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汶川西羌民居建筑的分布分类和空间特色

2012-05-13乔渭柏

重庆建筑 2012年2期
关键词:羌族村寨民居

乔渭柏

(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珠海 519000)

引言

西羌自称“尔玛”或“日玛”,主要分布于四川阿坝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甘孜州的丹巴、绵阳市的北川等地区。西羌的宗教基本保留着原始宗教的内核,为多神信仰,除火神以锅庄为代表,其余诸神均以白石为象征。祭祀活动以祭天神最为经常,以祭山神为最隆重。西羌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技艺著称,村落广泛分布于河谷、半山、高半山地带,建筑则有碉楼、邛笼、土屋、板屋等形式。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居阿坝自治州东南,岷江自境内穿过,古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是大禹的故里、熊猫的家园。地理特点为山高岭峻、沟壑纵横、谷深坡陡、地势多变。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南湿北旱、日照充沛。据《汶川县志》记载:早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即在威州南沟侧古城坪(今习惯称之为姜维城)建制绵虒县,晋改绵虒县为汶山县,刘宋时撤,梁于汶山县地置汶川县,明宣德年间迁县治于寒水驿北(今绵虒镇),1952年县城迁至威州。

岷江上游为羌、藏民族居住地,汶川是汉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交汇融合的地带,主要居住着羌、藏、汉、回等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交融地带,岷江上游区域内民族间的交流互动十分频繁,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吸收杂糅[1]。羌族建筑文化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兼蓄多种文化和建筑样式的元素,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在学习和效仿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了积极地改造,形成了多元的建筑风格,是羌族人民乃至中华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

1 西羌村落的分布状况

在以种植、采摘及畜牧为主导的生产方式下,人们对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的依存度很高,村落选址必然要考虑土地、水源、资源等基本的生存条件。同时,村落选址还要考虑居住的安全因素:一是自然环境的安全,二是社会环境的安全,三是心理因素的安全[2]。

羌族人的聚居地位于川西北的高山河谷地带,即岷江上游及其支流的广袤地区。开阔的平地、流动的水源、茂密的山林能够提供耕地和牧场,保障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满足人们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同时,湍急的河流及险峻的山势也是天然的屏障,保护人们的居住安全。羌族人的聚落与村寨的选址也都是顺应了自然的条件及地形,逐渐形成了河谷、半山、高半山三大分布地点(如图1)。古时,村落之间由盘山小道相联系,物资的运送全凭人力背负,因而形成了特有的山地村落形态。

图1 羌族人居分布图

1.1 河谷村

河谷台地村寨选址,多在海拔较低的滨水缓坡地带。村落布局沿等高线横向展开,大都选址于无法耕种的岩石荒坡之上,以少占耕地为准则。羌族宗教的巫师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其对村寨选址的干预也不可忽视。由于地势平缓开阔,房屋的位置及朝向有较多的选择自由,而且受到宗教教义及风水学说的影响。建筑有面对东方日出之地的规矩,或“对包不对山”的习俗,“包”为低浅山峦,略同汉族风水“朝案”之山。所以羌族聚落与村寨相当数量布置在面朝东方的河岸一旁,即羌人“阳山”“阴山”风俗的“阳山”之地。这种选址有利于日照时间的保证,有利于人们身心的健康。河谷地带气温较高、农事方便、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等因素,导致人群大量聚集,出现比较大型的村寨。典型村落如绵虒镇羌锋村(如图2)。

图2 羌锋村

1.2 半山村

河谷两岸半山腰的台地与缓坡,是河谷与高半山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羌族村寨的又一分布地域。由于地形狭窄、坡度较大、耕地有限,半山村一般并不多见,其规模也较小,但却具有非常鲜明的山地建筑特色。村寨选址对地形地势不作过多要求,而是根据生产、生活、防御的需要,或平行于等高线布局,或垂直于等高线布局,呈现出自然随机的形态。建筑随山势变化砌筑于绝崖之上,层层叠叠、艰难险奇、蔚为壮观,充分体现了能工巧匠们的砌石技艺(如图3)。住宅顶部形成平台并相互连接,作为人们晾晒场地、活动空间、防御工事等。典型村落:亚米笃寨、纳普寨。

图3 随山势而建的羌族村落

1.3 高半山村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被称为“云朵里的民族”,他们生活的村寨很大比重位于高半山。这里地势平缓、空气湿润、资源丰富,天然的海拔高度又提供了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自然成为村寨选址最为适宜的地方。在海拔2000m的高半山,往往会有面积较大的缓坡地带,为人们提供开阔的可耕土地和天然牧场。这些地方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森林环抱,为大量人群聚居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高半山村多为平铺布局,规模较大,有的甚至发展为大型的村寨。典型村落:三龙乡河心坝寨(如图4)。

图4 三龙乡河心坝寨

2 西羌民居的分类特点

四川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谭继和先生的研究结果认为:西蜀巢居文化有两个发展系统,一个是古羌人从河湟入蜀,沿岷江南下,在古冉马龙地创造的邛笼文化;另一个是眺江河谷直至成都平原的羌人土著创造的干栏楼居文化。西羌民居融合了我国传统民居的三种主要形式——游牧民族的帐幕式、汉族的窑洞式和干栏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建筑群为一体化的布局,呈外部封闭、内部开敞的院落形式,不仅受到四川盆地穿斗式木结构合院建筑的影响,还有模仿北方四合院形制的痕迹,并且向空中发展,形成了具有羌族特色的退台式合院建筑。又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等原因,呈现出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西羌民居建筑类型。

2.1 邛笼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云: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邛笼为石砌民居,体现了羌民族的居住文化,又融入藏、汉民族的建筑特征。以居住为主兼顾防御的建筑,是西羌民居最原始的形态,广泛分布于羌族人居住的区域。建筑多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分块筑台、高低错落。外墙下厚上薄、向内收分,不同的体量组合出雄浑粗犷的建筑轮廓,顶部多悬挑木楼及晒台,使得立面造型又不失活泼自然(如图5)。

图5 以居住为主兼顾防御的建筑

邛笼属于墙体与梁柱结合的承重结构,外围是石砌的墙体,中间是木制的梁柱,由于跨度较大,在主屋中心设巨型的木柱——中心柱。中心柱演化为室内空间中的精神支柱,被羌族人称为“中央皇帝”,是游牧民族帐幕居住形式的遗存,具有很强的精神慰籍功能,起到维护宗族团结与家庭和睦的作用。甚至有的民居是以梁柱为承重体系,周围仅用石砌墙围护,但仍在主室中央加中心柱,此类作法似乎恋祖情结大于实用功能[3]。

建造邛笼时就地取材,用不规则的石块砌筑平顶房屋,构成错综复杂的平台空间,体现羌族人民生产、生活状况。广场、道路、水系构成邛笼外部空间组织的骨架和纽带,也是羌寨最优美的建筑空间。典型的邛笼分布于老木卡寨、桃坪寨、龙溪寨、郭竹铺寨等。

2.2 板屋

板屋为木作居住建筑,下圈以石材砌筑墙体,上部为穿斗式木结构,内以木构支撑,外以木板围护。屋顶为两坡水斜面,前坡短、后坡长,多采用悬山形式,以青瓦覆盖,利于解决多雨季节的屋面排水。建筑材料大多显示材质的本色,一般将立柱涂成黑色,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基调。灰瓦、木构、褐窗,局部配以精美的木雕图案,使得板屋民居在外观上古朴而富有生机,在格调上清新而淡雅。

图6 板屋是河谷地带西羌民居的基本形式

板屋是河谷地带西羌民居的基本形式,有别于半山和高半山台地的西羌民居,此类形式延伸到茂县境内,直到部分岷江支流区域。其代表性民居位于绵虒镇羌锋村(如图6)。

2.3 碉房 (又称碉楼民居)

碉房是碉楼和住宅结合在一起的建筑,两者在功能和形式上形成一个整体,居住和防御并存,是西羌民居最具空间组合特色的代表。碉房往往是“大石垫基,墙厚三尺”,用毛石、片石相互搭接垒砌,上下错缝,用小石片楔平,以黄泥粘土填缝,下大上小逐层收分。层间墙内以横梁相隔,铺木板,留上下楼梯口,置独木梯。碉房底层完全封闭,埋有陶质水管,用于备战和生活,一旦外敌侵扰,便以碉房为中心构成防御体系。典型的碉房分布于曲谷、三龙、黑虎(如图7)等乡寨。

图7 以碉房为中心构成防御体系

2.4 官寨

土司行使权力和居住的建筑俗称官寨,其空间复杂、形态壮观,无论单体或群体都带有汉族建筑文化的成分。这种形式不是汉文化削弱羌文化的结果,更是以建筑作为媒介,加强和完善了羌族文化的因素,反映出羌族文化不断自我发展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历程。官寨民居大多位于村寨的边缘位置,用地相对独立,占地面积较大,建筑尺度雄伟。官寨往往是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的群落,有丰富的院落空间及明显的中轴线,形式上吸收汉文化的建筑元素,从空间到内涵都极具个性,体现出汉羌融合的建筑风格,反映出西羌民居的多样性。典型官寨如瓦寺土司官寨、桑梓侯官寨(如图8)、河西官寨。

图8 典型的官寨样式

2.5 土屋

土屋民居与石砌民居的主要区别在于建筑材料,即用粘土夯筑墙体形成居所,至于形态特征和内部空间等方面,与石砌民居并无本质区别,但其建筑尺度有所缩小,建筑层数有所减少,建筑标准有所降低。土屋主要分布在易于取得粘土的地域,数量较少,分布范围亦不大。布瓦寨多为土屋民居。

3 西羌民居的空间特色

居住空间的形态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又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文化相适应。在历代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羌族村寨形成了虽为朴素但类型多样的居住空间特色,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需要,还兼具宗教活动及安全防御的功能。

3.1 广场空间

羌族村寨的特征是以碉楼为中心,民居围绕其周边展开布局,以建筑尺度为依据,以相互顾盼为准则,因此不一定形成轴线对称或几何形状,而是因应地形,自由形成聚落。碉楼是村寨的制高点,控制着聚落的轮廓线,以碉楼为中心形成开阔的公共空间,作为村民活动的广场,空间层叠变化,尺度亲切宜人。周边布置神堂、集市、学校等设施,用于村民休闲、集会及民俗宗教活动(如图9)。

图9 碉楼是村寨的制高点

3.2 街道空间

街道空间顺应地形自然布设,是村寨空间中最具特色的部分。道路宽窄高低起伏变化,建筑形态及环境形态都随视点的移动而不同。地面层作为货物运送及防御通道,常与水系结合,路边即为水渠,可汲水取用、消防救火,也可降温消暑、排污冲刷。一层是石板搭砌的道路,为行人活动及交通所用。羌寨中各家屋顶平台之间由木板或独木梯搭接连通,构成空中交通走廊,既作为相互联系的通道,又成为抵御外敌的 “战壕”。高、中、低三个层面的交通体系,构成羌族村寨别具特色的街道空间(如图10)。

图10 各家屋顶平台之间由木板或独木梯搭接连通,构成空中交通走廊

3.3 室内空间

西羌民居室内空间形制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邛笼为代表的垂直空间序列,一是以板屋为代表的水平空间序列。

邛笼高约10m,围护结构是石砌的厚重墙体,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内部则是木制的楼层,竖向分隔为3至4层。地面层层高不足2m,不开侧窗,光线较暗,通常作为豢养家畜和堆放杂物的场所,战时还作为御敌的巷道。一层是人行及活动的楼层,设置门厅、餐厅、厨房等功能,与地面隔离,避免生活受到潮湿的影响。二层为起居楼层,在正位设置中厅,地面中心设火塘,墙面正中摆放神位 (如图11),为家庭活动的核心空间,卧室则沿中厅周边布置。三层布置储藏室、卧室、晒台及罩楼,作为家庭生活预留的功能空间。邛笼外墙底部较少开窗,一是为防御外敌之需,也是为抵御大风考虑,仅在外墙高处开设小型方窗,俗称“牛肋巴”窗(如图12),形成烟囱效应,促进空气流通,房顶开设方形天窗,光线自上而下均匀撒入室内,形成独特的空间效果。

图11 二层为起居楼层

图12 “牛肋巴”窗

板屋的空间序列更接近于汉族人的生活习惯,房间水平展开,大都坐北朝南,坐落于山坡时,则以阳坡为主,南低北高,主要是为获得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在空间组合上,一明两暗三开间的布局最为常见,中轴对称,左右平衡,对外封闭,对内开放。板屋空间既符合羌族人的生活习惯,又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是汉羌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

4 结束语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活着的文化”。汶川西羌民居见证了历史的足迹,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承载着文化的内涵,为地域文化的培育、承传和发扬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村落在选址和布局上,顺应地形、有机生长,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共融和谐。其建筑集居住、防御、精神崇拜、伦理思想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民族风格独特,地域特色鲜明,显示出质朴自然的美感。建造方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具有精湛的建筑技艺,又体现出极大的适用性。

对汶川西羌民居建筑的关注、研究和保护,为的是让历史得以延续,让文化得以发展,从而用更加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方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

(本文所有图片资料来源: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1版。)

[1]蒋彬,张原.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4).

[2]陈志华,李秋香.村落[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朱光亚,杨丽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困惑与思考[J].建筑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羌族村寨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无蚊村寨丁屋岭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村寨——海坪彝寨
消防器材进村寨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