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

2012-04-29徐仁贵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2年7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3.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读题导入,初步感知

1.读题,这本书叫什么名字?主人公是?(教师板书:《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 )

2.认读下面词语:胶带、粘补、触礁、一艘船、惬意、筐子、又丑又笨、抽屉、缅怀、帆篷、驯养、鹦鹉、扉页、爱不释手。

理解下面词语: 扉页、爱不释手。

过渡:《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使吴缅爱不释手呢?

二、重点研讨,深入理解

(一)自由读书,交流。

鲁滨逊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二)你觉得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1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勇敢的词句,并多读几遍。

(三)交流汇报,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勇敢。

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养鹦鹉做伴,做家具。

3.除此之外,他在岛上还面临着哪些困难?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4.小练习: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逊缺的是 ,但是,他不缺 。

5.小结: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学会了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还有了忠实的朋友、远离了孤独,最后得到了离开孤岛的机会,从此也就结束了28年漂流的生活。

(四)学习名言。

过渡: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作者笛福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1.出示名言: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百倍。

自由读几遍。

读吴缅的理解:“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困难发生的时候,不要退缩,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勇敢地与它抗争,这样就有机会克服困难、战胜灾难、创造奇迹。)

教师举例:学习、学骑车。(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分男、女生读。

过渡:读书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还要通过文字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书中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在心目中勾画出了鲁滨逊的样子,我们欣赏吴缅想象中鲁滨逊的样子。

(五)齐读课文14段。

想想: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出示):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你来读——

相信这也是我们大家的心声,齐读。

三、揭示中心,提升认识

(出示扉页)爷爷和爸爸送给吴缅的仅仅是一本书吗?这本书还寄托着他们的希望,这希望是什么呢?

(希望他们的子孙都能像鲁滨逊那样聪明,那样坚强;像鲁滨逊一样不怕困难,学会生存。)

板书:机智聪明、坚强不屈、不畏困难、学会生存、富有创造性。

四、拓展延伸,丰富认识

1.吴缅会不会把这本书传给他的儿子?请你帮他写几句勉励的话语。

2.假如他生的是个女孩,他会不会也让女儿去读这本书呢?为什么?

(女孩子也要读一读这本书。因为女孩子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也要面对、解决困难。看过这本书,她们同样会受到启发,变得勇敢、坚强,从而学会生存,成为一个成功者。)

五、作业设计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像《鲁滨逊漂流记》这样催人奋进的经典著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老师建议你们去读一读。课余时间,你还读了哪些好书呢?能给我们大家推荐一下吗?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