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类话语标记的历史演变
2012-04-29韩甜甜
摘 要:感官类话语标记是一种逐渐失去语义独立性的话语,从历时的角度分析其从实义到虚义的演化过程,描绘其演变轨迹,能为其演化规律提供很好的支撑。感官类话语标记具有从低主观化到主观化再到交互主观化的历时发展规律。
关键词:感官类话语标记低主观化主观化交互主观化
一、引言
话语标记能够体现说话人心理上对客观世界及其存在的性质、特征、规律的认知和描述所持的态度、评价、意志,或用来实现以言行事功能的自然语言表达方式。它是近年来国内外会话分析、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在诸多话语标记中,表感官的标记语十分丰富,有“看X”“想X”“听X”“说X”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宗江(2009)认为“看你”类话语标记的语用意义可以概括为“提示对方注意自己言语或行为的不当之处”;曾立英(2005)研究了“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刘春霞(2010)则对“想”做了情态分析研究;贺伟源(2011)重点探讨了“听说”“你听”等语用标记中“听”的虚化历程以及其复杂的虚化机制;董秀芳(2003)则提出了“X说”的词汇化;刘嵚(2008)讨论了“我说”的语义演变及其主观化;姚占龙(2008)对“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进行了研究。上述感官类话语标记的研究大多单个地零散进行,从历时的角度看,对演变机制缺少详细的描写和分析,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其发展历程的成因,不能为目前感官类话语标记的研究提供非常好的历时的支撑,因而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二、感官类话语标记的历时演变
现代汉语口语中经常用到的“你看你”“看你”“你看”“你说你”“你说”“说你”“你听”“你想”“想你”等词汇,作为由感官动词参与构成的结构,它们在有的情况下,与感官行为直接有关。而在另一些场合下,则产生了语义的虚化,无法通过词汇意义层面去理解,其语用功能发生了词汇化,整体演变成了一个篇章连接成分,这时其语篇功能增强,具有了话语标记的功能。从历时的角度考察“看”“想”“听”“说”所构成的感官类话语标记演化历程,描绘其演化轨迹,归纳其演化规律以得出其语用机制。我们认为,“看”“想”“听”“说”所构成的感官类话语标记的历时演变轨迹是从表动作义到语用功能占主导,这一过程是一个从低主观化到主观化再到交互主观化的过程。
(一)“看”结构的历时演变
1.唐宋时代的“看”
东汉·许慎《说文》:“看,睎也。睎,望也。”“看”作为本义最早出现于唐代,表动作义。
(1)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2)出门看伙伴。(宋《乐府诗集·木兰诗》)
2.元代的“看”
到了元代,“看”开始出现新的形式“你看你”。它最先表示让对方看看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并未表示说话者的主观态度。
(3)(折拆驴云)哎哟!爷也!我好牙疼也!
(正末云)叔叔,你怎么来?
(折拆驴云)不曾怎么。
(正末云)你看你那头上土。(《全元曲·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二折)
但很快“你看你”就有了新的用法,开始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并让听话人自己验证,此时“你看你”仍多表示动作义,话语标记未演变完成。
(4)秀才,你恕罪,我这阴阳有准,我断人祸福无差。可惜也! 你看你冻饿纹入口,横死纹鬓角连眼。(《全元曲·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二折 )
3.明清时代的“看”
到了明代,话本中出现了说话者针对对方所说的话而使用的“看你”,表示的是说话者认为对方所说的话不合适而表达的态度。这个时候,“看”的结构开始发生虚化,其作为话语标记已经发挥作用。此外,例(6)中“看你”的语用功能一方面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即以言行事的决心,另一方面更多地对听话人起强调、提醒、威胁、恐吓等明示作用,这符合交互主观化的基本特征,即意义更强烈地聚焦于受话者。
(5)三藏道:“不知端的可是他吃了我马?”行者道:“看你说的话! 不是他吃了,他还肯出来招声,与老孙犯对?”(《西游记》第十五回)
(6)[耍孩儿]叫畜生快跪下,做的事太大差! 你枉长了这么大! 妹夫比你强十倍,给他提鞋卷了牙! 看你说的甚么话! 我把你畜生打死,这样人留你怎么!(《聊斋俚曲集·翻魔殃》)
(二)“想”结构的历时演变
1.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的“想”
《说文》:“想,冀思也。”“想”最早出现是表示动作义,其本义为“思考、思索”,始于战国。
(7)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屈原《楚辞》)
(8)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
2.明代时期的“想”
到了明代,“想”开始具有“认为”义,说话者不是留下问题等待对方思考后给予回答,而是想提醒对方自己表达某种观点的事实根据和缘由,以期得到听话人的认同。常见结构为“你想”。
(9)“小姐,你想:若非天缘,尊翁怎么肯……”(许仲琳《封神演义》)
(10)“老弟,你想可笑不可笑?”(金天翮《孽海花》)
3.清代时期的“想”
到了清代,“想”虽然还残留“考虑”义,但已很虚化,主要是在语篇中起关联作用,其语用功能得以凸显,至此,“想”的意义达到了从思考、思索至料想、估计、认为再到话语标记的转变,即动作义→认为义→篇章义。例(12)中,“你想”的语用功能除了表示主观态度之外,更倾向于希望获得听话人的认同和共鸣,开始具有交互主观化功能。
(11)“看官你想,他真是正人君子的行为,若是贪淫之人,遇着此等地方,正中下怀。”( 唐芸洲《七剑十三侠》 )
(12)玉郎道:“你想恁样花一般的美人,同床而卧,便是铁石人也打熬不住,叫我如何忍得?”(陈志平《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三)“听”结构的历时演变
1.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时期的“听”
《说文》:“听,聆也。”表耳听义。这一时期,“听”的动作义最强,表实义。
(13)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14)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这期间“听”仍然延伸为“接受、听信、接纳”等义。
(15)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16)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2.元明清时期的“听”
元明清时期,“听”所构成的结构逐渐虚化,主观性越来越强,仅表达说话者的主观看法,这时“听”和“你”形成了一个语用标记,多表“求同”“提醒”“明示”等义。而这些语用功能使意义变得更强烈地聚焦于受话者,如例(17)则表示求同,希望获得听者的肯定,这体现了一定的交互主观性。
(17)看官,你听,若是冲撞了他,惹出祸来,这是本等的事,何足为奇!(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18)陈公道:“好狗攮的呀!孩子们,你听,他这不是说连本儿都不给我了么?我要铜杭杭子做甚么!(网络语料)
在这一过程中,“听”的意义越来越虚化,主观性越来越强,其虚化的轨迹为:耳听→感受、认为→语用标记,即:动作义→认为义→篇章义。
(四)“说”结构的历史演变
1.春秋战国至汉代时期的“说”
《说文》:“说,释也,一曰谈说也。”春秋战国时期,“说”大多表本义。
(19)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子·公输》)
(20)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洞山大师语录序》)
2.元明清时期的“说”
元明清时期,“说”发生了由行为义向认知义的转化,由具体的表“言说义”转化为表“认为义”。此等用法在元代话本中比较常见,在明清小说中已经基本成熟。
(21)我说此人尽十方世界觅者个人不可得。(《古尊宿语录·黄檗(希运)断际禅师宛陵录》)
(22)贾珍听了笑道:“我说老祖宗是爱热闹的,今日不来必定有个缘故,这就是了。”(曹雪芹《红楼梦》)
3.近代时期的“说”
此期间表认知义“我说”的格式仍具有实质性的语义,而篇章义的“我说”则是作为话语标记出现的,其动词不再表达该格式具体的语义,它只是与人称代词“我”紧密结合,构成一个语言单位,在句中起评价整个命题或调控会话的作用。同时,例(24)也体现了说话人希望听话者按照他的观点来做,包含了说者对听者的关注,体现出了一定的交互主观性。
(23)李子荣拉不断扯不断地和马威说,“我说,从明天起, 咱们见面就说英国话, 非练习不可。”(老舍《 二马》)
(24)我说,咱别老聊好不好?等正事办完了你要想聊咱们再聊,聊到什么时候都可以。(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经过对“我说”格式“行为义”“认知义”“篇章义”的分析,可以看出其语义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实到虚的语法化过程。
三、演变规律
Traugott&Dasher(2002)根据非施为动词施为用法发展路径描绘出了一个低主观化>主观化>交互主观化的发展斜坡,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可以把具有交互主观性的有关用语放在一个从低主观性到主观性再到交互主观性的共时斜坡上,并强调这个共时斜坡不是仅仅把材料组织在一个连续统上的方法,它是以历史上出现的斜坡为基础的。本文的感官类话语标记,正呼应了Traugott的假设,据上文的分析,这类具有交互主观用法的感官类话语标记的发展,从历时发展来看是由“观察义”到“认知义”再到“篇章义”,实际上表现了主观性的增强,同时也是一个非/低主观性→主观性→交互主观性的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感官类话语标记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其从实义到虚义的转化过程,详细描绘了其演变轨迹,得出演化规律。感官类话语标记的发展符合从非/低主观化到主观化再到交互主观化的发展规律,即经历了从非/低主观化到主观化再到交互主观化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宗江.“看你”类话语标记分析[J].语言科学,2009,(3).
[2]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2).
[3]刘春霞.“想”一词的情态功能研究[J].语言与翻译,2010,(22).
[4]贺伟源.“听说”“你听”等语用标记语分析[J].文教资料,2011,
(2).
[5]董秀芳.“X说”的词汇化[J].语言科学,2003,(3).
[6]刘嵚.“我说”的语义演变及其主观化[J].语文研究,2008,(3).
[7]姚占龙.“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5).
[8]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Dasher, Richard B.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韩甜甜江苏徐州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