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以教学案为载体的初中生物教学

2012-04-29张永金

中学生物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尿液肾脏

张永金

笔者所在学校从2010年2月开始了以教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改革,目的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是有效的。

1教学案改革的界定

教学案改革主要包括教学案编写和教学案使用两个方面。教学案编写不同于传统的教案撰写。教案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侧重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有机融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一种文本,着眼于教师如何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用该教学案能进行自主学习,是教学合一的共同体。一个完整的教学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堂检测、拓展提升、课后反思等。教学案的使用包括2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前预习。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语、数、英学科提前一天把教学案发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生物学科只是上课时才把教学案发给学生,课堂的前3~5min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掌握本节课最基本的知识,并对本节内容作一概要了解。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一开始,老师先通过多种手段了解学生的预习自学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动态地对各知识点做出不同的处理。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课堂上可不讲,只有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可让会的学生教给不会的学生,大家都不会的知识就上升为课堂探究来进行学习,把节约出来的时间用于探究的充分展开及课堂反馈、知识拓展。这样,能充分地将时间安排在学习最困难、最需要教师帮助的知识点上,最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这正是使用教学案的最大优点,不仅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更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感受。

2教学案改革的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把“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作为这场改革的亮点推出。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是一种暂时状态,其目的是促使学生自力更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逐渐具备独立思考、探究发现和自我矫正能力。教师的“教”是代替不了学生“学”的,强行的“代替”就是“扼杀”,就是践踏教育的本真。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編码,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这一思想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相一致,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据此,在教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中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开展预习、交流、探究、思辨,主动建构知识。

3教学案改革的生物教学实践

笔者进行《尿的形成和排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节课堂教学时,先用3-5 min时间,布置学生完成以下预习题:

(1)泌尿系统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

(3)肾单位形成尿液的过程包括_______的过滤作用和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

看似一些简单的填空题,可它囊括了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知识。课前预习和预习问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容易的知识通过学生预习自己就掌握了;难度大的知识通过预习学生头脑中能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此时只要求学生知其然,不要求知其所以然。当然,要真正弄懂这些知识还得通过课堂探究来实现。)。由于以上问题都不是太难,学生只要花上几分钟时间阅读课文,都能又快又好地找到答案,感到很有成就感。

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排泄和排遗的区别。明确尿液形成和排出是人体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它属于泌尿系统的功能。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形成尿液的器官是什么?这些知识,学生预习时基本掌握,只需简单带过。“‘肾脏在人体的什么位置?你对肾脏了解知多少?”鼓励的话语、期待的眼神,总能让个别聪明的学生自高奋勇又充满自信地站起来大声回答。教师进一步追问:“肾脏为什么能形成尿液?尿液是怎样形成的?血液从肾动脉流入肾脏后由肾静脉流出,流出的血液成分与流入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一个又一个迎面砸来的问题,学生们越来越茫然,也越来越感兴趣。越是不知道就越想知道,这是人类探奇的本性。屏幕打出,课堂探究一:肾脏形成尿液的单位——肾单位。

教师通过展示鲜活的猪肾脏、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阅读P81文字和细心观察图IV-42。经过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后,学生完全能够说出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个组成部分。然后再请一位学生用想象的方法来小结一下。肾单位的结构特点:肾小球——血管球;肾小囊——放了气的篮球、小漏斗;肾小管——弯曲迂回的小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老师的点拨,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学得开心快乐!第一个探究环节漂亮地完成了。

随着“尿液形成”课件动画的播放,学生们又进入了第二个问题的探究。屏幕打出,课堂探究二:肾单位形成尿液的过程。再引导学生看P82的图Ⅳ-43“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并出示如下数据(表1):

引导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P82的相关内容,分析、思考P82的表格数据,针对教学案中的如下4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填写教学案中相关问题的答案。

(1)肾小囊中的液体与血浆相比有哪些物质含量相似?又少了什么物质?说明。肾小球与肾小囊壁起什么作用?肾小囊中的液体叫什么?

回答:肾小囊中的液体与血浆相比,除没有___外,几乎都没有差别。说明当血液流经肾小球与肾小囊壁时,除_______和大分子_______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物质,都可以经过_______滤过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叫______________。

(2)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了,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回答:当原尿流经_______时,全部_______、大部分的_______和部分_______被______________重吸收回血液了。

(3)尿液排出了哪些主要废物?

回答:人每天形成原尿约_______升,排出尿液约_______L。尿液中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废物。

(4)尿液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关吗?流入肾脏和流

出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最大变化是什么?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肾单位形成尿液必须经历肾小球的_____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作用。

显然,第二个探究环节的设计与第一个探究环节不同,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因为第二个探究的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对于一名初一学生的来说,要独自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需要借助集体的智慧。

特别是问题4的设计,没有了教师事先搭好的答案框架,学生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训练很有好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进行着知识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由于这种交流和碰撞来自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具有挑战性,也更具有认同感。而这种挑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而这种认同有利于凝聚小组的集体智慧。在彰显个性和寻求共性的生动活泼学习方式中逐一解决了老师预设的问题。

“尿液形成后,是怎么排出的?谁愿意告诉大家?可通过阅读课本P83第二段得到帮助。”通过前面的学习及阅读,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归纳出“尿的排出过程”。

最后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抢答课堂检测题,完成知识反馈,并在讲解过程中进行补缺补漏。

拓展提升:“请阅读P84《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全文。”同样以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思考方式完成,达到了增长知识的目的。

4教学案改革带来的转变

4.1教学观的转变

教师备课更加到位。要认真研读课标把准知识目标,要全面了解学生设计好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要有梯度,课堂练习要能检测得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总之,每一个教学环节内容的选定,学生活动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建构,都必须以学生为关注点。

教研组内交流更加有质量。笔者采用的是备课组统一教学案,任课教师轮流主备制。因此,无论谁“做庄”都不敢怠慢,因为每个教学案每个板块的出台都要经得起同行的推敲。

课堂主体更加明确。笔者讲得少了,学生思考、讨论、展示多了,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4.2学习观的转变

经过近一年的改革试验,每当学生拿到教学案都会尽快翻开书,完成课前预习相关问题。课堂中无论探究到什么阶段,学生们的思考都会因为有了预习的基础,而变得更有方向更有效,回答也更加积极更完美,因此学得也更有成就感。对于一种能将自己的才情学智充分发挥出来的学习方式,学生是乐意接受的。久而久之,这种学习方式将内化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5教学案改革的反思

5.1关于教学案编写

教学案编写既辛苦又烦琐,教师一定要沉下心来,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教学案。如果各板块没有把握好,会误导学生,违背课程改革的初衷。如,预习板块是这节课最基础的知识,应该不需要教师指导就能基本完成的任务,因此问题难度一定不能太大,太难了学生无法完成,久而久之会失去预习的信心和兴趣;探究板块一定要有难易梯度,否则达不到探究的效果,也無法满足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课堂检测一定要精选,不然达不到评价的目的。总之,要做教学案就得用心,不然就不做,免得适得其反。

5.2关于教学案使用

有些教师错误认为,一旦编好了教学案,上课就简单了,按部就班就是了。其实不然,它对教师的课堂应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更加机敏,要随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如,随时要从学生的回答或表情中捕捉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学生懂得的知识及时放弃讲解;学生一知半解的知识,及时让懂得的学生来讲或是教师加以点拨;学生都不懂的知识,随即上升为探究问题。因此,教学方法要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同时,教学过程也一定让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放得开手脚,该让学生做的事,教师决不抢着做,该出手时,教师决不怠慢,不可教学案和实际上课两张皮,互不相干。

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学案是整个备课组统一的,课前一定要做好“二次备课”,针对教学案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做好相应课件。学情不同,教学手段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不一样。教学案只是统一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形式,不应成为束缚教师教学能力发挥的“镣铐”,仍应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成来彰显教学个性。

教学案改革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作,只有用心去做才能真正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尿液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跟踪导练(三)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