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
2012-04-29闫军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曼哈顿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作者塞林格全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年生于美国纽约城,去世时享年91岁,父亲是做奶酪和火腿进口生意的犹太商人,家境相当富裕。
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正像《纽约时报》的书评写的那样,《麦田里的守望者》直接影响了一类小说的创作。而其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更是许多文学评论家以及社会青年们争相研究和追捧的对象。他是一个看似一目了然但实则拥有深刻内涵的角色,本文就从他的言行、经历、思想等各方面对其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做一个诠释。
这本书全篇没有任何华丽、儒雅的措辞,没有什么超然物外的描绘,更谈不上什么哲理深奥而丰富。但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幅画面本身,就具有无穷的力量和极大的美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究竟这个守望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在麦田里守望,他守望的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困扰着也吸引着我去进一步探寻答案。
当初知道这本书完全出于偶然,无意间看了一本文学杂志上的一篇清新而漂亮的读书笔记,文笔简洁美丽。看完了就觉得这本书一定是美得不行的书。又觉得,书的名字光是念起来就很有味道。在没有看到真身之前,它以近乎完美的姿态占据了那时的我的头脑。
后来经过多番周折,竟然在图书摊淘到一本原版的。那个时候英语水平差得很,读起来很费力,理解上有障碍,更不用说欣赏了。索性把书搁置一边。后来买到中文本的,满心欢喜,但真正翻了一页,我对他和它彻底失望了。没有任何美可言的文字,没有任何吸引我的情节,没有任何抓住眼球的人物,更糟糕的是,里面出镜率最高的连词竟然是“他妈的”和“混账”,连打个比方还要莫名其妙地用“冰冷的像巫婆的乳头”。不是我有多纯洁,不是我有多文明,只是它太不符合它之前在我心里的定位了。带着上当受骗的创伤,我把它扔到书架的最里边,任它落灰书角发黄,很长一段时间再没去看它,就这样它仿佛如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消失在我的视线和心里。
大概两年之后吧,我已经失去了对它的热情和极端的渴望,也就无所谓失望或是奢望,平静地读完了10万字的它。或许是心情的改变,也或许是两年的时间我的阅读倾向和审美格调的调整和进步,我开始认真地思考那些不和谐字眼的存在。它们是小说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口头禅。主人公因何将这种口头禅常挂在嘴边?他这口头禅里到底有没有他的厌恶情绪,还是他只是像很多叛逆期的少年一样觉得这些带着脏字的话语是他们不同于其他人的标示,是他们最接近大人的地方?这些成分都有,而霍尔顿与那些单纯地处在叛逆期的少年不同,他的很多堕落和放荡的行为是源于他对所处社会以及环境的失望,是他对周遭的一切不尽如人意的一种自暴自弃的报复,而更让人心酸的就是他对成人世界的虚伪、冷漠、尔虞我诈等种种的厌恶和排斥,这导致了在他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对成长的种种困惑、焦虑甚至恐惧。而外在的表现就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一直都处在排斥长大、极度排斥并对成人的那个花花世界深恶痛绝,而他逃避的唯一途径竟然是毁灭般地折磨自我。
霍尔顿是中产阶级的富家子弟,自小物质生活无忧,吃穿不愁,甚至升学都是一帆风顺。按理说这样的孩子应该平平淡淡地成长起来,或者默默无闻,或者能有点小出息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霍尔顿的人生轨迹却是屡屡被学校开除。他其实有很多近似于沉思的东西,但是他总是把这些东西说得一文不值,而且绝不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思想者,这也是霍尔顿有意思的地方。他很坦率,他甚至愿意承认自己胆小、龌龊。而这一切都掩盖不住他内心中的波动。在纽约游荡的一天两夜里,他再次目睹了成人世界形形色色的面具、荒诞,再次加深了他厌恶的情绪。他感到人的社会化似乎不可避免地和人性的扭曲相互纠缠在一起。这一点,在他的老师引用精神分析学家威尔汉姆的话来开导他时得到了充分而集中地体现:“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霍尔顿不愿看到自己走向这种所谓的“成熟”,所以他更加变本加厉地陷入到颓废和堕落的生活之中——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泡酒吧,用酒精麻醉自己;滥交自己也看不上的庸俗女友……在这一切外在的颓靡和肮脏之下,他保留着内心的一块净土,一个理想化到接近完美主义的梦,就是那个他用来安慰自己的虚无缥缈的“麦田守望者”。说到这个梦想,有很多人觉得这个梦想是一个特别有内涵的梦想,是霍尔顿神圣的内心一角的最终体现。但是我总觉得其实霍尔顿可能本人并没有把它供奉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没有很明确地意识到这一梦想的深刻含义,或者说他并没有真正去努力守护和追求这个梦想。霍尔顿不想当什么思想家、科学家、律师,但是他的妹妹费必逼迫他回答,那么,他不得不说,他要做一件别人看来很无聊很没有意思缺乏意义的事情,就是成为一个像海岸救护者一样的麦田边的Catcher(守望者)。我也曾看过有人特别研究过这个Catcher和海岸救护者的Guider的区别,他说,二者虽然都有守护和看护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是,Catcher是站在危险的边缘,而Guider是站在安全地带。抛开霍尔顿不谈,塞林格的这一巧妙的用词之中包含的意义不言而喻。不管这个梦想是否是霍尔顿精神世界中高尚的一面,但这一梦想的细小之处都透着纯净与唯美的气息,我宁愿相信,霍尔顿真的可以成为这一画面中站在悬崖边的那个人,虽然比孩子们高大,但是笑起来和孩子们一样天真。
霍尔顿这个角色的代表性在于他是一类生活富足但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质疑社会现实中的不合理、并以自身行动去反抗和斗争的人,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很珍贵的人,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变得既不真实而又缺少人情味,更不是一个招人喜欢或者容易引起共鸣的人,所以我总觉得,霍尔顿更适合只作为一个角色,而不是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或许霍尔顿采用的这种背叛成长的方式去向不合理的社会和扭曲的人性宣战,是一种极不妥当也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种宣战要付出的代价对于一名少年来说太奢侈、太昂贵,也太残酷了。但他身上真的有着太多与他那个年纪的孩子相同的地方:叛逆,迷茫,拒绝社会化,过于理想主义……作为小说中虚构大于真实的人物,却依然有着这样的真实感,这就无疑是塞林格的伟大之处了。
这本书在美国市场的接受轨迹,先是热销,然后被列为禁书打入冷宫,最后重新获得价值的认可,获得解禁,最终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成为了塞林格唯一一部却也是经典的长篇代表作,并对后世的美国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跌宕起伏的接受过程是这种类似于先锋文学一样的作品的必经之路,而只要它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发人深省的内涵,它终将载入文学史册,成为不朽的传奇。
参考文献:
[1]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江苏:译林出版社,第1版,2001.
[2]玛格丽特·塞林格著.潘小松,刘晓洁译.梦幻守望者:我的父亲——塞林格.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3]保罗·亚历山大著.孙仲旭译.守望者 塞林格传.江苏:译林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闫军(1962-),大连海洋大学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