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爱学生才会生成智慧

2012-04-29李鹏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艰辛和乐趣;热爱和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15-01

在我从教的十六年中有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备尝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和乐趣,深知班主任工作决不只是简单的学生管理,更多的是施展教育智慧。只有真挚地热爱班主任工作,才会有工作热情和动力,才会想办法努力地提升自己,才会在工作中生成更多智慧。

爱学生,先要有童心

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以,一到课下,我便成了真正的“孩子头”,我和同学们一起跳绳、丢沙包、踢键子……比赛中,胜利了,我会和同伴击掌庆贺;失败了,我们会彼此安慰,我也会和他们因为其中的某一个不公平的细节争吵。就在这玩中、争吵中,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也使我对他们的想法和思想动态了如指掌。

爱学生,要用尊重、引领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他还说:“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的露珠那样,极小心地对待孩子的自尊心。”在平时的工作和教学中,我总是让学生更多地感觉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被人尊重的温暖与幸福,让学生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感化与陶冶。每个学生都有思维,有情感,都能正确判断出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歧视,什么叫温暖,什么叫冷漠。学生掉在地上的文具,我会帮他们拾起来;地上有了废纸,我会无声的拾起来扔进垃圾袋里;地上有了脏污,我会用墩布擦干净;课间跑操,我会和同学们一同遵照规定用双脚量完长度……就在这些行动的潜移默化中,学生感悟了平等和尊重,营造了和谐、愉快的氛围,培养了团结、正气的班风。

爱学生,要做到宽容

对学生的爱,使我对学生一直有宽容的心态。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都是有着个性差异的主体,老师不仅要体谅他们,更要宽容他们。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精神。

学生小W,是原来班里的“问题学生”:不完成作业,偷家长的钱,逃学上网…..家长经常向学校反映,甚至向老师哭诉,经过多次教育,效果总不太理想。接手这个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如爱干净,乒乓球打得很好。于是,我让他当班里的卫生委员。开始,他自己都不相信,以为我在开玩笑,我只是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了一句话:“老师相信你!”我还经常在大课间约他打乒乓球,并总要设法在路上很“巧”地碰到他,和他结伴回家。在打球的时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对他以前的情况只字不提,却只和他说些诸如电视节目、游戏之类的话题,时间长了,他渐渐消除了对我的戒备心理,我也慢慢洞悉了一个懵懂少年的心灵世界。

爱学生,要用爱帮助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自有规律,教育必须遵循规律,让孩子在对与错的碰撞中,身心健康地成长。当孩子犯错后,不要急于批评他们,而先要引导他们接受教训。最有效的批评,能引导学生自我批评,当孩子懂得并开始了自我批评,我们就看到孩子在健康成长了。

“老师相信你,会比原来有进步!”因这句经常挂在我嘴边的话,孩子们的自律性和自信心增强了许多,即使他们偶有犯错误的时候,也会主动来找老师承认错误;同学之间还会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结果犯错率直线下降。就这样,我们有自己的班训:“因为我的存在,使他人感到幸福,使集体感到温暖。”

教育就是爱。老师只要从心底爱学生,就会不断塑造自己,就会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师德水平、师能水平;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