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看图作文及其教学

2012-04-29周树华

摘 要:看图作文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的主要形式。读图具有教化、审美、愉悦、训练等功能,以培养观察力、思辨力和表达力。看图作文可写记事、写人、状物、说理等各种体裁的文章。看图作文要仔细观察,弄清图意;照应画意,拟定题目;根据要求,确定体裁;围绕画面,发挥想象;巧妙构思,快速成文。在看图作文时不能离开图,不能囿于图,不能曲解图,不能篡改图。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看图作文;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33-03

看图作文是根据图画内容进行写作。虽然这种形式在小学低年级使用频率较高,但它决不是小学低年级的专利。在基础教育各个学段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教学作文和考场作文,区别在于“图”的繁简、难易。

一、读图的作用

由于各种图像资料的日益增多,有人说现在正处于一个图的时代。电视、电影本身就是流动的图,网络上除视频节目外,静止的图占有很大空间,各种晒图的网站不计其数。每一期报纸、杂志也多见图的版面。那么,“图”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我认为,图首先而主要的是作用于人的视觉,读图和阅读文字作品的心理过程比较接近,因此有理由认为读图的作用和读文章的作用是一致的,那就是:

(一)教化功能

读图可以受教育,受启发。很多图都有这样的功能,读了以后可以使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使心灵情感得到净化,有时甚至会让我们产生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一点也就是说对提高思想觉悟有一定作用。

(二)审美功能

读图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不少图本身的画面很美,也有的图内涵很丰富,还有的图反映的境界很美。读图可以增进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可以提高鉴赏能力。

(三)愉悦功能

读图可以丰富情感。很多图,特别是一些漫画类的图,有的会使人兴奋,使人神清气爽。读到那些视角独特、捕捉到生活中不被大家注意的细节的图,我们会捧腹大笑,或忍俊不禁,或会心微笑,不禁要感谢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生动的表现力。

(四)训练功能

图可以用来做考试和训练学生能力的材料。这是新时期呈现出的一种功能,因为试卷中出现了关于图的考题,广大教师就运用图作为训练学生说话、写作能力的“例子”,图的实用价值也随之提高。

看图有这么多的功能,可以培养哪些能力呢?

首先是观察能力。通过读图,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有序观察、深入观察的能力。

其次是思考能力。读图要读懂图意,就离不开思考:画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画这些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有没有画外之意?等等,围绕图的很多问题在读图的那一瞬间都涌到大脑,解决的主要途径就是思考。长此训练,思考能力不提高是不可能的。

再次是表达能力。如果看图仅仅是为了消遣,为了了解信息,那么这种作用比较弱。而运用到课堂上或试卷中的“图”,大多都需要用语言或文字把有关图的信息及读图的感受体会表述出来,或写或说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以上三种能力,既是看图训练过程需要的能力,也是通过看图培养的潜在能力,观察与思考在陈述时虽有先后之分,而在实际看图的过程中,这两种行为几乎是同步产生的,而表达往往成为最后一步。看图与想图是消化理解图的过程,说图与写图是把图转换成语言或文字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二次创作的过程。前者是吸纳,后者是输出。

二、 看图作文是低年级写作教学的主要形式

图的形式很多,大图小图、黑白图彩色图,这些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的区别。图的清新明快、灰暗模糊是图的风格的体现,而图的繁复与简约可能会影响读者对图的接受的快慢和深浅。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还少,少到难以完整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在此阶段又不能等待识字量提高后再进行作文教学。所以这个阶段,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图”作为材料来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写话能力进而作文能力,就很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了。为小学低年级设计的用于训练说话、写话能力的图一般都是画面清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的。

学生在学校的写作一般都属于被动写作。任何被动写作都有一定条件制约,条件是教师或命题者设定的。看图作文也是一种条件作文。看图作文从训练形式或考查形式看,归于材料作文范畴。“图”这种材料,有的具有较明确的中心意思,有的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有的固定了人物及人物关系,有的简单的实物图也提供了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信息。

看图作文这种形式可以从小学一直使用到高中。事实上,多年来的中考、高考试卷中出现过不少看图作文的题目,初、高中的语文教学也少不了这方面的对应训练。那为什么在儿童学习写作时要从看图作文学起呢?首先,从主体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看,他们的识字量还处于低位,用来接收新的信息的手段有很大局限。其次,从客体的图来看,图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形象,学生喜闻乐见,接受起来有兴趣。而且有了图,一般就有了写作所需的题目、中心、写作材料等元素,学生写起来就可以省去拟题、立意、选材等一些程序,较为挠头的事就显得容易了。通过看图作文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降低写作难度,可以激发写作兴趣,可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和无奈,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识字量少这个阶段,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习观察的技巧,培养说话、写话的条理性、准确性和生动性,有利于顺利过渡到高层次的写作训练中。

总之,学生从看图作文起步学习写作,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 看图作文的类型

看图可以写出什么类型的作文,这是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小学生对文章形式的认识是一个由类型到体裁的过程。即刚开始时,写了文章,读了文章,却没有相应的体裁概念去定义那些文章,这时有的老师往往根据文章的写作对象把文章区分为记事类、写人类、写景类、状物类。有的老师把看图作文归于想象类。事实上,看图作文确实需要想象,但是“文”不是全靠想象写出来的,想象在看图作文中只占小部分,大部分的“文”要靠看图写出来。所以我认为,看图所作之“文”应该根据图意或写作要求仍然归到上面所提的四种类型文章里。也就是说如果不计刚入学儿童的看图说话以及后来的看图写话,那么看图作文的种类可以有如下几种:

(一)看图记事

这是通过画面内容写出一件完整的事情,做到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齐全。比如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七组关于陌生人敲门的四联图,就是要求学生在讨论该不该开门之后,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图,虽然没有题目,但是根据图下的提示,可以认为这个看图作文也是写一件事的。

(二)看图写人

这是通过画面内容写出一个人的活动。画面是定格的,不动的,根据画面只能写出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情,所以要通过合理的想象描写出人物的语言、心理、连续的动作等项内容,力图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三)看图状物

这是通过画面写出一个物体或某种动植物或自然景物,写出它的形状、大小、颜色,还可以通过想象和日常生活积累的经验写出它的质地、功能、构造之类。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组习作,要求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下来。这就是根据画面内容描写景物。

(四)看图说理

这是根据画面内容和题目要求写出对图画内容的看法,即观点。发表观点的意思有二:一是对图画的选材、构思、技巧、画法发表看法,二是对图画的内容及立意发表看法并加以引申。不必把说理看得很高深,好像只有学生学习了议论文,懂得了文体分类之后才会说理,其实不然。小学一年级“语文园地三”中就有“这样做不好”的看图说话训练。两幅图分别画的是践踏草坪和浪费用水的不良现象,要求学生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并要求学生去劝说这样做的人。这就是在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

四、 看图作文的基本步骤

(一)仔细观察,弄清图意

小学生使用的图一般是容易理解的,但有的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面对中学生和成年人的图有些就非得仔细观察才能弄懂图意。如果图没有看懂,那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二)照应画意,拟定题目

看图作文,有的规定了题目,有的需要自拟题目。自拟题目可以采用原画的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不论怎样做都离不开两点,一是图画本身,二是作文要求。

(三)根据要求,确定体裁

看图作文不是都要编故事、写故事。面对小学生的看图作文,学生对“图”的依赖性比较大,可能大多要写成记人、记事的记叙文,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看图作文的写作体裁范围也不断扩大。

(四)围绕画面,发挥想象

如果写事,要把没有画进图中的情节合情合理地想象出来,如果是写人要把与画中人有关而画面又没有的细节想象出来,如果是状物,可以围绕所状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巧妙构思,快速成文

前面的工作都是铺垫,到这一步才真正开始动笔写作了。凝神静思,文如泉涌。如果提纲列得好,或者腹稿打得好,那动起笔来就可以行云流水,表达自如。

五、看图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可离开图

看图作文不同于其他作文形式的地方就是多了图。“图”是写作的材料,也是写作的依据,还是写作的条件。对图不理不睬,把图搁置一边,其结果都是事倍功半的。看图作文诚然需要联想和想象,但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想象是不可取的。有的老师教一年级学生写看图作文。单幅图中画有一个鱼缸,里边有清澈的水和三条小金鱼。老师在自己写的“范文”中编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不小心把鱼缸打破了,水流出来了,小鱼在地上跳动了几下都死掉了。等等。这个情节就有些离图太远了。这样一幅图最合适写的是状物类作文:描写鱼缸、金鱼,写出每一条金鱼的外形特点、游动的姿态,然后可以对这金鱼表达感情,诸如“我非常喜欢这三条小金鱼”“我真想变成金鱼和它们一起在水中游来游去,一同玩耍”。

(二)不可囿于图

对图中内容太过死板和教条也不可取。“图”只是一个材料,一种比较特殊的材料,看图作文需要进行表达形式的转换,要将绘画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但不是图上所有的东西都要写进文章,不能机械看图,生硬写图。比如一幅描写春天公园的图,作者不可能把公园里绿莹莹的草都画进图里,可能只画了几棵,以此告诉看图的人: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但孩子们如果借此写成“公园的南面墙下有几棵草,北面的树上长了几个叶子”而写不出春天应有的景色,那就是囿于画面,没有创意了。

(三)不可曲解图

对画面意思不理解或理解不清容易造成曲解。比如画是讽刺某种不良现象的,你写成是表扬某种现象的,反其道而行之,岂不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四)不可篡改图

对画面的形象辨识不清就妄下结论或胡乱写来,也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比如画中画的是小鸭子,学生写成是小鸡;画中画的是西瓜,学生写成是黄瓜。画面是男生,偏写成女生等。这是对画面的篡改。

看图作文是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之一,对于小学低年级的作文入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