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次冲锋
2012-05-08吴水群
吴水群
深夜,大柱所在连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们天亮前赶到虎头山,阻击鬼子。
大柱和战友们一阵急行军,终于赶到了虎头山。可刚刚进入阵地,鬼子就已经开始进攻了。连长打仗是把好手,看着漫山遍野的鬼子,一点儿都不惊慌,小声提醒战士们:“一定要把鬼子放近了再打!”鬼子距离阵地越来越近了,50米,30米,20米……连长突然一声怒吼:“打!”就见一排排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鬼子兵顿时血肉横飞。前面的鬼子倒下了,但后面的鬼子又冲了上来。看着漫山遍野的鬼子兵,战士们毫不畏惧,各种武器一起开火,就像割韭菜一样,把进攻的鬼子兵一片片放倒在地……
鬼子的第一次冲锋被打了下去,但很快就又组织了第二次、第三次冲锋……战斗异常惨烈,阵地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把山坡都染红了。
后来,鬼子竟使用毒气弹。连长一看不好,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带着战士们赶紧先撤到了附近的安全地带。知道鬼子的毒气弹使用完了,连长开始带领战士们向山头冲锋,但敌人的火力太猛,一次次冲锋都被压了回来。当第13次冲锋撤下来后,全连100多名战士,已经只剩下8个人了。望着丢失的阵地,连长瞪着血红的眼睛对仅有的7名战士吼道:“同志们,我们决不能给尖刀连这个光荣的称号丢脸!就是剩下最后一个人,也一定要把阵地从鬼子手里夺回来,把我们尖刀连的红旗重新插上虎头山的顶峰!”
战士们热血沸腾,齐声呐喊:“誓死夺回阵地,决不给尖刀连丢脸!”随着这气吞山河的呐喊,7名战士在连长的带领下,又向虎头山顶峰发起了第14次冲锋。山上的鬼子大概也已经不多了,战士们很快就冲到了山顶。但就在战士们刚要冲进战壕的时候,没想到鬼子的三挺歪把子机枪同时疯狂吼叫起来……
第14次冲锋又失败了。这次撤下来的只有大柱和山子,连长和其他4名战士已经全部牺牲在了阵地前。山子是班长,他怒视着落在鬼子手里的山头说:“我现在代理尖刀连的连长!现在我命令:准备发起第15次冲锋!就是剩下最后一个人,也一定要把阵地从鬼子手里夺回来!”
山子下达了命令,转身就要往山上冲。可他一看大柱,只见他蹲在地上哭泣起来。山子急了,吼叫道:“大柱,你怎么了?咱可不能当孬种!”
“谁当孬种了?”大柱突然站起来,一把拉住山子的胳膊哀求道:“山子,你别冲了!要冲就让我来发起第15次冲锋,你得留下,得给咱尖刀连留个种啊!咱连100多人,你看看,现在已经只剩下我们两个了,不能一个不剩啊……”
山子和大柱是一个村的,他俩同一天参军,多少次出生入死,是最亲密的战友。山子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娘,想起了大柱的老娘和媳妇。尤其是一想到大柱的媳妇,山子的心软了,大柱的媳妇已经有了6个月的身孕,他不愿意让孩子一生下来就没有父亲啊!想到这里,山子突然果断地对大柱说:“你走吧,记住,照顾好你娘和媳妇,也替我照顾好我娘,让我来发起第15次冲锋……”
两人激烈争执起来,但最终还是山子说服了大柱。大柱把最后一颗手榴弹给了山子,就恋恋不舍地向一片树林走去。可走了不远,大柱又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他转过身来,只见山子正独自端着机关枪向山上冲去。
残阳如血,染红了天空,染红了山林,也染红了山子。望着山子孤单的身影,大柱知道他必死无疑,心里一阵难过。喃喃道:“去吧,山子!我一定会把你娘当成我的亲娘照顾的!”
那天夜里,大柱终于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但不幸的是突围中受了伤,一条腿残废了。他想寻找部队,但当时因部队已经转移到了外线作战,一直未能如愿。后来,辗转漂泊了几个月,大柱终于回到了老家。
抗战胜利后,接着就是3年解放战争。那年,国民党还乡团进村报复,一把火烧了村子,全村人几乎全部遇难,只有大柱和少数几个人活了下来。在这场大屠杀中,山子他娘也不幸遇难。村子没了,大柱就逃到了外县。
可令大柱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等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那年,山子突然打听着找到了他。现在的山子已经是解放军某部的团长了。那天,山子是带着警卫员,乘坐一辆绿色吉普车进村的。见了大柱后,山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大柱带着他先去祭奠母亲。回来的路上,山子询问了大柱那次和他分别后的情况。大柱介绍完了自己的经历后,就问山子:“我还一直以为你已经光荣了呢,快跟我说说,当时你一个人的第15次冲锋,是怎么活下来的?”
一提起当年的那次战斗,山子的心情立刻沉重起来。大柱知道,山子和自己一样,一定是为连长、为全连牺牲的100多名战友难过……过了一会儿,山子拭去满脸的泪水,说起了他当时独自发起第15次冲锋的情形……
当時山子和大柱分别后,就抱着必死的决心,端着机枪独自向虎头山冲了过去。但出乎山子意料的是,这次冲锋竟出奇得顺利,一直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当山子最后冲到了山顶后才发现,原来,阵地上的鬼子也已经全部死光了。连长带领全连仅剩的七名战士发起第十四次冲锋时,用那三挺歪把子机枪扫射的三名鬼子,其实早已身负重伤,他们也是靠最后一口气支撑着勉强射出了机枪里的子弹,但等到山子一个人冲到山顶的时候,这三个鬼子全因失血过多而死……
选自《中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