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年轻出发

2012-04-29唐翰存

飞天 2012年1期
关键词:脚趾头鱼鹰飞天

唐翰存

这是一次诗歌的而非诗作者的聚会。这些诗歌有确定的发表时间,有时代的气氛,现在看来它们似乎又是外在于时间的。它们显得单纯、狂热,保守激情和理想主义的热吻。年轻的心忐忑守候一个杂志的版面,数诗歌的脚趾头。那是多么好的年代!我们应该相信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调动能力,将那么多学子的虔诚、激情、才华,包括成名成家的欲望都收拢在“大学生诗苑”里。

栏目开办之初,阵容庞大的大学生诗歌梯队,已在全国高校形成气候。写诗成了一种风潮,成了表达自我的先锋方式。“理想在胸中被闷死,话在口中被捂死”,唯有诗歌和句子是不死的,能焕发潦倒的王子式的感觉。很难想象那时没有诗歌是啥样子的,没有诗歌,一个文化青年的浪漫和诱惑力有多大。在喇叭裤旋风、日本手提式录音机、二流子的口哨、邓丽君的歌声等交混的生活氛围中,诗歌有力地参与铺展了“热情的、狂飙突进的、加速度的80年代”,激活了一代青年的内在生活。《飞天》历史性地感应到这一气息,开辟了一个专门版面。据统计,“大学生诗苑”开办两年,有320多所院校的4000多名作者投稿,八年之后,来稿达到40多万首,作者遍及全国500多所高校。如此情形,恐怕在百年新诗办刊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我们知道80年代诗坛兴起一个声称“北岛给他们提鞋也不要”的“大学生诗派”,而“大学生诗派”的雏形,有人认为就起源于《飞天》杂志开辟的“大学生诗苑”专栏,一批最早的“民间写作”诗人从这里开始崭露头角。

不过从“60年典藏”的作品来看,带有真正“民间写作”色彩的诗歌并不多,连那些后来以口语诗著称的诗人,在《飞天》“大学生诗苑”发表诗作时尚显得比较“正点”。《飞天》毕竟不同于民刊,“诗苑”的编辑也有自己的遴选眼光。他们不排除“口语诗”,但对赶时髦又缺乏诗味的文字,甭管属于什么派,统统抱有一致的警惕。“诗苑”的退稿率在99%以上,且常常附退稿信,编辑的严肃和辛苦可想而知。所谓的“无情、寡意、少味”,是针对大多数自然来稿所作的一个精当的评价,毕竟是大学生,毕竟那么多人对诗歌的热情远大于对诗歌的造诣,生硬和稚嫩就在所难免。可喜的是,“大学生”与“诗苑”构成了一个美好的联袂,总会有缪斯的门徒在狭窄的路上竞相挤出一些艺术细胞来。本卷中不少清新有味、生气盎然的诗歌,看了是会叫人心动的。

一、先看看写爱情的诗。请看:

提前五十九分六十秒

到达那个地方

过了五十九分六十秒

才见到她

不知由于什么缘故

只看清了她穿一双

米黄色的皮凉鞋

数来数去

她共有十个脚趾头

分手的最后一秒

才发现她盯着我那双

桔红色的泡沫凉鞋

也许她也一直数着

我的脚趾头

回来的那个晚上

第一次失眠

于是我开始数脚趾头

到天亮还数那十个脚趾头

原载《飞天》1985年12月号,作者是一名叫刘廷璧的甘肃庆阳师专数学系学生。这首诗写得简单,将第一次约会的激动、腼腆、羞怯,表现得微妙传神。作者还在整首诗里应用了他的算数,不说提前一个小时,等候一小时,而是说“五十九分六十秒”,什么都没看见,只看见“十个脚趾头”,整晚在数自己的“十个脚趾头”,个中心情,令人神会。人一生总该羞涩一回,腼腆一回,有意思一回,否则总是一个缺憾。或许在那个年代,人们数脚趾头的情感体验比现在更普遍一些吧。爱情也是有时代性的。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的“从容感”似乎就强了一点。再看西北民族学院学生阿宓的《爱上一个诗人》:

爱上一个诗人

点蜡看书

骑驴赶路

爱上一个诗人

掌灯看我

吻我长发

爱上一个诗人

他付钞票

我收玫瑰

爱上一个诗人

他去爬山

我坐缆车

爱上一个诗人

晚上出去

早上回来

爱上一个诗人

他编剧情

我扮美人

原载《飞天》1996年3月号。这首诗十分潇洒,跟前一首比起来,羞涩指数、慌乱指数降低了,浪漫指数升高了,诗中的“我”从容不迫享受和诗人混在一起的快乐,两情相悦,十分搭档。我们祝福这种生活,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如果诗里写的是真的,有机会我想问问阿宓同学:你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到了《飞天》2003年11月号上张莉的诗歌《假如明天下雪了》,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假如明天下雪了

我会坐在暖和的床上

喝一杯热牛奶

然后躺下看张爱玲的小说

小说中有浪漫的人儿

牵着手拥抱

那男的当然与我无关

还是睡下做个梦吧

梦中会有你兴奋的叫声——

下雪了

在这首诗里,浪漫变成小说中的事儿,变成梦中的事儿,并且在梦中,浪漫也显得有点苍白,有点无话可说。现实中与“我”有关的,仅是“暖和的床”、“一杯热牛奶”等这些物质态。所以即使《失恋》了,作者也只是说:“其实也没什么,睡一觉看看电视/吃吃爆米花,房子还是房子,碗筷还是碗筷,少个人,又能怎样,又能怎样”,这种“新新人类”式的感伤却又无所谓的情绪,也和前辈人不太一样。如《飞天》1981年12月号上发表的于耀江的《送别》:“我默默地/再送你一程/如果你愿意/我送你到天明//天明了/世界完全苏醒/该躲藏的躲藏/该出动的出动/阳光会帮你/将道路看清”,后者明显郑重,故作姿态也好,真心实意也罢,对世界有一种崇高感。

二、写自然的诗。

“大学生诗苑”上发表的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歌,最初有不少受了“朦胧诗”的影响,或者说它们就是“朦胧诗”的组成部分。作者由于是学生,他们的诗作与当时诗坛有名的那些大家比起来,少了一些凝重感和批判力,显得清浅,也更阳光。这些学生时代的诗作喜欢借物升华,表达理想;手法比较单一,一般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尚缺乏多样化的语言技巧。

到了云南大学的于坚同学在1983年4月号发表《圭山组曲》的时候,“大学生诗苑”的自然景物诗歌终于出现成熟之作。选组诗之一《斗牛》:

这头斗牛

这堆黑色的力

眼睛像火把果一样突出

蹄子轻轻地弹着

那边那头公牛

那头闪着青光的钢铁

充血的弓,在头盖上

冷冷地燃烧

一声尖利的哨响

生锈的山地上

八只铁蹄狂舞

力的对话——

呀,咔咔咔

呀,咔咔咔

像一群将要决斗的牛

人沉默着

围着这两个异族的斗士

一股腥味随着山风飘去

通过《圭山组曲》可以看出诗人于坚在创作上的“早熟”。在那个时期,他的发声不是“小草之歌”式的,而是独特的“呀,咔咔咔”。他的语言表现是全面而有力的。于坚后来“反隐喻”,但这首诗里的隐喻却用得如此老练。

时间跨到1987年1月号的“大学生诗苑”,喜欢湖南衡阳医学院医疗系学生夏红雪的《十三只鱼鹰》:“十三只鱼鹰冷冷地站在船头,十三只鱼鹰的影子覆盖着河面,十三只鱼鹰一动不动,十三只鱼

鹰像十三盏漆黑的灯,/十三只鱼鹰忽地插入水里,十三只鱼鹰又忽地从水里钻出//十三只鱼鹰叼着十三条鱼儿,十三条鱼儿有莹洁秀媚的肌肤,十三条鱼儿有漂亮可爱的花纹,十三条鱼儿在痛苦凄楚地哀叫,十三只鱼鹰一动不动,十三只鱼鹰像十三盏漆黑的灯,/十三只鱼鹰又插入水中,十三只鱼鹰从水里悄悄钻出,十三只鱼鹰钻出的河面溅起,十三团腥红的血//十三只鱼鹰是十三位凶神恶煞,十三只鱼鹰却悄悄流泪”,读起来痛快,铺排回环,语言有动感,气势汹涌。时间跨到2001年7月号,喜欢西北师大中文系郭富平的《11月18日凌晨观流星雨》:“把目光束紧,把思想拔高再拔高/对于天空的有效阅读/必须要心地洁净视域澄澈//这是凌晨三点。群星鼓噪/月光之黑拍打着睡眠和大地/多么沉静!灵魂/被深刻的寒冷细密地梳理//你看,天堂里举行着一场宴会呵/渐次脱落的星辰/是从打翻的盘子里滚出的水果/-—这源于上帝精确的失误//然而,你不要俯身/你也不要伸手/因为这样的果实一旦脱落/便无法捡起。就如同/生活中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幸福”,算有才华的诗,想象力到位,语言操作到位,景象描写长阔虚静而又精细及物。可惜,此后再没见过作者写出与这首诗相媲美的作品了。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话主要是针对昔人诗词而言,可我们发现在新诗的创作中,也存在景语与情语相和不相和的问题。凡是写得好的诗,定是在景物上自然渗透了情感内涵,就像我们看上面的两首诗,在鱼鹰冰冷壮观的活动描写中,有作者的悲悯在,在群星鼓噪的高远境界里,有作者的生活灵悟在。同时,景物又像是真的、实的,不动声色地托载了主观性的话语。印象深刻的还有华东理工大学陆巍娜的《北方·心事》,第四节一节开头“爱我请也爱我的北方”,这句算是情语了,照应前面内容,可作者没有在情语上多纠结,而是马上转入景语之中,“冬季等满窗都结了透明的花朵/我要穿最红的衣裳/带你去看/最白的/北方的雪”,对景语、情语的调和颇有分寸。相反的情况是,诗歌一旦有情语而无景语,就是犯了主观化的毛病。大学生写诗,特别容易犯主观化的毛病,看上去有情,实则由于情无所依,就变成了空洞的“无情、寡意、少昧”。可以想象,那些被“大学生诗苑”淘汰的作品,很多是因为没写好景语。王国维的话可以反过来说:一切情语皆景语。

三、写社会相的诗歌。

过去和现在,大学生都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热心和关注度,是其他社会群体不能比拟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可以入诗;家事国事天下事,亦可以入诗。不过在不同时期,受时代风气和群体境遇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公心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和今天的大学生就不太一样。反映在诗歌上,那时“社会化”的诗就比现在多。

翻“大学生诗苑”,哇,八十年代的一些诗歌可真宏大!“我肩上的担子并非很轻:/一头挑着这个世界,/一头挑着自己的信心”(张子选《愧》)“我首先要记下,真理的太阳/怎样在中国的地平线升起/亲爱的母亲/怎样擦拭人们眼中的云翳,/废墟上重播下人民的希冀”(沙新《笔》)“让我永远,以一个奋进者的姿态/站在时代的群雕之列/接受现在和未来,无情的检阅”(王春平《致我的雕塑者》)“这座楼永远不会倒塌/即使整个天空向它压来/它的底层/是英雄的沉思和向往/它的顶点/是一杆五颗星镶成的旗帜/是民族不倒的信仰”(李磊《中国,在建楼房》),这些宏大叙事在今天的小男生小女生看来,肯定蛮吓人的。到了1986年3月安徽师大吴丽丽同学的《周末女生宿舍》,格调就完全变了:

能走的都走了

异性敲门声带走了第四次浪潮

剩下我和桌子板凳八九张床

周末开始了

周末开始了,“第三代诗派”也开始了。非非主义和莽汉主义的浪潮席卷而过,口语和调侃就成了一种时髦。从这时起,一些诗歌或隐或现地带有了后现代主义的手法、意味。到了1988年10月的《伊沙诗抄》,一种意趣痛快的“口语诗”迎面逼来:“讲拜伦的那天/你也跛了/跛得很风度/你把拜伦的那条跛腿/放在讲台上/整整两节课/我也跛了/跛了三百六十五下”。“第一个女孩/是个月亮脸/她爱玩我的钢笔帽/她说汤姆追我啦/我把钢笔帽/给我的宝贝儿戴好/第二个女孩/是个火鸡头/她爱揪我的胡子/她说约翰追我啦/我的胡子/他妈的全掉啦”。

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学生诗苑”,似乎再没出现过宏大的诗歌,也没出现特别后现代的诗歌。后现代主义诗歌转场,大量出现在网络上。再者,八十年代的狂热时期过去,名望的桂冠脱落,宗教般的激情逐渐冷淡下来,诗歌不复再有以前的气场,有社会冲击力的作品就少了。这是时代的原因。“戴上眼镜,眼前依然模糊不清/——看不见爱因斯坦,看不清高尔基/看不清鲁迅……//闭上眼睛的时候/他们却在我的人生路口/频频招手”(穆丽《近视》),看不清爱因斯坦、高尔基、鲁迅,因为他们远,而在生活的近处,可看见的东西很多,可诱惑的也很多。信息发达了,人们展露才学的门路广了,写诗,仅仅是生活之一种。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诗苑”似乎成了一个“中间地带”,所有标新立异赶时髦的写作冲到这里,都要经过一个艺术的缓冲胶,看能不能过关。这样做的好处是,九十年代以后诗苑上发表的作品,总体的艺术水准都比较高,且比较整齐。

可惜“大学生诗苑”上的许多人,最后成了“一首诗作者”。他们曾经青春过,曾经写过,曾经发表过,多少年过去,如今散落在沧海桑田里,在无边的人群中找不出来了。《约伯记》中说:“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凡在时间之内的都是暂时的。读着诗苑里那些清新而有生气的诗,会特别萌生想认识他们每一个人的感觉,在那一个个名字背后,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飞天60年典藏·大学生诗苑卷》是一次诗歌的聚会,希望有一天,《飞天》能办一次诗苑作者的聚会,但估计那永远也聚不起来。

也好,只在记忆里,“腰身尚细,眉目尚浅”。年轻是层出不穷的,并且各有各的年轻方式。

2011年10月上旬

评论责任编辑子矜

猜你喜欢

脚趾头鱼鹰飞天
飞天之梦
鱼鹰:超自我人生
飞天
鹗VS鸬鹚,真正的“鱼鹰”之战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勇敢的小鱼鹰
浑身头疼
小浪花
鱼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