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合作,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2012-04-29曹杨春
合作学习既是有目的的意向性活动,又是一个教育者不断探究、不断调适的意向性的实践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保持同步和统一,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精神和合作态度,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原动力;让学生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知识、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提升学习能力,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激发动机,促进学生有效参与
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动机常常是由内驱力与诱因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外在的激励和培养作用,促进学生主体的参与和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立足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参与创设一个民主、和谐、愉悦和智慧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师生合作参与、和谐共振的激励场面。有效激励学生的认识、情感和参与的动机,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与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争辩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迅速而又准确地完成任务。
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搜集庐山有关的资料和图片,课上每个小组可以选一位代表向其他同学介绍本小组的资料。这时,我适时提出问题:这张图片让你想到了什么? 这段文字你读懂了什么?组织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供全班共同讨论、交流。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探索与交流中,感受到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既增强了学生对庐山云雾的认识,又架设起了文本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带着好奇,带着导论中的疑问进入文本,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
二、把握时机,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因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时机,减少盲目性、随意性、低效性,使合作学习形成极为浓厚的研究氛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合作中,模糊地方可以质疑,不同的观点可以辩论。在这种过程中,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如教学《詹天佑》一课,学生对詹天佑提出的“人”字形的铁路设计施工方案不甚了解,这时教师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合作组成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斟酌、讨论、交流,在头脑中勾勒出示意图,并画出相应的铁路施工图,再把自己的方案和詹天佑的“人”字形方案进行比较,加以改进和完善。这样,学生在想、做、说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配合,体会到“人”字形设计的巧妙,体会到詹天佑那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造。这样的合作学习,就把握了最佳的契机,既让学生更准确、全面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语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启发了思维,获得了灵感,迸射出了创造性的火花。
三、巧导预设,体现合作学习价值
教学总是伴随着惊奇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其间充满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渴望,会产生一种比较强烈的交流意识和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等进行充分、科学、精心的预设,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促进学生开展实际意义上的学习。同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和组织学生,并重视信息反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再进行高度的概括、升华。只有这样,合作才能真正体现它的魅力与价值。
如教学《九寨沟》一文时,我提出问题:文中的景物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的景物的?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精心预设,逐层推进,加以引导。(1)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九寨沟的美景的?再找出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和动物。(2)依次研究,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哪些语句是比喻句?这些比喻句对描写景物、表达作者情感起什么作用?等等。这样,通过环环相扣、逐步推进的讨论,加上教师的适时参与、引导、启发,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文章形象而贴切的修辞方法,而且从优美而传神的语言中领略和享受了祖国河山的秀美。
四、重视生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合作学习由于受到具体的时、空、物等条件,尤其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和师生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活动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多种可能,其过程会呈现出不可复制的动态生成,这些动态生成的结果,往往是教学中不可多得的灵光,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生成的存在,课堂教学才会异彩纷呈。因此,教师应重视生成、善待生成、升华生成,使动态生成成为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如教学《望月》一课时,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是月亮把我叫醒了”,月亮怎么会叫醒他呢。对于动态生成的问题,我没有立即给予解释,而是引领学生再次渐进文本深处,去品味、探究、合作、交流,感悟月亮的皎洁与美丽,体会小外甥眼里那犹如童话般的世界。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解读需求,又呵护了学生的创意生成。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性学习,能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使课堂变成动态的、生成的、发展的课堂,使学生在参与群体学习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在探究学习中感受精彩,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