名作家如王朔等才有资格担任,就连她的老师们也没有活儿干,不得已雷婷去了“央视”工作。
1995年之后有了民营影视公司,2000年影视业大发展,取消许可证制度,编剧的门槛开始降低,只要有人引你入门。这时的投资方意识到90%的失败在于剧本烂,最傻的导演也会懂得拍中景、近景和全景,本子烂就无可救药了。彼时对剧本的需求量突然增大。
1992年新人每集不到一千元,2000年之后可以拿到每集一万元,“枪手”是三千至五千元。市场的繁荣也混杂着乱象,就有了前文所说的赖账故事。
编剧也不绝对是弱势的,一切要取决于双方在市场上的分量,名编剧如彭三源就很有谈判艺术,这个艺术不只是能谈来高价钱,还会列明出现分歧时怎么处理。投资方出具的合同中有一个陷阱是“达到甲方满意为止”,这一条就可以有任何解释。成名编剧还可以通过拖稿来拖垮影视公司,拖得项目开不了机,不过这种两败俱伤并不是双方乐见的成果,就像影视公司赖账的大多数原因是因为投资不到位项目黄了,或者投资方认为题材有风险,其次才是拖欠尾款。
雷婷说,所谓编剧业的混乱也是文明和市场竞争状况下的混乱,也许某些编剧的价格和价值并不匹配,但他在行业内的口碑一定是匹配的。在影视大发展之前,投资方会根据编剧职称付钱,某些观念落后、能力欠缺的一级编剧会拿到高价;当市场进入自由竞争阶段之后,就要看这个编剧之前写过什么作品,由于时代发展过快,一些时尚感、敏锐度跟不上发展的编剧其实已经滞后了,但他很会谈生意,依旧会从投资方那里谈到高价。还有一种编剧是观念超前,他们的风格也许近似于美剧,可中国的机顶盒放在城乡结合部的家用电视机上,这些节奏过快、理念太新的戏收视率很低,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原载2012年第6期《三联生活周刊》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