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机制研究

2012-05-14何振东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充质脑部骨髓

何振东

(南京市溧水县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1200)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干细胞移植已成为医学研究和治疗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是用细胞替代治疗遗传和退行性等疾病的新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组织干细胞,实验研究发现[1],BMSCs在治疗脑梗死及后遗症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通过分析2010年以来用BMSCs治疗38例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9~74岁,平均(56.4±7.9)岁;对照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47~76岁,平均(54.3±8.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2]。

1.2 纳入标准

所有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患者,包括脑卒中、脑栓塞、脑血栓。

1.3 排除标准

急性脑出血患者,包括暂时性脑缺血、对治疗药物有不良反应的患者、颅内肿瘤、脑外伤及其他肝脏、肾脏疾病者和无自主能力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使用脑神经保护药如单唾液酸四己酸神经节苷酯、脑蛋白水解物等,口服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同时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剂量阿司匹林等。此外,加强运动康复如四肢关节的主动运动,缓慢行走运动等,培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疗程大于2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肝细胞移植。治疗前经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骨髓穿刺,取自体骨髓300mL,同时用肝素抗凝;按照 Dharmasaroja法[3]进行培养分离:利用 DME/F12(1∶1)培养基培养,培养温度37℃;再用5%的CO2培养箱培养,每3天换液一次,直到细胞基本融合后再用胰蛋白酶酶解;最后用生理盐水配置成干细胞液(1×108/mL)。将配置好的干细胞液静脉滴注患者,同时密切观察生命指标,于3个月后判断疗效。

1.5 评价标准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的NHISS和BI神经损伤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再对照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判断患者的脑灌注量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NIHSS和BI均有提高,提示我们无论常规药物治疗还是加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脑梗死都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和脑部灌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评价指标对比()

表1 两组评价指标对比()

BI NHISS类型 h灌注量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18 36.9±7.9 56.2±6.1 10.2±2.3 4.9±2.1 45.2±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2.5 65.2±16.2对照组 20 39.1±6.2 79.1±7.1 10.8±2.9 7.1±2.3 48.3±9.8 46.2±10.5 t 3.49 10.75 4.55 P P<0.01 P<0.01 P<0.01

3 讨论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同时脑梗死治疗后易出现偏瘫及行动障碍等,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目前治疗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一些溶栓或改善微循环药物,但由于脑梗死发病急、并发症多,疗效往往不理想,因此目前对此病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如何提高神经细胞的再生以改善神经的各项功能,使患者更好地恢复。

干细胞移植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它通过细胞注入来提高机体的自身更新能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种非造血干细胞,有很高的增殖和更新能力,能够多向分化。大量研究证实[4],BMSCs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起到治疗作用:①替代损伤的神经细胞,有学者发现[5]人类BMSCs移植到脑缺血的大鼠中,可以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提高大鼠的神经系统各项功能,减轻各项功能障碍;②分泌营养因子,研究发现[6],移植的BMSCs可以分泌VEGF(血管生成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和促进脑部新血管的生成;③刺激内源性细胞的生长,这可能与BMSCs可以分泌细胞生长因子,改善细胞的形成内环境,激活新神经元的生成有关;④减少脑部胶质瘢痕形成,研究证实,BMSCs可以通过炎性调节来抑制脑部胶质细胞的形成,减少脑部胶质瘢痕形成,改善脑梗死的症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7]。

本研究发现,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可以明显提高脑梗死的损伤修复,增加脑灌注量。治疗组中,基础治疗加用BMSCs可明显减少NHISS和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在脑灌注量中,治疗组(65.2±16.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6.2±10.5),两组差异显著(P<0.01)。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1]桂莉,范文辉,李露斯,等.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大鼠脑梗死区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6):523-525.

[2]王燕琳,闫禹,宋波,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影响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Nogo-A、NgR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0):1833-1836.

[3]彭玉,张其梅,游辉,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性损伤大鼠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3):4187-4192.

[4]孟宪国,朱士文,高华,等.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6个月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2):6374-6378.

[5]梅雪蕊.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08,12(3):637-639.

[6]张婷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并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鼠脑梗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4):2557-2561.

[7]梁松岚,郝光,杨风刚,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再生抑制因素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9):781-785.

猜你喜欢

充质脑部骨髓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人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EnMSCs)增殖的机制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调控恶性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极化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赞美骨髓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