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时公共图书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2012-04-29熊文
熊文
[摘 要]对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进行探讨,指出公共图书馆员人员素质在免费服务时的客观要求,对公共图书馆人员素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人员素的途径。
[关键词]免费服务 公共图书馆 人员素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七届六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充分发挥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提高公民鉴赏能力的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是政府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推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
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免费,消除了图书馆服务的门槛。中国的公共图书馆更需要免费,免费享用图书馆的权利,其内涵就是一种文化权利或知识权利,而从世界各国普遍施行的人权原则看,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或知识权利,是民主政府的一项责任,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得以创立的理念基础,而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免费,二是平等。公共图书馆使公民可以自由进入,没有门槛,是其作为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制度的底线,这一底线并不等于免费。当今的中国社会,哪怕是1元/年的收费,也会使部分人被拦在图书馆大门之外。若要使公共图书馆服务没有门槛,舍“免费”另无他径。开展免费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根本属性。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既然要依赖纳税人支持运行,就必须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是普及知识和传播信息,而且纳税人已通过税收“付费”,图书馆就不能再向他们收费,这是图书馆实行免费服务的经济基础,因此,公共图书馆自创立之日起就坚持免费服务的基本立场。
二、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的现状
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全面免费开放后,全国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也进入免费时代了。2009年2月10日,文化部、财政部发布通知,对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进行总体部署,2011年年底之前,这些国家级、省级的公共文化场所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以四川省为例,四川幅员辽阔,有48.5万平方公里;又有14个世居民族,8800万人口,是多民族和多人口大省。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级行政区,有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142所;另有乡镇4800个,街道办事处222个,基层社区454个、行政村53227个,均在相应的基层文化站、点设有基层图书室,设置情况差别甚大,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低。开放改革以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省文化厅的直接领导下,全省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39所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166所;川渝分治后,又从127所发展到目前142所;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相继建立,由于政府对乡镇文化优惠政策,加大了投入,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农村书屋的建设方兴未艾;四川省公共图书馆事业有显著发展,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鉴于四川省图书馆系20世纪70年代末修建的馆舍,如今已陈旧、落后,近10余年,极度缺乏馆舍条件提供阵地服务,不能充分满足广大读者广泛的多方面的阅读需求。但坚持为读者服务的宗旨,重视转型期新技术的影响,把数字图书馆和共享工程结合起来,整合数据库,率先在互联网开通超星电子图书和万方科技系统数据库,万方、维普、同方期刊数据库,全法律系统数据库等九大数据库。读者可免费在网上阅读到40万册图书和90%以上中文学术期刊;提供免费网上阅读;馆内局域网可随到随阅,互联网发放了3万多张网上读书卡,尽力解决读者查阅资料难的矛盾。四川省图书馆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成都残联等10余个单位设立分馆;同时,联合全省市、州、县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服务,在基层组建100个社区文化站图书室;每年参与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科委、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四川省青少年网上读书”、“科普活动月”及科技活动周、服务宣传周等活动;坚持在省馆、省内市、州、县举办“巴蜀讲坛”巡回大型公益性讲座,组织优秀文化专家讲授,服务的群体重点为农民工、现役军人、残障人。未成年人及社会其他群体。每年流通图书达500万册次,服务人次达200万。此外,四川省图书馆加快了新馆的建设步伐。2009年12月23日举行了新馆开工奠基仪式。目前,四川省图书馆新馆即将全面开工建设,新馆建成后,将改变过去服务阵地不充分的现状,并对全省图书馆服务产生促进作用。
三、公共图书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图书馆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具体体现。发达国家对本国的图书馆事业都相当重视,反过来,图书馆事业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在较短时间内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要想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实现中央制定的中长期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不断开发新的科技产品,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然而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图书馆及时准确地提供大量的文献信息。要想充分发挥文献信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就需要有一支政治思想好、立足本职、默默奉献、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特别是在当前各个图书馆经费短缺、图书馆工作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图书馆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在自己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凡的业绩。只有政治思想素质好的图书馆员,才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做好文献信息服务,为图书馆事业奉献,用优质服务赢得广大读者的信赖,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2.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图书馆人员的职业道德,并非仅仅表现在“用语文明”、“态度热情”、“周到服务”等具体行为上。确切地说,素质才是一种“实力”,拥有“实力”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才能成功地适应读者各种需求。素质也是一种潜力,有了它就可以在图书馆岗位上做出有价值的创新。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图书馆员要树立职业荣誉感。
3.过硬的业务素质。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网络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观念和良好的心态。
四、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人员的素质
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素质是图书馆事业进步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在免费服务的条件下,对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呢?
1.更新观念是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的首要条件。信息时代,免费开放赋予图书馆历史机遇,同时,对图书馆人员也提出挑战,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经历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的转变,只有转变观念,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在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中,图书馆员应具备以下意识:
(1)创新意识:在管理方法上,图书馆人员要有创新意识,变祛为主动,让馆藏资源通过各种渠道为读者利用。
(2)超前意识:信息时代的计算杨技术、网络时代发展迅速,图书馆人员素质的培训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更要超前。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必须有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知识的人员来掌握。因此,图书馆人员要不断的更新理论知识,以适应图书馆的发展要求。
2.完善继续教育,是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的保障。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图书馆事业,提高书馆人员的素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化:所谓制度化,就是把继续教育作为图书馆的一项行重要工作,对图书馆从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
(2)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层次化:图书馆人中的知识结构的素质水平高低不平,在图书馆文献管理过程中,图书馆员的分工也是层次不同,各岗位的继续教育也应分不同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
(3)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超前化:随着免费开放的到来,图书馆管理自动是必然趋势。因此,继续教育要有适用性,更有超前性。图书馆人员要具备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提高身的外语水平。
综上所述,免费开放,需要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求,才能适应免费开放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