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潜能、外来人口对区域工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以东西部地区差距为视角
2012-05-03谢长青范剑勇
谢长青,范剑勇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2.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一、引 言
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微观基础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定不同,新经济地理学派学者(Krugman,1993;Fujita,1999)把地理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中,这为我们分析经济集聚机制及地区差异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基于Krugman的中心——外围模型研究——表明,市场潜能(MA)在解释各国人均GDP的差异中起到显著作用。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各地市场潜能和产业集聚会显著地影响地区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收地区入差距。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各种有益的研究(陈良文,杨开忠,2006;范剑勇,张雁,2009等)。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金融危机后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农民工流动出现了新的动向:一是2008年以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速,一些产业从沿海地区不断向内地转移。二是农民工总量供给上已有所减少,各地普遍短工严重。伴随着产业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农民工大规模的跨区域向沿海地区流动已有所改变,中西部地区也逐渐成为务工的选择地。三是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大量投资基础设施,至使贸易成本(运输成本)不断降低。这些情况变化和因素叠加可能会动摇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业已形成的“中心—外围”格局,循环累积因果机制(accumulation causation)一旦触发,地区间大规模产业转移将内生地出现,地区间经济增长格局将由此改变。对此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产业转移导致的产业集聚和要素流动新变化如何影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劳动力流动新变化在地区之间产业集中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基于此,本研究将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新经济地理因素,特别农民工流动对地区工资的影响,以及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的差异,以寻找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决策依据和政策良方。
二、理论模型介绍
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假定是:一是单个厂商水平上的规模报酬递增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假设每一个厂商有一个固定且不可分割的初始投资,随着厂商产出水平的增加,初始投资额平摊到每个产品的平均成本将下降,体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同时,每个行业进出是自由的,均衡时其超额利润为零。二是商品跨区域流动存在运输成本(或称冰山成本),假定一单位的某种商品从i地区运输到j地区后,只有1/Tij单位的数量到达(Tij>1)。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厂商愿意支付的工资方程模型为:
其中MPi等于式显示出一个地区工人在均衡时所能获得的工资,它取决于等式右边的市场潜能。即各地名义工资是该地区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规模、运输成本和价格指数的函数,一个地区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规模越大,运输成本越低,价格指数越高,其名义工资就会越高。由于难以获得衡量各地区市场竞争程度的价格指数的具体数据,所以在实证检验中一般只关注市场需求规模和运输成本对各地区名义工资的影响,而忽略各地区的价格指数差别。
这里有必要对式(1)右边加以说明。市场潜能MPi由两部分组成(暂不考虑T1-σij),一是支出水平Ej,其二是制成品价格指数Gj。如果外界的冲击使支出水平Ei瞬间增加(如对外开放使沿海地区的需求突然上升),它产生的结果将在以下两种极端情况之间游走。
一是劳动力要素价格调整。地区之间由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低技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劳动力不能从其他地区流入到地区i从事新产品的生产与分工,致使地区i的制成品价格指数Gi没有相应地下降,从而提高了该地区的市场潜能,此时式(1)左边的工资水平上升。需要指出的是,高技能劳动力在地区间跨区域流动,也是导致劳动力要素价格调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提高了流入区域的消费支出水平Ei。
二是产业结构的数量调节。假定其他地区劳动力迅速向该地区流入,鉴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劳动力要素的流入往往产生新的行业,使制造业种类数n增加、产品间替代弹性σ下降,此时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在集聚区云集了各类制造业行业,并且该地区的制成品价格指数Gi迅速下降,以至于抵消了消费支出Ei增加的部分,使得各地区的市场潜能水平保持不变,地区间的工资差异在原有水平上没有扩大。因此,地区间低技能劳动力流动的结果是,在劳动力要素价格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制造业各行业向某一初步优势的地区转移与集聚,即所谓的数量调节,其实证的依据就是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介于上述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即本地市场效应和产业结构的数量调节都会部分成立(范剑勇,2010)。需要验证的是,如果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快速向沿海地区转移可以降低该地区的制成品价格指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该地区市场潜能上涨的速度,那么中国现阶段产业集聚就可能证明,低技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实际上的作用是推动产业集聚从劳动力要素价格调节向数量调节转移,也就是说,低技能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可以促进地区间工资差距的缩小。否则,低技能劳动力跨区流动扩大了工资,进而加剧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这需要实证数据来证明。
三、影响因素计量模型设定
基于上述基本设想,本文设立如下计量模型,见公式(2)。
下面对变量进行定义和说明:
表1 各种变量定义
(1)职工平均工资(Wage)。Wage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的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一般而言,工业企业便倾向于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地区聚集,但总体上说,经济越是发达,其平均工资也越高。本文使用中国地级区域的职工平均工资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空间外部性对地区间工资差异的作用机制,这里的工资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年鉴》,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津贴、奖金与补贴、加班工资和其他工资等内容。
(2)市场潜能(Mp)为我们所关注的一个自变量。本文将采用Harris(1954)的度量方法来衡量各地级市的市场潜能。按照Harris(1954)的方法,一个地区的市场潜能可以用其邻近地区的市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和来衡量,权数与距离成反比关系。
其中,Y表示各地区GDP;drj是指两个地级区域r和j之间的距离,drr表示各地级区域的内部距离,其计算公式为:
(3)区位商(Rm)。本文选用一个地区的非农产业区位商作为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其计算公式为:lq=Ir/Yr/I/Y,其中,I表示非农产业 GDP,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4)各城市到海岸线的距离(Dissea)。我们用一个地级区域到距其最近的港口的物流距离作为其到海岸线距离的代理变量。而对于港口城市,假定其到海岸线的距离均为10公里。各地级区域到海岸线的距离度量了一个地区天然的交通条件,它可以对一个地区进入国外市场的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可以大体反映该地区的国外市场接近度。距离海岸线越近,则该地区越容易进入国外高收入市场,这也就意味着该地区来自国外的市场需求越大。
(5)人力资本(Edu)在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研究中,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往往无法等到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所以,已有的研究者通常都使用一个地区的成人识字率或其所在区域的在校学生数或其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度量人力资本。这里借鉴范剑勇(2009)的做法,用高校专职老师万人比例进行测算。
(6)经济转轨指标(制度变量)。这里借鉴范剑勇、张雁(2009)的做法,用国有制经济占GDP比重来衡量。在现实的市场化改革中,一个区域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所占比重越高,该区域的经济活力就越强,经济增长速度更快,体现在微观企业中职工所获得的平均报酬高于公有制上主导地位的地区。
(7)外商直接投资比重(Fdi)用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来表示。这一数据根据当年的年平均汇率将其换算成人民币价值。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增加当地的资本存量,另一方面还会带来较强的技术外溢,因此,有利于工业集聚,我们预期其符号为正。
(8)交通运输条件(Road)。新经济地理的理论研究表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也有利于工业集聚,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用一个地区每平方千米的公路里程作为其相对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合理变量。
(9)省会城市虚拟变量(capitaldum)。中国的省会城市一般是该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政府的政治经济力量十分强大,经济活动一般会在一定范围内离散地集聚于各政治中心,省会城市职工工资一般相对较高。
四、计量与实证结果:职工工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统计描述与简单相关关系
为分析工资水平与市场潜能的相关关系,本文画出工资与市场潜能的散点图。图1表示各地级城市的市场潜能,纵轴代表工资水平。总体而言,工资水平与市场潜能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图2所示,外来人口与城镇职工工资也呈现正相关特点。
图1 市场潜能与城镇职工工资散点图
图2 外来人口与城镇职工工资散点图
进一步地,本文展示了各主要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关注几个特征:(1)市场潜能与外来人口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我们不能判断谁因谁果,只是发现沿海地区的市场潜能与吸引外来人口都较其他地区高。(2)市场潜能大的地区,非国有经济也较发达,市场潜能与经济转轨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3)外来人口数量与市场潜能和城镇职工工资呈现正相关关系。对于外来人口与城镇职工工资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与理论预期不符,需要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
(二)全国视角:市场潜能及外来人口对职工工资的影响
本文的实证目标是找出不同地区的市场潜能和外来人口对城镇职工工资的影响是否有差异性。因此,本文将探寻市场潜能、职工工资、外来人口流入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本文还添加了其他控制变量,检验市场潜能和外来人口流动对工资影响的稳健性。这里拟采取以下的计量方法与顺序:首先,不考虑外生的技术性差异,只考察城镇职工工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市场潜能MP来解释,而将其他因素都归于残差项中。其次,本文以上述地区间外来人口流入产生的异质性作为基本的回归结果,对此进行稳健性检验。方法是加入影响城镇职工工资的其他变量,如地区人力资本含量、经济转轨因素,到港口的最短距离、公路密度、第二三产业区位商、外商投资比重、非农就业人员密度、非国有比重、非农产值比重、城镇就业人员指标。
本文将市场潜能对工资的计量初步结果分析显示,不同回归模型中市场潜能的回归系数均较为稳健,在0.133-0.404之间。这印证了本文理论部分关于市场潜能与工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说明了产业集聚产生的劳动力要素价格调节作用机制的存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区间的劳动力流动存在障碍。
考虑外来人口流入形成的市场潜能对地级城市的工资的影响。劳动力流入是否抬高该地区的市场潜能水平,取决于增加的消费支出部分与制成品价格指数下降部分的比较,由此决定是否提高该地区的工资水平。一般认为,沿海地区的市场潜能高于其它地区,但由于沿海地区的国外需求引致的市场潜能绝对值普遍高于其它地区,中西部农村外来人口流入到沿海地区后,其消费能力普遍低于本地居民,因此外来人口流入较多地区有可能降低制成品价格指数,从而抵消市场潜能构成中的消费支出Ei的上涨。
本文的实证否定了这一结论。方程2可以显示,外来人口流入显著地推动了工资的提升,其弹性系数达到0.513,这一点出乎理论预期。说明低技能劳动力的到来暂时不能降低市场潜能水平的地区差异,缩小地区间的工资差异,或者说这一阶段还没有到来。同时也说明劳动力在某一地区发生流入前后,人力资本没有发生变化,其自身的消费支出E也没有发生变化。
本文的挑战可能是变量缺失引起的内生性问题。我们的处理方法是添加其他控制变量。具体说来,在方程中,在控制住人力资本、经济转轨等影响后,沿海地区的市场潜能对工资的弹性系数在0.13-0.17之间,回归方程的解释力度也有提高。尽管市场潜能与外来人口流入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但这两个变量的系数在工资方程中仍显著为正,显示了较强的稳健性。
从相关系数看,市场潜能与ln非农就业人员密度、ln公路密度,ln最短距离存着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6,我们剔除ln公路密度,做回归分析。经过多次测算,我们发现非农产值比重、国有经济比重、市场潜能MP均显著,符号与理论预期一致。城镇就业人员与职工工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城镇劳动力供给越多城镇职工工资越低,符合理论预期。
分析显示,非农就业人员密度变量与城镇职工工资强制性回归系数为负,在剔除掉与之高度相关的市场潜能MP变量后,ln非农就业人员密度变为正。说明我国劳动要素集聚尚未过度,劳动者集聚的正外部性起主要作用。本文还发现,公路密度变量系数为负,这与理论预期不一致。
(三)分地区实证:东部与中西部差异比较
1.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回归计量结果见表2:外来人口符号为正,市场潜能符号为正。城镇就业人员符号为负值,因为城镇就业人员与外来人口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若剔除外来人口变量逐步回归,则系统保留万人教师,MP和非农产业区位商。非农就业人员密度符号为负值,若剔除该变量,则非农产值比重显著,符号为正。若剔除市场潜能MP,则国有经济比重显著,符号为正。若以公路密度,国有经济比重,最短距离,外商投资比重为自变量,逐步回归。系统显示,公路密度、国有经济比重以及外商投资比重三个变量显著,且符号为正,与理论预期一致。
表2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回归分析结果
2.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计量发现,中西部地区城镇就业人员、外来人口、非农产值比重、非农产业区位商这四个变量对区域职工工资影响显著。若剔除非农产业区位商,则非农产值比重、外来人口和城镇就业人员变量进入模型,其中非农产值比重和外来人口符号为正,说明外来人口和产业结构层次越高,则对中西部地区工资有正影响。城镇就业人员系数符号为负,说明该变量人数越多,职工平均工资越低,这符合理论预期。若剔除城镇就业人员,则市场潜能显著,系数符号为负,这与东部地区不同,说明中西部地区市场潜能对工资的影响不明显。若剔除城镇就业人员和非农产值比重两变量,则万人高校教师变量开始显著,系数符号为正。实证结果显示,非农就业密度变量不显著,这与该变量在东部地区与职工工资负相关不同。说明中西部地区就业集聚程度不高,劳动聚集的正外部性不明显,城镇职工工资受其影响不大。此外,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比重对职工工资影响也不显著,这也与东部不同。
五、结 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产生了如下有意义的发现:
1.市场潜能对全国层面城市职工工资的影响是正向稳定的,说明产业聚集对区域工资影响是巨大而明显的,这与前期学者研究结论相同(范剑勇、张雁,2009;等)。但在中西部地区,市场潜能对区域工资的影响为负,反映了中西部地区距离沿海过远,聚集经济程度较低的现实。其他一些控制变量对区域工资基本符合预期:如产业结构、经济市场化程度、产业聚集密度,教育水平等变量越高,地理距海岸线越近,城镇就业人员越少,那么,地区工资水平就越高。
2.本文实证的重要发现是,外来人口对城镇职工工资的影响系数为正,说明外来人口促进了发达地区的市场潜能和工资上涨。这验证了新经济地理学中关于劳动力要素价格调节的理论预期,说明农民跨区流动对区域市场潜能的数量调解机制尚且不足。对于外来人口变量系数为正可能的解释是:一是低技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受制度限制发生障碍。沿海地区强大的市场潜能MP对用工的需求大于外来人口流入形成的劳动供给,由于各种体制和制度限制外来人口流入数量不足。第二,增加了本地市场效应。大量外来劳动力在流入某一地区后,其人力资本未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但随着其在城市生活方式的逐步适应,加之攀比效应,相应地其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有可能不断提高,虽然单个消费者支出能力较弱,但作为外来人口群体(包括家庭迁移)规模大,消费总量并不小,有可能推动流入地区消费支出增加,进而提高当地市场潜能。第三,外来人口相对于本地劳动力而言,仍属于低技能劳动力,就业行业和岗位与城镇职工差异很大,两者不存在竞争和替代关系,不能形成有效的劳动供给,因此,不能有效抑制东部地区由于市场潜能较大而引起的城镇职工工资上涨。综上,大量外来人口的到来不能平抑市场潜能与工资的地区差异,却有可能使地区差距变大。
3.从区域特征看,由于中西部各省市场潜能比东部低,这意味着只有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不断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集聚,增加当地市场潜能才会使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得到提升。但由于东部地区没有到达经济集聚的顶点,所以,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当前鼓励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对于促进当地产业聚集,减少地区间收入差距和促进国内区域协调发展是有益的政策选择。
[1] Fujita M.Krugman,P.and A.J.Venables.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M].MIT Press,1999,Cambridge,MA.
[2] Krugman P.R.First nature,second nature,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33(2):120-134.
[3] 陈良文,杨开忠.集聚经济的六类模型:一个研究综述[J].经济科学,2006,(6):107-117.
[4] 范剑勇,张雁.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距[J].经济研究,2009,(8):35-44.
[5] 金煜,陈钊等.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6] 刘修岩,贺小海,殷醒民.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9):48-55.
[7] 张晓旭.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与中国的空间工资结构[J].统计与决策2008,(1):75-78.
[8] 赵伟,藤田昌久等.空间经济学:理论与实证新进展[M].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5-50.
[9] 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粱琦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4-176.
[10] 黄敏.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综论吴培冠,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