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座小城
2012-04-29毕万智
毕万智
家乡有座小城。
从我能忆事的时候起,我就知道这座城。那时候,在我的心目中,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也是我的父母和乡亲们心目中最大的城。每逢村里过庙会、放电影、开大会,或是“六一”儿童节,南来北往的人,就从四面八方拥挤到这里,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尖嘴型台地上,男女老少,到处都是人。平时难得见面的亲戚,在趁热闹的同时,相互见个面,问个好。特别是到了相亲年龄的年轻人,在媒人的热心撮合下,有了初次约会的机会。
我从十一岁起,就与这座小城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学四年级,一直读到初三毕业,在这里度过了艰难而贫困的五年。前四年都是在窑洞教室里,点的是煤油灯,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黄米饭。给我记忆最深的是冻和饿。教室里灯光昏暗,冬天的宿舍里冷若冰窟,学生们住的是土台上的麦草铺。到了初三,全校师生齐心协力,拆除了一个旧庙,建成一个新操场,靠着人跳架子车推,整出一片平地,建成两栋十八间土木结构的新房,一排是初中三个年级的教室,一排是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学校是这座城里唯一的一个单位,新房是城里最美的建筑。
痛苦与欢乐同在,贫穷和幸福共存。那时候,虽然贫穷,但人永远是快乐的、积极向上的。人只有在贫穷的环境中,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谊。人只有在贫穷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坚强的性格。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学生对老师崇敬有加。晚自习后,老师拿着手电筒,逐宿舍检查学生休息情况,还不时将温热的大手深进学生的被窝,抚摩学生的“小鸡鸡”,被摸的学生虽说表面上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却也有十分的自豪。老师也都是清一色的乡里人,虽然都很贫穷,但都十分敬业,努力将自己的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有位沈老师,他只有高中程度,也是一校之长,但他代的是初三的语文,还兼代美术和音乐,他最喜欢鲁迅的作品,他讲《孔乙己》,语言绘声绘色,分析入木三分。还给我们画了一张孔乙己像,这张像上,孔乙己身着长衫,用伸开的五指罩着茴香豆碟子,身前身后围着眼巴巴要吃茴香豆的几个孩子。一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形象便永远留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他作为乡下知识分子的形象也永远定格在了同学们的记忆里。
小城里能看得见的古建筑,就是一座破旧的戏楼,还有两棵岁数很大的老槐树。戏楼是乌鸦、鸽子和麻雀栖息的好去处,古槐树下便是同学们学习的好地方。我经常骑在树上背书,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坐井观天天狭小,骑槐读书书香浓。特别是在炎热的盛夏,骑在树上,书香、槐花香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古槐树下,一片片是同学们用废电池碳棒学写的生字。如果说这是“循环经济”,那么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是非小城的孩子莫属了。
小城虽小,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城建在两河相交形成的一块三角形台地上,背靠南山,名日耙山,因其山上有似耙子耙拉过的沟壕而得名。耙山的底部,有一个不大的独立城池,据说是古时的监狱,至今还可以见到遗留下来的人的骨骼。东面的沟崖上,半空修有窨子,这是护城和防匪所用。隔沟有座山叫墩墩山,山顶有秦时堆筑的烽火台,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西面是一条河,在隔河的台地上,有农民犁地时曾犁出古时的墓葬,发现古代将军穿的铠甲,刚发现时墓道内金光闪闪。北面依次渐低,台地之尖嘴直插入东、西两河交汇处,两水汇合后流入滚滚环江。在这座三角形城池中,建有许多小城,座座小城相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地史学家张耀明先生据此推断城名日“半个城”的来历。关于城名的来历,我宁愿相信当地群众的说法,以城为界,城南人的口音是镇原调,城北人的口音是环县腔,也就是说,这座城一半是环县的,一半是镇原的,故名日“半个城”。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究竟建于何时,说法不一。明嘉靖年间傅学礼所撰《庆阳府志》、清顺治年问杨藻风所撰《庆阳府志》中,均有半个城墩(即墩墩山)的记载,清高观鲤所纂《环县志》中,亦有半个城的记栽。由此可见,在明清时期半个城已很有名气。从遗留在城中田地里的破砖碎瓦,可以初步判断多为秦砖汉瓦,据此可知其历史之悠久。从到处埋藏的砖瓦数量,可以推测其昔日之繁华。岁月太无情了,千百年过后,只在这儿留下了一个破败的遗迹。现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仍然是异常的贫困。他们远离繁华的城市,远离现代文明,没有见过火车,没有坐过飞机,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的连汽车也没有坐过,好多人一生连县城也没去过。他们只知有山沟,不知有平原,只知有河流,,不知有湖泊和海洋。他们一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生前耕耘在这块黄土上,与黄土为伴,死后埋葬在这块黄土下,化为黄土。黄土地是小城人世世代代永远也写不完的一张纸。
小城周围的物产资源不多。有一种胶泥,色红质细,粘和力强,是加工砖瓦绝好的材料。用这种胶泥制作的砖瓦,非常结实,用力甩在地上也拌不碎。还有一种细沙,是极好的建筑材料,家乡人常用来盖房子和打集雨场。要说特色,就是丰富的文物资源。小城附近到处都有古瓷器、古陶器,还有古钱币。放牧牛羊的男孩很有经验,选择古旧的庄子,或是遗留有烟灰的地方,用镢头和铁锨,狠劲地挖,往往能挖出破罐和旧碗,交给文物贩子,卖个几百元也是常有的事。听说有的贩子拿到外地,一卖就赚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后来,有人买回了金属探宝器,提着这玩意在小城里到处转悠,一听到响声就拼命地挖,挖出过铜钱、银元等古币,但大多挖出的是生锈的犁铧碎片和铁钉。有位长者,将赌过咒的银元深埋在果园里,就被探宝的人夜间探走了。几年来,小城周围到处被挖得翻了个底朝天。小城里埋藏的文物越挖越少,可小城贫穷落后的根却永远也挖不断。
小城人虽然过得辛苦,但也有欢乐。小城人最大的欢乐是看牛皮灯影子(皮影戏)和肘呼子(木偶戏)。皮影戏用的唱腔是道情,木偶戏用的唱腔是秦腔。听过一折子悲壮缠绵的戏,小城人一日辛苦带来的疲劳便烟消云散。小城人不仅喜欢看戏,也喜欢唱戏。不论男女老少,也不管屋内庄外,手扶犁,执长鞭,几句昂扬的唱词,震撼着山沟,震撼着牛羊,也震撼着自己。戏子是小城人崇拜的职业之一,也是有本事的小城人谋生的办法之一。小城周围吹手很多,最老的师傅是我父亲,他有几十个徒弟,有本姓的,还有彭姓、雷姓的。彭姓家族,几乎男人都会吹唢呐。有个姓雷的吹手,乳名叫环成,小时买不起唢呐,就靠挖黄鼠卖钱,每只两毛,硬是凑够了十五元,买回一杆唢呐。农闲时节,这些有吹拉弹唱手艺的人,聚在一块,凑成一个班子,走村串乡,白日睡大觉,夜晚唱小戏,吃得比其他人好,还有一笔不少的收入。令人不解的是,他们没有学过简谱,可人人都能奏几百首曲子,学生娃娃会唱啥,他们会奏啥。演奏的最高标准是会吹《雁落沙滩》。所用的乐器,大多为自制的,鼓是用牛皮包的,四弦子是用椿木、马尾和羊肠子做的,笛呐子是用核桃木或杏木加工的。这些土生土长的戏子,不仅活跃在乡间,有的还飘洋过海,到过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等国,给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表演,惊得外国人目瞪口呆,连呼“Ok”。
小城里没有出过大官和大款,但小城里不乏能人。有位姓雷的表叔,精通周易,放羊的丢了羊,他能算出羊丢的方位,放羊人照他说的寻找,马上就找回了羊。村上的小卖部被盗,县上来人破案,怀疑上一个人,突击审讯。表叔嘴长,说不是他偷的。办案人问你怎么知道,表叔说他算出来的,办案人说你算得这么好给我算一卦。表叔说你们几人中有人家里出了大事,结果不到一会儿,有位办案人家里果真出了天大的事,办案人只得告辞,案子也从此悬了下来。小城里还出了不少的大学生,有上海交大的,还有国防大学的。小城人都说,这些娃娃是小城人的希望,小城的面貌是寄希望于他们去改变的。
小城人虽穷,但志不短,小城人位卑,但不忘国忧。1935年10月12日,红军长征路过小城时,有位军官住在小城附近一农民家,当国民党军追来搜抓时,家中大娘急中生智,给将军一记耳光,“日你妈的,都晌午了还不把羊吆出去”,顺手扔给将军一个毡袄和鞭子,将军拾上毡袄和鞭子,赶着羊,夺路而走。山城堡战役发生时,小城人捐了不少的粮食、羊只和银元。我爷爷也成为担架队一员,刚解放就当了小南沟乡长,这使我们一家无比自豪。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台湾词坛泰斗庄奴先生对“小城”的歌颂,甜歌皇后邓丽君婉转动人的歌声,使“小城”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美好而神秘的记忆。庄奴先生心中的小城不是某个特定的地方,而是一种古老、美丽、安逸的代词。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难忘的小城,它不一定有如画的风景,悠扬的歌声,只要包含了人间的真善美,就永远驻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家乡的小城——半个城,你永远是我灵魂的挂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