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推拿颤法对脑卒中痉挛的影响①

2012-05-08李惠兰徐基民卢虎英刘兰群李大鹏陈洪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年5期
关键词:痉挛偏瘫显著性

李惠兰,徐基民,卢虎英,刘兰群,李大鹏,陈洪雷

中医推拿颤法对脑卒中痉挛的影响①

李惠兰,徐基民,卢虎英,刘兰群,李大鹏,陈洪雷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颤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44例,随机分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2),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技术加常规推拿,观察组采用现代康复技术加中医推拿颤法。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FMA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颤法能促进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脑卒中;偏瘫;痉挛;推拿;康复

[本文著录格式]李惠兰,徐基民,卢虎英,等.中医推拿颤法对脑卒中痉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5): 456-457.

痉挛状态是以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的组成部分[1]。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多表现为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痉挛的共同运动模式。痉挛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本课题运用中医推拿颤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痉挛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脑卒中患者44例,诊断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并经CT或MRI确诊。入选标准:改良Ashworth量表(MAS)患侧肘关节屈肌、膝关节伸肌肌张力均≥Ⅰ级。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②并发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重症糖尿病及精神病史;③严重失认、失用、失语、视野缺损和智力障碍,影响交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例分为:①对照组(n=22):其中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47~72岁,平均(51.28±11.23)岁;病程1~12个月,平均(5.1±3.4)个月;痉挛程度:上肢:Ⅰ级11例,Ⅰ+级5例,Ⅱ级5例,Ⅲ级1例;下肢:Ⅰ级6例,Ⅰ+级12例,Ⅱ级3例,Ⅲ级1例;②观察组(n=22):其中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48~71岁,平均(51.65± 11.35)岁;病程1~13个月,平均(5.0±3.6)个月;痉挛程度:上肢:Ⅰ级6例,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4例;下肢:Ⅰ级5例,Ⅰ+级11例,Ⅱ级4例,Ⅲ级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痉挛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由不清楚分组情况的专业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以抑制上肢、手指屈曲和下肢痉挛及诱发上下肢分离运动、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为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训练方法,采用“一对一”方式,并根据患者功能状态改善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每次训练时间PT、OT各45m in,每周各5次,共4周。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常规按摩治疗,以对瘫痪肌肉的按揉、点穴、滚等手法为主;观察组加用中医推拿颤法,在保持肢体静态牵张的同时施颤法于痉挛肌群,频率150~200次/m in,至痉挛缓解为度;痉挛缓解后继续其他按揉、点穴等手法。两者均为每次30 m in,每周5次,共4周。

1.3 评价指标 两组入组前及治疗4周后由不知道分组情况的康复医师采用MAS、Fugl-M 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Bathel指数(BI)进行评定。

痉挛评定以MAS评定结果为依据,以患侧肘关节屈肌为观测对象,下肢以膝关节伸肌为观测对象。有效:肌张力降低1级或者以上;无效:肌张力无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痉挛 治疗后,两组在改善上下肢痉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上、下肢痉挛程度疗效

2.2 运动功能及ADL 治疗前两组FMA及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MA及BI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 A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3 讨论

康复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处理可归纳为预防伤害性刺激、正确的体位和操作、关节活动度和牵张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称为“七阶梯方案”[3]。

中医推拿具有缓解痉挛状态的作用[4-9],许多研究以揉、点穴、滚、一指禅推法为主,在痉挛侧进行手法操作;另外,也有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选择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循行路线及有关穴位有重点地进行补泻治疗。

观察组在保持肢体最大牵张位的同时,施频率150~200次/m in颤法于痉挛肌群肌腹部至痉挛缓解。颤法能快速降低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的痉挛,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为肌腱兴奋,传入冲动抑制了该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本研究显示,结合颤法对降低肢体痉挛没有太大优势,但对运动功能及ADL改善有效。可能原因:①颤法能短期缓解痉挛(临床观察一般能缓解约1~2 h),特别是Ⅲ级以上的痉挛,为康复训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②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颤法对于Ⅲ级以上痉挛即刻效果显著,而病例痉挛程度均较轻,可能影响了整体的结果。

[1]张通.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郝兴平,赵爱青,王禹.康复推拿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5,34(9):789.

[5]杨榕,曲崇止,庞维萍.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5,21(10):7-8.

[6]李小军.早期施推拿术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的影响[J].现代康复, 2001,5(6):127.

[7]齐瑞.推拿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述评[J].江西中医药,2005,36(4): 63-64.

[8]曾庆云,曹晓岚.现代康复理论在指导脑卒中偏瘫早期推拿治疗中的重要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0):907-908.

[9]郭泽新,陈卫华.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推拿手法及其机理探讨[J].按摩与导引,2003,19(1):2-3.

Effects of Chinese Flutter M assage on Spastic Hem ip legia after Stroke

LIHui-lan,XU Ji-min,LU Hu-ying,etal.Department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Beijing Bo'ai Hospital,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re,Beijing 100068,China

Ob 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of Chinese fluttermassage on spasticity,motor function and activitiesof daily living(ADL) in post-stroke hem iplegics.M ethods44 stroke patients with spastic hem iplegia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random ly,2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massage and rehabilit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lutter massage and rehabilitation. They were assessed with M 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Fugl-Meyer Assessment(FMA),and Barthel Index(BI)before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Resu 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asticity in both groups(P>0.05).The scores of FMA and BI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P<0.05),and improved more in the observation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luttermassage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motor and ADL in plastic hem iplegicswithout improvmentof spasticity.

stroke;hem iplegia;spasticity;massage;rehabilitation

R743.3

A

1006-9771(2012)05-0456-02

2011-10-12

2012-01-08)

1.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中医科,北京市100068。作者简介:李惠兰(1959-),女,北京市人,硕士,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0.3969/j.issn.1006-9771.2012.05.018

猜你喜欢

痉挛偏瘫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