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浅析
2012-05-08曾幼冰
[摘要]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对语言的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文化導入作为英语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注重原则和方法,注意文化导入的原则,掌握文化导入的方法才能使英语专业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文化导入导入原则导入方法
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认识到在教学中单纯地对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进行讲解不仅不能够满足学生语言知识的需要,而且还有可能打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种只关注“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英语教学如若脱离了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会直接导致学生文化素养的残缺,不仅影响学生语言知识的全面性,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有不利影响,并会对学习者的日常语言交际产生障碍。在社会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迅速的当下,跨社会、跨国家、跨地域的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人们若要很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减少交际中产生的误解或减少因对文化差异知之甚少带来的令人扼腕的后果,就必然要对不同文化增加了解和认识。这也就要求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知识教学。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之一,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两者密不可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保存、记录和传播文化的方式之一;文化则是语言表达的内容。学者金惠康的陈述为“可见部分主要是语言,它只是冰山的一角,隐藏在水下的巨大主体是文化,如价值观、社会规范、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等”。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语言,这是众所周知的理论和事实,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对语言本身的使用和研究,同时语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也绝对不容忽视。而专业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强度应该更进一步加大,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更加有效地运用语言交际交流;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对学生文化思维及文化异同思维进行培养和提高。本文将就针对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需要注意的三个原则及可以采取的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文化导入需要注意的三个原则
(1)适度的原则
专业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背景的导入,必须根据教学需要,以实用为主旨,不可过度。课堂中文化导入要有选择性,要精选典型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惯常使用的英汉用语及其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英语国家普遍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等。专业英语教学中,涉及文化方面内容的传授虽应广泛且多方面,但在质和量方面更加应该有良好把握,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播,一定要坚持语言教学的首要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专业英语学生一般有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因而在教学中要和其他课程任课老师保持良好沟通,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
(2)循序渐进的原则
专业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目的语文化导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目的语接受者对非固有文化的接受也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在接受过程中,所接受的不同于本有文化的文化信息与本有文化之间的异同均有可能对学习者产生或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因而,在文化导入时,要注重接受者的文化知识基础、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异同,针对不同学习者采取不同方案,分层次、分阶段、分内容的传授讲解。注意教学内容的深浅得当,输出量多少适宜,从而使学生能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吸收知识,并加以运用。
(3)实用性原则
语言教学的关键之一就是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文化导入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更深层次掌握语言,以便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因此,文化导入在注重与所学语言内容密切相关的同时,也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只有考虑到这一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及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认知能力。课堂教学非常有限,而语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博大深远,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做文化导入要在内容上要选择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也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日常交际能力。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1)对比分析法
文化导入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对比分析,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异同。对比分析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日常习惯、历史宗教、文化习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等。比如,西方人习惯于将所要强调的内容放在首要位置,在英语的日常用语中“您先请”这样一句话的表达是:“after you”,这样的表达体现了说话人的谦让和对他人的尊重;另外在中国校园中宿舍楼门前经常有这样的告示牌:“男士禁止入内”或“女士禁止入内”,不同与我们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是,英语中将其翻译为“girls only”或“boys only”,简短明了地将内容表达了出来;中文中有一句常用语“雨后春笋”,而在英语的常用语中有这样的表达“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这样的表达在句式和含义上毫无二致,但是其中有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果按照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将这样一句常用语翻译为“spring up like bamboo shoots”,只适用于中国人的所熟悉的文化环境,而不能为英语语言文化中的人所接受,换用为“mushroom”—“蘑菇”一词,则更符合英语语言的社会文化。
(2)渗透熏染法
目前英语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对语言的学习非常有利。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影视和音像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和文化。英文原本作品,报刊杂志等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材料,不论使用在课堂还是课外均能使学生很好的接触纯正的英语和英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大量阅读,观看或收听这些材料,可使学生持续沉浸于一种英语语言的文化氛围中,对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起到渗透熏染作用,使学生在欣赏文字、声音和画面的同时亦能亲密接触到英语语言、英语社会文化和思维意识,体会英语语言在英语社会文化中的具体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增长学生的不同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
(3)引入典故法
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语言中有很多表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很多直接来源于历史、神话传说、寓言或文学作品等,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例如:“Its Greek to me.”(一窍不通),来源于莎士比亚戏剧《裘里斯·凯撒》;“met his Waterloo”(遭遇惨败)来源于历史事件滑铁卢战役;“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或伪装成朋友的敌人)来源于《伊索寓言》;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来源于希腊神话等。适时适量引入这些英语的典故习语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好地运用英语沟通交流,减少交际障碍和误会。
(4)课内外结合法
课堂教学活动十分有限,课外活动则是课堂文化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并且可以多样化、多渠道、多手段的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以上几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在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了解,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与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要意识到文化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而文化导入作为语言文化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要在一定原则的指引下,有方法的进行。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思维及文化异同思维进行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能够更加有效的运用语言交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2]胡文仲.语言研究与文化教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作者简介:曾幼冰(1982—),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