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2012-05-06秦志利
秦志利
正定县燕赵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800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一种创伤性急症,往往受到的暴力较大,容易合并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并且其骨折类型较为复杂,处理方法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通过观察对比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胫腓骨骨折的患者62例,男44例,女18例,年龄在23~66岁,中位年龄为(40.3±1.2)岁,受伤至就诊时间在1~3 h,其中开放性骨折有37例,闭合性骨折有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1例。对照组采取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对肌层进行钝性分离,剥离骨膜,确认牵引复位良好,然后先采用螺钉对较大的碎块进行固定,若合并骨不连,对断端硬化骨折进行清除,并打通髓腔,以加压钛板固定断端。术后石膏托固定患肢,对伤口常规打开石膏托换药,1个月内仅可进行患肢的肌肉舒缩训练,1个月后可进行石膏拆除,实行骨折部的上下关节相关训练,若骨不愈合,需要适当延长石膏托外固定的时间。
1.2.2 观察组 采取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采用的是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首先进行彻底清创和止血处理,选择在小腿的前外侧作一切口,充分将骨折的部位暴露,对骨折的断端进行清理,在直视下采取牵引复位,持骨器固定断端,首先以螺钉固定较大骨碎块,采取骨钻垂直对胫骨皮质表面向对侧骨皮质钻透,安置好外固定架后,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固定,尽可能地将小碎骨块在缺损处进行填充,全部的螺纹均埋在骨内,使骨折端对齐同时紧密连接,尽可能不剥离骨膜和逐层对切口进行缝合。若患者的患肢出现严重的局部软组织损伤,可以采取转移皮瓣、肌皮瓣等措施进行处理。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外科学》中的胫腓骨骨折疗效标准[1],进行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优:治疗后3个月内骨折呈I期愈合或完全愈合,成角<5°,患肢为等长,术后的创口无并发感染,患者的踝、膝关节能正常活动;良:治疗4~6个月骨折愈合,成角<10°,患肢的缩短长度在1 cm内,术后的创口无并发感染,患者的踝、膝关节能正常活动,不会有负重疼痛出现。可:治疗6~8个月骨折愈合,成角<15°,患肢的缩短长度在1~2 cm,术后的创口无并发感染,患者的膝关节能正常活动,无出现负重的踝关节合并轻度疼痛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差:经治疗后骨折延期愈合或畸形愈合,无法正常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数据通过χ2软件V1.61版本进行统计,期间的数据的对比采取χ2检验,以%为计量单位,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无术后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出现术后感染5例,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由以上资料得知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单臂外固定架治疗的优势更为突出。主要是由于单臂外固定架能够有助于解决穿针后骨断端的对位力线需要进行调整的问题,使用加压器还能促进骨的吸收,并通过持续加压直至骨完全愈合,就能有效避免广泛的骨断端剥离,术后不用石膏托固定,而采取内固定一般需要进行广泛的骨膜剥离,术后石膏托固定1个月,不仅影响到局部血运,延迟骨愈合,还会延迟骨关节锻炼的时间,影响日后骨关节的功能恢复;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还能有助于减少继发性的骨折与肌肉挛缩[2]。综上所述,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单臂外固定架皆是治疗骨折良好的方法,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明显提高骨折愈合率,迅速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82-746.
[2] 张晓君.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骨折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1,30(3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