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局部麻醉与脊柱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2012-05-06陈萍
陈 萍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抚州 344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120例,女性80例,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为(38.5±1.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手术,且手术时间均在40 min以内。将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和脊柱麻醉组,每组100例,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术中处理
局部麻醉组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60 mL混合溶液(0.1 mL的0.1%肾上腺素注射液+40 mL生理盐水+40 mL的2%利多卡因),剩余溶液留作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使用,用药10 min后开始实施手术,手术过程中不使用止血带,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脊柱麻醉组患者接受0.75%的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痛觉消失平面使用针刺法进行测定,待平面完全固定后实施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为保证视野清晰,可适当应用止血带,同时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氧、心率等指标变化。两组患者术中均灌注1 mL的0.1%肾上腺素注射液和3000 mL生理盐水。手术后将关节镜套筒退出,并将1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4 mL罗哌卡因以及5 mL吗啡注入关节腔内。
1.3 疗效评定标准
使用VAS评分法对比两者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其中,极度疼痛为10分,无疼痛为0分;对比分析两种患者不同时点的麻醉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 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分别在术后30 min、2 h和6 h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VAS评分,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结果对比分析(分)
2.2 麻醉满意度
局部麻醉组共有95例患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占95%,其余5例不满意患者中,2例患者是由于注射麻醉药时有明显的疼痛感,3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有疼痛感。脊柱麻醉组共有96例患者对麻醉效果感到满意,占96%,其余4例不满意患者中,3例患者对麻醉过程表示不满意,1例患者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疼痛明显。
2.3 术后并发症
局部麻醉组中,共有3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其中,1例为头痛,2例为恶心呕吐,但为发生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等呼吸系统心血管并发症。脊柱麻醉组中,共有15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其中,5例为尿潴留,1例为短暂的神经系统综合症,5例为头痛,4例为恶心呕吐。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脊柱麻醉是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膝关节镜手术麻醉方法,但会引发较多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尿潴留、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等。近年来,局部麻醉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疗效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且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局部麻醉与其他麻醉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安全性和麻醉效果,且不会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过程,可应用于约92%的膝关节镜手术中。综上所述,局部麻醉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与脊柱麻醉相比,具有患者满意度高、术中镇痛效果好、有效性高、简单易行等显著的优势,同时术后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疼痛轻,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麻醉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但该麻醉方法不适用于患有弥漫增生性滑膜炎和感染性关节炎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