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人物语言

2012-04-29管长松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2年6期

言为心声,要理解文章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指导学生朗读好人物的语言,将对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部分教材为例,谈谈指导学生朗读人物语言的做法。

一、理解关键词,读出“味儿”

(苏教版教材《蒲公英》)

师:请哪位同学来读课文第二段,要求读得流畅、响亮,如果读出感情就更好了。

(生读第二段)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声音很响亮。

生:他读得很流畅,没有读错字。

生:如果读出感情就好了。

生:应该读出亲切的语气。

师:那么就请你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师:他读得怎样?

生(齐声):很有感情。

师:他读出感情了,但我认为没有读出“嘱咐”的味儿。只有理解了“嘱咐”这个词,你们才能读好这一段。

生:我知道嘱咐就是“告诉”的意思。

师:怎样告诉?

生:语气很诚恳。

生:告诉我们一定要记住。

师:谁经常嘱咐我们?

生:老师、家长经常嘱咐我们。

师:谁来学学老师、家长来嘱咐一下?

出示句子:

早上,爸爸嘱咐我:“ ”

放学时,老师嘱咐我们:“ ”

时, 嘱咐:“ ”

(生练习说话)

师:大家嘱咐时态度都很诚恳,这些嘱咐你们记住了吗?

师:我们再读课文,把太阳公公嘱咐的味儿读出来。

(生练读第二段)

师:谁再来学学太阳公公来嘱咐小降落伞们?

(生争先恐后举手要读)

师:读得真好!语气很亲切,很诚恳,我相信小降落伞们一定会记住太阳公公的嘱咐的。看来,要真正读好一段话,不仅要读正确,读流畅,还要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意思,这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文章应有的味儿。

二、抓住提示语,读出味儿

(苏教版教材《学会查“无字词典”》)

师(出示课文3—5段):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3—5自然段,注意爸爸和聪聪说话的语气。

(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句子:

爸爸 问聪聪:“你知道‘骄阳似火’是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就是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聪聪像 似的说。

爸爸 说:“你这是背词典上的解释。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学生填提示语)

师:爸爸应该怎样问聪聪?

生:突然问。

生:出乎聪聪的意料。

师:让我们突然问一问。

(指名读这一句)

师:聪聪怎样回答的?

生:聪聪像背书似的回答。

师:你们平时怎么“背书”?

生:很熟练,很流畅,速度很快。

师:你来试试读这一句。

(生很熟练地、流畅地读这一句)

师:读得真好,真像背书似的。

师:爸爸怎样解释“骄阳似火”这个词语的?

生:亲切地解释。

生:和蔼地解释。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爸爸笑了笑说的。

师:请你来当一回和蔼可亲的爸爸。

(全班大笑,生亲切、和蔼地读这一句)

师:看来,要读出文章的味儿,我们还要抓住提示语,领会人物说话时的表情,体验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这样才能入情入境地读好书。

三、边表演边读,读出味儿

(苏教版教材《军神》)

师:请两位同学来扮演刘大川和沃克医生。

(生争先恐后)

师:在表演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下两人对话时的神态。

出示句子:

刘伯承头缠绷带,走进了德国著名医生沃克先生的诊所,( )地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沃克医生查看了他的伤势,(冷冷地)说:“你叫什么名字?”刘伯承( )地回答:“刘大川。”沃克医生( )地问:“干什么的?”刘伯承( )地回答:“邮局职员。”“不,你是军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生:我知道,表演刘伯承时,表情应该镇定不慌张。

生:表演沃克时表情应该很冷淡,瞧不起。

生:沃克医生应该有点不高兴。

师:沃克医生为什么不高兴?

生:因为刘伯承没有说实话。

生: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还有点敬意,因为刘伯承伤势这么重,还能如此镇定。

师:同学们讨论得太好了,对人物的心情把握得很好。是呀,要表演好人物形象,首先要了解人物的心情状态,语言最能透漏出人的心声。

(学生边表演边读书,入情入境)

朗读是一种嘴巴、眼睛、耳朵、大脑综合运用的活动,指导学生朗读不光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人物语言,更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完善朗读指导方法,从而更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