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之心螺旋藻
2012-04-29朱毅
螺旋藻走过三十五亿年的沧海桑田,安然地在食物链的最底层美丽螺旋,悠然蓝绿,用简单的存在方式展现着生命的柔韧。螺旋藻是默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无奈人类是喧嚣的。舆论声鼎沸,如何在纷杂之间用平常之心面对螺旋藻呢?
食品而已,无需捧杀或棒打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其功用的评述有几个方面,认为螺旋藻可以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问题,可以部分取代养殖畜牧及渔业的饲料,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在遭遇洪水、飓风或者其他自然灾害之后,常规粮食生产无法进行的紧急状况下,可以帮助人类度过饥荒。
世界卫生组织(WTO)认为螺旋藻对于改善六个月到五岁儿童的中度营养不良可能有一定帮助。
美国食品与药品安全管理局(FDA)对现有关于螺旋藻保健功能的论文进行定量综合性分析,认为目前无论是对于支持还是反对螺旋藻的所有意见,都不能作出定论。
我国卫生部经过多年的安全性评价,认为螺旋藻的安全性已经达到普通食品的标准,于2004年将极大螺旋藻和钝顶螺旋藻作为新资源食品纳入普通食品进行管理。
纵观各大权威部门对于螺旋藻的评述,不难得知,螺旋藻就是一种食品,营养均衡,较之于普通蔬菜营养价值更高,较之于禾本科粮食作物生长周期短,投入小产出高,不占地。螺旋藻曾经帮助布隆迪、喀麦隆、多米尼加等几个国家战胜饥饿,也在不同层面上帮助过一些主动减肥的人群度过饥肠辘辘的日子。螺旋藻曾经并仍旧在帮助墨西哥的孩子们健康成长,也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一些螺旋藻的忠实消费人群改善了健康状况。
食疗作用受限于加工工艺
当前的研究无一例外地显示了藻蓝蛋白和螺旋藻多糖是螺旋藻最重要的功能活性因子,其中藻蓝蛋白约占藻细胞干重的20%左右。螺旋藻主要的商品形式是干燥后的螺旋藻粉。真空冷冻干燥获得的冻干藻粉能很好地保存功能活性物质,但由于成本高昂,企业很少采用;目前大多是普通的喷雾干燥方式,对温度、光照都敏感的藻蓝蛋白,在从鲜藻到商品化藻粉的生产过程中损失过半。
如果要让螺旋藻不在普通食品的层面上徘徊,充分展现螺旋藻的保健功能,其干燥和深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刻不容缓的。这就好比葡萄通常而言就是普通水果,但是把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提取出来,就是毋庸置疑的功能活性物质。螺旋藻以后的发展也会如此,一方面可以广泛推广鲜活螺旋藻的食用,也可以强化提取工艺,使螺旋藻超越普通食品的食疗功效充分彰显,造福于人类。
既不能包治百病,也不可能普适于所有人群
螺旋藻是一种食品,自有其适应对象和引起不适的可能。但各式螺旋藻的中文说明书几乎对其可能引起的不适只字不提。实际上,螺旋藻既不能包治百病,也不可能普适于所有人群。
英文说明书通常会提示,吃螺旋藻干粉的同时一定要大量饮水;患有苯丙酮酸尿症的患者不要食用,因为螺旋藻中含有苯丙氨酸;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要慎用螺旋藻;服用螺旋藻后有发疹、体温升高等过敏症状的,立刻停用,或减少摄入量。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值得庆幸的是,螺旋藻过敏通常临床上很少见。
重金属污染的可能不容忽视
不得不说的是,藻粉成品在培养加工过程中,从藻种培养、扩大、大池养殖、采收、脱水、干燥以及包装封存,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重金属污染的可能;而且螺旋藻本身极易富集重金属,死藻比活藻富集能力更强,每一个环节重金属都有机可乘进入螺旋藻成品中。
对这些有可能造成污染的环节,有的放矢地防患于未然是上策。但有些螺旋藻产品,靠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来打响品牌知名度,高价但不高质;有些则靠无往而不胜的低价低质占领市场。两者都以利润为核心,罔顾消费者的安全,近年来屡屡曝光的螺旋藻重金属超标事件就是明证。国家标准是对食品安全的最低要求,爱惜自己羽毛的企业应该用更严苛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微囊藻毒素的污染也需警惕
有一种铜绿微囊藻,是可以和螺旋藻共存的。也就是说,螺旋藻的生长环境也是可以让铜绿微囊藻生存的。微囊藻毒素的肝毒性不容小视。国家目前还没有相关标准出台,但是藻类保健品的微囊藻毒素污染是存在的。因此,在呼吁国家标准跟上现实的同时,企业更该自律,从水质管理和生产过程全封闭入手,严防微囊藻毒素的侵入。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经常变换螺旋藻的品牌和产地,避开七月和九月间水质富营养化(即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生产的螺旋藻,就可以尽量规避这种风险。
作者絮语
消费者一定擦亮双眼,既要识破广告的魅惑,又不迷失于低价的博弈中,以平常之心看待螺旋藻。既不必神话螺旋藻,也不要将其一棒打入冷宫。走过三十五亿年的岁月依旧鲜活至今的螺旋藻,是上苍赐予人类的礼物,我们应该用一种敬畏的心情去研究它,摄食它。或许,当人类遭遇类似一些突如其来的不可抗拒的外力灾害的时候,螺旋藻一如在遥远的太空为宇航员提供补给一样,也能在我们心理上筑起一道安全的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