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情感投入度
2012-05-08谢泽辉
谢泽辉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成都610100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有思维过程或思维方法,同时,高度、入微地关照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投入度。
【关键词】学生,课堂,情感,投入度,评价
在现行的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相对于过去,有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但在这些评价中,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思维或行为的结果,即教师或其他学生能感知的语音或者文字结果,只有极少数优秀的教师能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或思维方法。
我们总在思考或力求做到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但我们从未或极少反思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真正懂得发展性评价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如何进行发展性评价。我隐隐约约觉得,只注重结果的教学评价绝不是发展性评价;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评价便该是发展性评价吧,但我们又缺少实际的应对策略与操作技巧。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呢?这里,仅写下一些思考,以求证同仁,那便是注重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情感投入度。
1.情感投入度的涵义
情感投入度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一行为时,能动地投入主观情感的程度。其具体指向为“行为是否参与;参与的程度;参与的水平”等。“行为是否参与”是指学生是否参与到某一学习活动中;“参与的程度”是指学生在某一学习活动中,调动自己的思维、情感等内在因素来维持并推动这一学习活动;“参与的水平”是指学生在某一学习活动中,进行某一指向性的学习行为时,其思维的广度、深度或者行为的技巧等等。仅从字面上看,这“参与的水平”与情感投入度无多少直接联系,但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这情感的投入,正是行为得以进行下去的动力和润滑剂。
2.情感投入度评价的价值及操作方法
就人的生物性而言,人总是有情感的,其行为过程也总是伴着情感。人的情感与行为是是一个统一而又完整的整体。客观上讲,评价了行为便评价了情感,评价了情感也便评价了行为本身。但只评价行为结果的评价,就没能评价情感或至少减低了情感的评价。
我们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情感投入度的评价,某种意义而言,就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存在进行评价,进而就是对学生存在的评价与观照。如此的评价与观照,必定有着教师于学生问心的爱。也正于此,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便有了切实的心理基础与真实的操作内容。
就人的存在而言,人的心智有着先天性的差异与后天性的差别。而教育就是要在顺应先天性差异的基础上,极大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为人的发展奠基与服务。对人的情感投入度进行评价,便是对人的精神特质及其表征进行了评价。进一步而言,这样的评价,使得人以及人的行为、情感在某一环境中受到了观照,得到了肯定,如此,也使得人对生活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对人、事有一种爱的心态。这样,人必定得到身、心、智的多重发展。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学习活动中的,他情绪的稳定和情感的投入,是他在课堂里进行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和动力。基于人的特质差异,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也必定有差异。因而,在对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时,便不应该只看重结果,而应在评价“结果”的同时关注学生在进行某一学习行为中的情感投入度。在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只要老师引导得当,无论何种特质的学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把“情感投入度的评价”作为一种理念根植于自己的潜意识中。有了这样一种新理念下的“教师状态”,教师的课堂行为便自会得宜、适度。比如在学习《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文时,有文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的是水的“急”,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与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我们进行了一个活动:在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一文中,找出写水急的文句。在自主的学习中,有的学生找出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语句;有的学生找到了“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语句;而有的学生则没有找到这两处之中的一处,但他还是在跟着老师的思路查找课文中的语句:时而看注释,时而看文句。此时,教师在评价能够找对的同学的同时,更要注意从情感上、方法上引导已经很投入,但尚未找到恰当语句的学生。其具体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陈规,只需教师在心理和行动上对这部分学生有一个关注的态度即可。面对上面这种现象,教师可这样说“有的同学思路和方法是对的,只需在字面上再下一些工夫,水急就是写水的流速快,……”然后,教师请学生相互辅导,或者教师自己辅导几个。如此,课堂中每一种投入情感的学习行为都受到了关注,得到了尊重。其效用必定是积极而又深远的。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引导、培育学生对人、对事、对物的一种态度与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行为情感投入度的评价,便能很好而有效地维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情感就其本质而言,具有很强、很大的发展性,于此,对学生学习行为情感投入度的评价,便使得新理念下的、对于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实际的操作内容。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自然科学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