攫取生活素材,激发习作激情
2012-04-29窦旭苑朱玲芹
在作文课上该如何让孩子体验生活,使真情流露?又---该如何让孩子的作文再现生活?
一、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攫取素材
据权威统计,学生在一年中,除去学校正规教育外,有170多天是在家中和社会上度过的,他们游戏、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理解生活、感受生活,创造性思维得到启发,智慧之花得以开放。
所以,我们需要在课堂中提供给孩子一个熟悉的生活环境。在《放飞》这堂课中,我们首先要让孩子再现经验——折飞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折一架纸飞机,大家可以先看屏幕。(多媒体出示各式各样的纸飞机)
(生观察)
师:下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折一架纸飞机,看谁折的飞机最有特色,飞得最高,飞得最远。折完后别忘了给它起个既响亮又有意义的名字。开始吧!
(生折飞机,交流)
生1:瞧我的小飞机。它是绿色的,它的头笨笨的,三角形机翼,流线型结构,据说,这样可以减少飞机的阻力。我给它起了一个机名——绿色之风。
师(点拔):你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呢?
生1:我先介绍了飞机的颜色,再介绍了飞机的样子,最后说了名字。
师:你说得很有顺序,表达得很清楚。
生2:我的“烈火”号小飞机真是小巧玲珑。它有着火一样的红色,尖尖的头,长长的机翼,微微翘起的机尾,呈流线型结构,我真希望这架小飞机带着我们的热情飞向远方。
师:她说得更精彩了,与刚才的同学比,她还说了些什么?更精彩在哪里?
生:她说出了飞机的特点,还说了希望。
师:对呀,她不仅有顺序地介绍了飞机的颜色、形状,而且开头用一句话概括了飞机的特点——小巧玲珑。还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真不错!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一种内驱力,在这一环节中,我选用了学生感兴趣的“折飞机”活动,通过直观感知(看各种形状的纸飞机),激起孩子的回忆,让他们自己动手折飞机,并试着夸飞机,使之真正喜爱自己的飞机,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点燃写作的热情,使之放飞想象的翅膀,积极地投入写作中去。
二、让课堂展现孩子的天性——学会观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在《放飞》这节课中,我们就要充分体现孩子爱玩的天性。但是,如何让孩子们既能玩得尽兴,又能捕捉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呢?这离不开观察。但是,若只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不强调同时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桥梁的基石。仅仅满足于表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观察肯定不够,如果观察外物特征时,又能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那么这种观察才是充满了灵性的。于是我设置了如下环节:
师:同学们,现在讲台就是你们的停机坪,拿好自己的飞机,到前面停机坪上来,一字排开,准备飞行。
师采访:放飞前,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想法?
师:过一会儿那么多架飞机同时飞出去,空中会出现怎样的景象?我们还要仔细观察自己的飞机飞行的情况。好吗?
师:同学们,飞机飞入空中,景象是那么的壮观,令人难以忘怀,那刚才放飞的情景是否同样精彩呢?刚才。有一名摄影师把你们放飞的场面拍了下来,想来看吗?好,我们就来一个精彩回放,大家一起再来好好观察,特别要注意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多媒体出示放飞时抓拍的情景)
生:飞机快要起飞了,有的同学抚摸着自己的小飞机,说着悄悄话;有的同学一个劲地对着小飞机哈气,仿佛在为它鼓劲、加油;还有的同学则站到了凳子上,抢占了制高点……
师(点评):这名同学观察了同学们放飞飞机前的不同表现,观察可真仔细。
重复多次的演示,给了学生充分、仔细观察的机会,并认识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起表达的兴趣。
其实,作文教学的开放并不是毫无标准地乱写。层层递进的观察、感受、指导,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已经把要求渗透到了前面的交流之中。
在整个环节中,我们面对的是刹那间的活动,要让孩子既能观察得实在,又能写具体,要做的是无痕的指导。作文教学可以利用生活、实物、图画、音乐、语言、表演等途径,创设丰富的、形象生动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充分细致的观察。但是,观察决不能停留在一种单纯的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还需融进作者自我内心体验的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三、让课堂抒写真情一自主表达
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如果没有生活的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文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与真情实感。
创作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人的思想与经历的结晶。在习作课上,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立意的独特、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所以,在《放飞》这节作文课上,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选材立意、自主表达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折飞机、飞飞机,谈了愿望,个个兴致勃勃。那么多精彩的场面,其中你对哪些场面感兴趣呢?请你认真选择材料,根据内容给文章取个题目,并说说准备写什么。
生1:我取的题目是《精彩瞬间》,我准备先简单介绍一下折飞机的过程,然后详写飞飞机时的情景,最后谈谈自己的联想。
生2:我取的题目是《我是一架小飞机》,这是一篇童话,我相信一定会与众不同的。
生3:我取的题目是《我的小飞机》,我想先介绍一下我的小飞机的样子,然后详细写一写我的小飞机飞行的情况,至于同学的表现,以及联想,可以略写。
生4:我取的题目是《放飞理想》,这篇文章的侧重点是在理想上面,至于折飞机、飞飞机我想简单介绍一下。
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起学生的想象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随想
一节课的教学,我和孩子一起放飞,放飞飞机,放飞心灵……事后,孩子的习作内容丰富多彩,有一学生在习作中写道:
“飞机快要起飞了,我轻轻抚摸着自己的小飞机,悄悄地对它说:‘加油呀,烈焰号!’
“‘5、4、3、2、1……’飞机起飞了,刹那间,数十架小飞机在空中画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有的盘旋着,仿佛不愿离开自己的故土;有的笔直地向前飞去。直插云霄……瞧,那一架飞机,时而俯冲而下,时而拔头冲破云霄,呵,这不正是我的‘烈焰号’吗?好样的,烈焰号!……”
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仿佛又回到了课堂,仿佛又看到了他们观察时的细致入微,放飞时的兴高采烈,命题时的百花齐放。
回首整个教学过程,只要处理好以下细节,习作并不难:
选材——源于生活。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用慧眼在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缤纷,无疑为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会因对生活的热情而激情蓬勃,文采飞扬。
教学——重视观察、体验。“辞为情动”,习作课上,我们要鼓励孩子用心灵去观察、感受,让他们通过观察,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过思考,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通过活动,品尝成功的自豪,品尝生活的美好,品尝探究的乐趣,品尝失败的教训,品尝磨难的艰辛,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
习作——自主表达。我们要提倡自主表达,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有创意地表达自我个性。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教研室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