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易伤心饮食养
2012-04-29张乾
家庭医学 2012年7期
夏天天气炎热,万物繁茂,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中医认为,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心在五行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应,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并主神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其次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其应虚里,在液为汗,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心功能系统。夏季人易出汗,且天热烦躁,睡眠不安,饮食不调,这些因素都会伤心,导致心阳虚或心阴虚。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心气虚指心脏功能减弱,表现为心慌心跳、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并有出汗。如不注重保养,发展为心阳虚就会出现心慌、气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气、面色发白等。有心气虚或心阳虚症状的人,夏天应该避免多出汗,以免伤心阳,可用人参2~3克或西洋参3~5克泡水饮。重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生脉饮(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口服液。
心阴虚则指心阴血不足,可造成部分心血虚的症状。心阴虚的主要特点是阴虚阳亢,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失眠、心慌心跳等。心阴虚者需要注意少劳累、少出汗、多吃养心阴之品,如西洋参3克,麦冬3~5克,煎水代茶饮;或常吃冰糖大枣小米粥、百合藕粉和银耳莲子羹。
立夏过后,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少吃动物内脏、肥肉,以及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