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2012-04-29李业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2年7期

可以说,新课程的改革是围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展开的。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通过学习相关教育教学著作和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课堂教学可以运用如下方法去进行尝试。

一、角色模拟,深入文本

角色模拟,在这里定义为在语文教学中,摒弃主体之我,把自己虚拟于某客观人物而从事该人物相应的活动。角色模拟,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法,不但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能使文章内化为自己的话言。如,扮演全程服务导游员。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介绍优美环境的美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呢?这时,就可以采用导游介绍的方法。即让学生角色模拟导游,把同学们模拟为游客。例如,学了《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后,学生已经对黄山产生了美好的遐想,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加喜欢黄山呢?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不失为一种良策。这就要求学生把课文内容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于黄山的爱,把黄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通过角色模拟,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加深了课本中对黄山描述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样,如《五彩池》、《桂林山水》、《庐山云雾》等文章,均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二、仿写课文,内化语言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样本,具有典型性,示范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课文这一资源,更加深入地内化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呢?例如,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石狮子嬉戏,我让学生读了自己喜爱的狮子形态:他们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在学生感悟了这段文字后,老师可设计这么一个问题:“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帮助作者继续想下去,用‘有的狮子( ),好像( )’进行想象说话。”

当然,教师的指导不止于此,还要让学生了解“七七”历史事件,观看枪林弹雨中的狮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当时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因此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请你联系当时的情景来改写或补写课文。

成功的教学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又可以让学生以满腔的热情融入文本之中。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这样的课堂,能不充满生命的活力吗?

三、剧情表演,故事演绎

表演节目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个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引入剧情,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形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课本剧表演。例如,学习《钓鱼竿里的秘密》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对人物进行分析,并且演一演。通过表演,无须教师多说,学生对李勇的机智勇敢,及日本侵略者的贪婪、凶恶都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在这里,还要着重地说一下是哑剧表演。因为哑剧表演形式新颖,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声的小品表演学生看得较多,而无声的哑剧表演秀少见。由于没有了语言这一传递信息的来源,可以给学生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质疑问难,挑战权威

学贵有疑,学生思维的火花会被问题点燃。不唯书,不唯上,给予学生鼓励,教师就会感到学生的智慧是一座等待开发的宝库。例如,学了《不合群的小蝌蚪》后,学生提出:《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有些不妥,因为青蛙蝌蚪爱独游,而一群小蝌蚪一同去找他们的妈妈,显然违背了他们的习性;学了《找骆驼》后,学生对于骆驼留下了脚印又有看法,图上画着沙漠,但是沙漠里哪来那么多的树木,老人又是从何而来呢?如果不是沙漠,天不晴,骆驼又走在小石路上,哪来的脚印?学了《群鸟学艺》,学生对于凤凰是男还是女产生了疑问:从第一句话“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可以看出,“他”是男的。但从猫头鹰想:“凤凰只是长得漂亮,不见得有什么本领……”又可以看出,凤凰又好像是女的……充分地质疑,让学生有了极大的成就感,课堂气氛自然是充满活力。

五、实验操作,形象直观

在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光凭着口头说说是无法令人信服感的。因此,在有的文章中,应该恰当地引入实验,从而减轻教学难点。例如,教学《赵州桥》一文,学生对于赵州桥拱形的这种设计具有更大的承受力持有怀疑的态度,所以我采用了实验演示的方法,把一块硬板纸折成拱形,和一块没有折过的硬板纸搭在两块木块之上,然后往桥上分别放上同等重量的橡皮等物。结果实验清楚地表明,拱形的设计要比平形能够承重。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