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我国法律信仰的培养

2012-05-08徐瑞鸿

商场现代化 2012年21期
关键词:信仰公民法治

徐瑞鸿

[摘要]社会主义国家要想成为一个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就要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这是法治本身所提出的艰巨任务;我国在法律信仰方面有一定的缺失,它既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也受现实原因的影响;本文对法律信仰的含义进行了说明,对培育国民法律信仰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措施。

[关键词]法律信仰培养法治国家

如果一个社会没在对民众提高法律的信仰和敬重,虽然可以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虽然所制定的法律出很好,也不能内化为一种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所以很难完成并建立一个法治国家。为培养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还要提高法治的理念,使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有所增强,做到公正执法,对执法、司法人员的法律观念做进一步的强化。

一、法律信仰的含义

法律信仰的意义指的是对实证法的信任与信赖。伯尔曼提出,法律信仰不单纯指一套规则,而实际中的法律主要由法律制度、诉讼程序、法律的价值、法律概念、思想方式及法律规范几部分组成。通过法律活动对权利进行分配,并由此解决各种冲突,对合作渠道这一生活过程进行创造。法律是人的一种理性与意志,同时还包括一种感情、直觉和献身精神,同时也包括了自身的信仰。伯尔曼指出,人们对法律所产生信仰主要是对深层社会结构与人类有规律的生活过程的信仰,并不单纯地表现对现实法律规则的信仰。通过西方语境可以看出,法、权利及正义具有相通性。因此,对法的信仰是对正义、对权利的某种信仰,它不是信仰某种实证法。

我们在对伯尔曼所做的分析得出,在尊崇实证法与抽象的、正义的信仰之间实现一种逻辑回路。通过对西方的法律意识、法律信念与宗教关系推出“法”的深层次的神圣化路径。但是在我国却行不通。

二、培育国民法律信仰的基本途径

法制教育的目的不是因为教育本身,是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追求,它会推动社会前进,也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完善化。法制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素质,也可以推动全民族法律意识的提高。

当要生成和培养某种信仰时,还要注重强制与内在的自觉这两条途径,可以通过模仿、感知、传授及自我总结这种基本方式完成。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舆论、规范、公共道德,借助于暗示、流行、时尚等方式对主体发生作用,不知不觉中形成并强化某种法律信念。基于此,可以树立起公民的理性法律意识,当然,法制教育也是一種相对来说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与措施。民众是所有社会法治建设中值得深思的社会基础。只有全社会民众的参与,法治才能成为社会管理者的理想,才会提高社会先进分子的期望,但是这些很难成为某种社会现实。

三、培养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措施

1.对公民的依赖感着重培养,在公民中树立法律信仰

在对公民培养法律信仰时,要让公民对法律产生依赖感。这需要将法律和公民的社会生活相结合,通过立法的宗旨与目的使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终极幸福的追求得以体现,在此过程中,对立法与司法的过程进行参与及关注,体现法律信仰的亲历性。有些信仰不是在某种权力下自发形成,是从公民个人的亲身法律实践中借助于理性认识产生的一种法律态度。公民在法律实践活动中,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因为个别经验和亲身感受所产生的法律崇敬,并可以总结为对法律价值的某种认可,因此产生出一种对法律的信仰。

2.减少法律的实用主义、利益主义论,在法律信仰中积极营造理论氛围

法治理论中由于法律工具思想的存在,冷却了社会公众心中炽热的法律情感。法律工具主义论者认为法律只是统治者手中对社会进行有效而强力的控制的工具。然而,工具是一种没任何思维和良知的东西而已,它是一种静的没有活力的物品。如果说法律是一种工具的话,法律将失去其内在的价值和活力,失去其灵魂和良知,成为伦理价值缺失的残疾之物。

3.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重塑,借助道德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讲,法律与道德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儒家伦理道德所提倡的某种观点在得到统治阶级的允许后,可以维护民众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秩序,从而可以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儒家的思想与观点发挥了显著的道德作用,道德信仰的存在范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目前情况下,我们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要求有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道德方面的,在提出并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以后,对我国传统道德精神起到了继承与吸收的作用,并不断对其发扬,这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科学的道德建设目标的确定,它主要是构造了一种公民的正义感,让人感受到美好、善良这一氛围,它对公民的守法意识具有推动作用,从而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通过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对我国未来法制发展的成绩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全民族还要树立民族法律信仰意识,让我们的法制理想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明亮: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5 期。

[2]王 亮,彭中礼: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与西方法律信仰的形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12 月第4 期。

[3]卓泽渊:法的价值论[M].法律出版社,1999.

[4]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5](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信仰公民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信仰
漫画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