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防治二化螟药效比较

2012-05-14汪强高李忠芹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农科所稻株二化螟

汪强高 黄 英 李忠芹

(江苏省方强农场农科所,江苏 大丰 224165)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长中后期的主要害虫,近年来一直大发生,二化螟在稻田发生时间很长,往往有多个峰次,大龄幼虫转株危害的时间也不一致。在田间二化螟较重发生,而且龄期不一致的情况下使用持效期短的农药,在二化螟幼虫孵化高峰至钻入稻株前施药效果较好,但在二化螟钻入稻株危害形成大量枯心苗的情况下使用效果不佳,对水稻的增产增收构成极大威胁。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型药剂,有效控制二化螟的危害,确保水稻高产稳产,我们设计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农科所8号试验田进行,前茬小麦,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水稻于6月27日用洋马VP8-D型高速插秧机栽插,供试水稻品种盐稻9号,长势整齐一致,土壤沙壤土,pH值8.3,有机质15.32g/kg,施药时及药后5d内保持4~5cm水层。

试验共设7个处理,各处理分别用A、B、C、D、E、F、G表示。试验药剂及用量见表1。

表1 药剂处理及用量

1.2 调查内容

试验于8月26日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施药,此时正值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用水量40kg/667m2,小区面积42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于药后20d五点取样每点20穴,统计残虫数,五点取样每点1000穗,统计白穗数,计算杀虫效果及保穗效果,并对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穗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0d,A处理的保穗效果最好,为99.10%,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的保穗效果。 E处理的保穗效果为87.17%,显著优于C处理85.57%的保穗效果,两者均极显著优于B、D、F处理的保穗效果。D、F处理的保穗效果相当,分别为77.77%和77.13% ,两者均极显著优于B处理71.40%的保穗效果。

2.2 杀虫防效

A处理的防效最好,为91.73%,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的防效。C、D、E处理的防效相当,C、D、E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7.50%、86.27%和86.43%,均极显著优于B、F处理的防效。F处理的防效为83.77%,极显著优于B处理72.43%的防效(表2)。

表2 试验药剂防效调查

3 小结

使用10%稻腾SC 30ml/667m2对二化螟防治效果和保穗效果最好均达90%以上;31%氟腈.三唑磷EC 60ml/667m2、5%丁烯氟虫腈EC 60ml/667m2防治效果和保穗效果较好,达85%以上;3%顺清WP 100g/667m2、5%阿维菌素EC 15ml/667m2防治效果和保穗效果一般,但均极显著优于48%乐斯本EC 100ml/667m2的防效。

猜你喜欢

农科所稻株二化螟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彭中华
基于触感引导的小型水田行进底盘自动对行方法
Analysis of a Peaked Carbon Emission Pathway in China Toward Carbon Neutrality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基于触觉感知的水稻行弯度测量装置设计与试验
西藏日喀则青稞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地市农科所所外基地(联合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