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以及维修
2012-05-08刘灏霖苏丹
刘灏霖 苏丹
[摘要]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及维修是我国高端机床生产加工工业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以及维修技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以及维修进行分析,为数控机床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控系统故障诊断维修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控机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数控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故障进行正确的诊断,从而针对根本问题进行合理的维修措施。只有将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才能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
一、诊断故障的方法
在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方面有很多方法,相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诊断方法,从而快速的了解故障的具体情况,进而采取相关措施。
(1)直观检查法
直观检查法指的是工作人员在不依靠任何诊断设备的情况下对故障进行诊断工作,这种方法是最简便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问、看、听、闻、摸几个环节。
1.问。向故障发生过程中的目击者询问故障产生时的具体现象和后果,询问故障发生的过程是逐渐发生的还是突然间发生的。
2.看。对发生故障的机器进行全面的观察,看各部分的设备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的状态,设备没有出现损害的情况。
3.听。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的声音是不同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听设备的异常响声和机床的运转声来判断故障原因。
4.闻。闻电气元件焦糊味以及故障中出现的其他气味。
5.摸。工作人员可以用手感来判断机床的故障,但要注意的是,在用手触摸机床之前,一定是将整个机器的电源切断,确保人身安全。
(2)CNC系统的自诊断法
CNC系统的自诊断法主要是根据自诊断的程序对数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在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发出警报的一种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开机自诊断、在线诊断、离线诊断三种情况。
开机自诊断是指在系统通电之后,自诊断程序会自动执行对CPU、存储器等模块进行功能测试,若任何一个模块出现故障,立即就会显示报警信息。在线诊断是指系统在工作的状态下,对数控机床的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的诊断工作。离线诊断是指在数控机床出现故障的时侯,数控系统停止运行系统程序的停机诊断。把专用诊断程序通过I/O 设备或通信接口输入到CNC 装置内部,用专用诊断程序替代系统程序来诊断系统故障。
(3)综合诊断法
1.仪器检查方法
仪器检查法主要的利用万用表等仪器对设备的故障进行检查的方法,检查的内容通常是对故障疑点进行电流、电压等测试,将得到数值与正常值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
2.参数检法
在数控系统的设备上,为了能够适应不同机床以及不同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大多数都设置了许多可供修改的参数,这些参数是保证数控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前提条件,对这些参数进行检查也是对数控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一个主要手段,但是这些参数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丢失的情况。
(4)信号跟踪法
信号跟踪法也是对故障诊断的一个主要手段,工作人员按照控制系统框图依照一定的顺序对有关信号进行逐一跟踪,在跟踪的过程中,观察有关信号的有无、大小及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状态,与正常情况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具体原因。
除了以上几种诊断方法外,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故障发生的不同情况采用部件替换法、交叉换位法、功能测试法、原理分析法、敲击法、局部升温法以及远程通信诊断法等方法对数据系统所发生的故障进行诊断,从而进行合理的维修工作。
二、维修技术原理
(1)先外部后内部
经研究表明,数控机床在出现故障的时候,通常都会发生从机械、液压以及电气等方面表现出来,因此,工作人员在对数控系统故障进行检查的时候,应该采用直接检查法中的问、看、听、闻、摸等方法对系统从外到内进行全面检查。
(2)先简单后复杂
在数控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多种故障一起发生的情况,面对复杂且多种多样的故障,工作人员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方法对故障进行解决,这样,既可以使对故障的检修工作有理有序,得到有效解决。
除了以上维修原理之外,维修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还应该从先静后动、先公用后专用的程序来对数控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维修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以及维修技术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我国针对高端机床生产加工工业必不可缺的研究课题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故障的诊断技术以及维修技术一定会不断得到完善,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确保数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使企业能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浅谈数控机床的故障维修原则[J].矿山机械.2006(10)
[2]光鹏程.浅析数控机床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技术[J].新疆有色金属.2011(S2)
[3]朱德君.浅析数控机床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