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教学
2012-05-08罗惠
罗惠
摘要人类正在步入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整合
一、最主要的: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
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海底世界》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察海底世界的景色,并辅之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味海底景色的神奇与绚丽。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2.利用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二句诗:
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二句。
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孤帆”是什么意思?
生:孤单单的一只船。
师:“碧空”呢?
生:晴朗的天空。
师:“尽”怎么解释?
生:消失了。
师:那么这二句诗该怎么理解?
生:孤单单的一只船远去了,帆影在晴朗的天空尽头消失了,只见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生:当时,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地远去了,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地方,“我” 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
师:那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因老朋友的离去而感到难过。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对老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师:嗯,理解得真不错!
这首诗我教过好几届,教法大同小异,没发现什么不妥。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之后,能串词理解诗意,又讲得那么得体、流畅,而且还能说出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学生体验深切,教师教学成功。然而,教后深思,总觉教师这样的引导机械而又模式化,学生对詩句的感悟苍白、肤浅,师生交流落入俗套,不见了灵性,没有了悟性。
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激发学生乐于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教者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但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
4.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最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