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校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2012-05-03赵淑媛蔡太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女校宜人均分

赵淑媛 蔡太生

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和发展的水平向来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还建立了专门的女子院校。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大学,追求个人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一直是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已有的研究表明人格特征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1]。但这些研究大都以男女同校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关于女校大学生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目前尚少。本研究试图探讨女校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期为女性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某女校大学生362人。发放问卷362份,有效问卷352份。其中大一145人,大二103人,大三104人。年龄在17~21岁之间,平均年龄19.2岁。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大五人格量表采用经典的五因素人格问卷(N EO-FF I):N EO-FF I(N EO Five Factor Inventory,以下简称FF I)是大五人格问卷NEO-PI的简化版,特点是简明而有效,测量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5项特质。FF I共60个项目,每个维度12题,采用5级评分。FF I已被我国学者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②心理健康量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有10个因子,按5个等级评分。

1.2.2 施测程序 采用团体施测法,以班为单位进行施测,当场收回问卷。施测前先由主试按指导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表,帮助学生了解填写规则,在确认被试理解施测要求后开始施测。主试由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担任,施测前均接受了相关培训。

1.3 统计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女校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青年组的比较 见表1。

表1 女校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青年组的比较

注:*P<0.05,**P<0.01,***P<0.001,下同

因 子 女 校 全国常模青年组 t躯 体 1.47±0.49 1.34±0.45 4.26***强 迫 2.00±0.57 1.69±0.61 8.65***人际敏感 1.88±0.61 1.76±0.67 3.20**抑 郁 2.16±0.57 1.57±0.61 16.14***焦 虑 1.73±0.58 1.42±0.43 8.57***敌 对 1.55±0.52 1.50±0.57 1.66恐 怖 1.55±0.59 1.33±0.47 5.83***偏 执 1.68±0.53 1.52±0.60 4.81***精神病性 1.61±0.49 1.36±0.47 8.11***

除敌对均分外,女校大学生在躯体均分、强迫均分、人际均分、抑郁均分、焦虑均分、恐怖均分、偏执均分、精神病性均分8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且强迫、抑郁两个因子的平均分高于2分。

2.2 女校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见表2。

神经质和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外倾性和心理健康的总均分、躯体均分、强迫均分、人际均分、抑郁均分、焦虑均分、恐怖均分、精神病性均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宜人性和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开放性和责任感和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相关不显著。

2.3 女校大学生大五人格对心理健康预测力的回归分析见表3。

表2 女校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心理健康的相关(r)

表3 女校大学生大五人格对心理健康预测力的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大五人格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以大五人格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由表3可知,入选总均分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依次为神经质和宜人性,可解释总变异的38.6%。入选躯体均分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依次为神经质、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倾性,可解释总变异的19.4%。入选强迫均分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依次为神经质和宜人性,可解释总变异的25.7%。入选人际均分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依次为神经质和宜人性,可解释总变异的35.3%。入选抑郁均分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依次为神经质和宜人性,可解释总变异的46.1%。入选焦虑均分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依次为神经质、宜人性和开放性,可解释总变异的34.1%。入选敌对均分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依次为宜人性、神经质和外倾性,可解释总变异的37.4%。入选恐怖均分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为神经质,可解释总变异的21.1%。入选偏执均分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依次为宜人性、神经质和开放性,可解释总变异的33.7%。入选精神病性均分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依次为神经质和宜人性,可解释总变异的29.6%。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女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青年组。这和已有的关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3]。魏春娟关于某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SCL-90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4]。古丽巴哈尔·卡关于新疆部分高校维吾尔族与汉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维、汉两族大学生SCL-90总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5]。当前,我国在女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4岁之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关键期,再加上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女性性别角色的弱势,以及传统女性意识和现代女性意识的矛盾,女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比其他群体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冲突。女子院校,作为单一性别的高校,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也有着自身的不足和矛盾。研究结果显示,女校需进一步加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本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和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宜人性和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外倾性除了和敌对、偏执2个因子的得分相关不显著外,和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其他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对心理健康具有负面影响,可降低心理健康的水平;宜人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正面影响,可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女校大学生入选心理健康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主要为神经质和宜人性。神经质反映的是个体情感调节的过程。高神经质个体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应对能力比较差,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不安全感较强。相反,神经质维度得分低的人较少烦恼,较少情绪化,比较平静。因此,神经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负面的影响。宜人性考察的是个体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宜人性高的人具有善解人意、友好、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等个性品质。宜人性低则表现为不合作、怀疑别人等个性特点。宜人性维度得分高的女校大学生,更容易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是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宜人性对女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正面的影响。

[1]崔红,王登峰.中国人的人格与心理健康[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234-240

[2]樊翠娟,柳友容.我国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4):251-254

[3]方芳.343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校医,2008,22(6):662-664

[4]魏春娟.某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9,23(1):30-31

[5]古丽巴哈尔·卡.新疆部分高校维吾尔族与汉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30

猜你喜欢

女校宜人均分
关于博文女校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证
蝴蝶标本(外一首)
社区睦邻点的“宜人温度”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勾搭留学君!
秋食养生 炖补宜人
此处宜人(精卒)
此处宜人(精卒)
英式淑女是如何炼成的
女院长的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