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成其物看 图“识”字
2012-04-29刘凤云
摘 要:本文对中国传统的汉字造字理据“六书”中的“象形”进行分析,恰如其分地利用汉字的早期字形,以汉字象形字教学为切入点,找出现有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汉字演变为佐证,让留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汉字的主要特点和规律,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现代字形义之间的联系,培养符合汉字特点的文字观念,了解汉字的构造原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从而掌握记忆和书写汉字的诀窍,了解汉字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汉字象形象形字教学
汉字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积极讨论的问题。目前,国内汉字教学法的倾向性选择主要有传统笔画教学法、部件识字法、字理识字法、字族识字法、集中识字法和注音识字法等数种,涵盖了汉字本体研究和汉字教学方法。
传统的笔画教学,属于机械识记教学法。这种教学按照汉字笔画、笔顺的先后书写顺序进行教学,侧重于符号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笔画、笔顺的名称,不能建立起激发外国学生汉文化习得和汉语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运作机制。比如“万”字,如果不是按照字理教学,而是按照传统的汉字笔画教学法,依据汉字书写顺序进行讲授,先记“横”,再记“横折折钩”,然后记“一撇”的模式进行记忆,只要求学生机械地识记它,而不讲解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只教字,不教字理,学生学了之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法不但将理性汉字非理性化,造就了大量的无意义符号的堆砌,而且增加了外国学生识记的符号量,使其丧失了汉字所富含的趣味性。“这样的学习,学生对于所学字的认识是肤浅的、外在的,这就导致了识字教学陷入难以摆脱的‘高耗低效尴尬。”[1]故而这种识字法之不合理性显而易见。
鉴于此,许多教师又重新审视基于传统文字学派的字理教学,但传统文字学派对汉字的解释需要具备专门的文字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无论是对汉语教师还是对汉语学习者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从学生出发,具体可操作而又行之有效的汉字理据教学法则相对贫乏,因而传统文字学的字理阐释在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中反而不常见。
本文对中国传统的汉字造字理据“六书”中的“象形”进行分析,倡导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利用汉字的早期字形,以汉字象形字教学为切入点,让外国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汉字的主要特点和规律,引发他们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现代汉字形义之间的联系,培养符合汉字特点的文字观念,了解汉字的构造原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从而掌握记忆和书写汉字的诀窍,了解汉字的文化底蕴。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象形为六书之一,“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即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字形与意义有密切关系。如“日、鱼、山、象、虎”等,王力谈到象形的作用时提出“六书的基本原则是象形”[2]。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对文字的造字之初的图画性及反映出来的象形特点都做过精彩阐释:“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的旧时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先驱。”[3]他同时强调:“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
“象形”是汉字最基础的构形方式。没有象形字,就不会组成独具特色的汉字符号系统。作为一种构形方式,象形来源于原始绘画和图画记事是比较一致的看法。象形构形方式发展的两个阶段分为:一是从原始图画记事和原始绘画的图形中不自觉地继承的象形字;二是从通过描摹词语概括的对象的轮廓构成象形字,例如“象”字不同时期古文字字形面貌如下:
古文字“象”的字形的构形源自胖墩墩的身子和四肢,长鼻弯牙的南方动物大象,一副逼真可爱的样子。《说文解字·象部》:“长鼻牙,南越大兽,象耳牙四足之形。”[4]象形字是古人按照外在事物的轮廓或状态,通过描绘、勾勒来表现事物概念的造字方法。“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这一类字以符号与其指称对象的相似性为依据,随着它的形体而弯曲,画成物体的形状,字形是摹写实物的形状,或用比较简单的线条来摹写事物的特征部分,属于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法。
象形字的字体就像一幅描绘而出的简略图画,相像于某一类事物,它所表述的词义就是它所相像的某类事物,这些象形文字来源于生活中实物的形状特点。比照事物,描画其形状,如“山、石、田、水”等等。例如“山”字不同时期的字形面貌如下:
古文字形像群峰起伏、山峰并立的形状,是“大山”的意思,几乎是山的写真和剪纸画。《说文解字·山部》:“山,宣也。宣气,生萬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4]“山”形体演变源流:
象形造字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整体形状描摹象形,以整体形象代表事物类型,例如:“人、日、月、车、鱼”。以整体形象代表事物类型,如“虎”字。“虎”不同时期的古文字字形面貌:
古文字形像一只老虎的侧面形象,像大口利齿、卷尾纹身的猛兽形状。表示“老虎”,《说文 虎部》:“虎,山兽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4]“虎”字形体演变源流如下:
另一种是局部特征代替,以局部形象代表整体类型:“牛”以牛头代表牛;“羊”以羊头代表羊;“竹”以竹叶代表竹子。以局部形象代表整体类型,如“羊”字不同时期古文字字形面貌:
古文字形突出了羊头的两只角。像羊的正面头形。《说文解字·羊部》:“羊·祥也。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凡羊之属皆从羊。”[4]
“羊”字形体演变源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存趣教学的意义尤为重要。的确,学习者只有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具有兴趣,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象形字教学就是从吸引学生的趣味性入手,选取汉字的原始图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字体来组织汉字教学。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主要是从现代汉字起源于图画的这一本质出发,“依循汉字字形的演变将汉字的图画元素逐次揭示出来,直至原始图画。让外国学生通过对‘原始图画与‘楷书字体的前后对照揭示出汉字的形义关系,对汉字字形演变的分析将汉字的楷书基本笔画还原到构字时的意图上,变无意义的符号为有意义的组件,进而将外国学生对汉字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深化对汉字的理性认识。”[5]“使外国学生在汉字字形演变的直观体量中感受字形变化过程中词义的恒定或者变化,消除外国学生无从通过“楷书”横平竖直的笔画顺序、部件结构获知词义的困难。”进而建立外国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5]如“鼎”字结构复杂,一般学生很难识记这些繁杂的笔画。但是通过古文字字形的分析,就会很轻松地记住它的特征。“鼎”字不同时期的古文字字形面貌:
“鼎”是古器物,多为两耳三足(个别四足),用于烹调。甲骨文、金文都是形状不同的鼎形,器形纹饰毕现,如描如画,生动传神,是典型的象形字。
“生动的生活图画,增强了识字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字义、辨清字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能力”[1],切实提高了汉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成年的外国学生能先从理性上把握汉字的特点和基本理论,培养有关汉字的观念,这是他们的优势。”[6]“分析的系统性越深,教学的效果越好,因为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才意识到汉字结构的内在规律,他的记忆力由此会得到支持。”[7]既有助于外国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了解汉民族的文化模式,又能增加汉字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强外国学生对汉字的认知,直至掌握更多的汉字。
注释:
[1]涂涛.天地化生——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M].桂
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力.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彭万勇.对外汉语汉字字源教学法理论建构论略[J].绵阳师范学
院学报,2009,(6).
[6]费锦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7]柯彼德.汉字文化和汉字教学[C].北京: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
论会论文选,2009.
(刘凤云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