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创新发展的“房山策略”
2012-04-29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调研前言:在我国教育管理层级系统中,区县上承国家教育方针,下接教育教学一线实践,具有相对完整的教育政策设计权、教育资源配置权,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环节。如何因地制宜、推动区域教育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成为各区县面临的现实课题。
为研究、总结区域教育改革实践和创新发展经验,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日前到北京房山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结合房山区教育经验,围绕“区域教育如何创新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专题研讨。与会专家认为,房山区教委十年区域教育改革实践,注重思想引领、思路指导和策略创新,在把握规律中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系统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对全国其他地区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在过去的十年中,北京房山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推动幼、小、中、职、成等各级各类教育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初步构建起一个支持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转型的综合教育体系,走出一条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区域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思路 优化结构
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改革和发展面对的两大基本问题,也是制约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房山是首都城郊的农业和人口大区,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各占三分之一。新世纪初,这里虽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区域经济等因素影响,山区人口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水平相对低下,面临教育体系残缺、学校布局分散、办学效益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2001年,房山区进行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撤销了原来的教育局、成人教育局、区政府文教办,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区教委。
新成立的房山区教委坚持从实际出发,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后,大胆提出了房山教育发展的宏观策略,即坚持“一个思路”,突出“两大主题”,实现“两个转变”,达到“三个聚焦”。
十年来,这个宏观策略在房山教育系统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引领区域教育创新发展的灵魂。
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房山区教委以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为抓手,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走规模办学之路,打破乡镇区域界限,创造性地启动了“山区教育工程”。投资3.78亿元,在城镇地区新建2所、整体改造2所寄宿制中学,将山区10所中学一次性外迁;将山区31所小学一次性集聚为14所,实现局部寄宿制;充分利用腾退教育资源,兴办乡镇中心幼儿园8所、乡镇成人学校8所。
“山区教育工程”的实施,直接推动了房山山区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教育均衡化发展,并由此带动了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涵养区建设,是全国同类地区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的成功典范。
整合资源 健全体系
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要。面对基础教育较为完善,学前教育、职成教育十分薄弱的现实,房山区实施了学前教育和职成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2001年,房山区只有2所市立幼儿园和几所乡镇自办幼儿园,运转十分困难,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不足30%。而且在当时,一些地区出现了向社会拍卖、转让公立幼儿园的现象,“公退民进”、“市场化”成为学前教育改革主方向。
这种形势下,房山区教委顶住压力,率先开辟了政府主导新思路:坚持走农村幼儿园公办化之路,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努力构建以市立园为示范、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民办园为依托、社会多元参与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首先,确定乡镇中心园的独立法人资格,把中心园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国家标准为幼儿教师核定编制。其次,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时机,对腾出来的校舍加以改造,优先用于兴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分园。再者,对适合从事学前教育的中小学超编教师,采取集中培训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转岗培训。同时,及时补充国家教师,优化幼儿教师队伍。
如今,当“入园难”、“入园贵”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时,房山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已悄然达95.89%,提前10年超额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走在了北京市和全国前列。
为改变职成教育相对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房山区利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机遇,在每个乡镇确保建立一所社区成人职业学校。确立社区成人职业学校的法人地位,核定人员编制,将其建成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职工从中小学分流教师中加以解决,公用经费由区财政负担。同时,召开以职成教育改革为主题的教育工作会,集中解决了原有三所职业学校隶属三个部门的历史问题,保留和重点建设两所中等职业学校。依托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现代职成教育体系,房山区每年深入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和成人培训15万人次。
通过十年的努力与探索,房山区走出了一条学前教育领先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职成教育快速发展之路,初步建立了幼小中职成等各个学段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内涵发展 提高质量
区域教育创新发展中,如何防止单纯追求规模、搞外延扩张而忽视提高教育质量的倾向?房山区教委较早地意识到,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重新认识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教育的本质工作就是教育孩子学做人、学做事。德育是灵魂,智育是生命,体艺见特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其心灵美与行为美和谐统一;劳育的目标是培养劳动情感、养成劳动习惯。在理清五育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德育”,提出学科德育、全员德育,把德育渗透到教育过程当中;围绕“智育”,提出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尺度的课堂质量标准;围绕“体育”,提出培养体育道德、普及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养成体育习惯等六大目标任务,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严格区分开来。
——着力建设标准体系。制定并实施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各类工作规程”、“课堂质量标准”、“阶段性质量标准”、“人员考核标准”等标准体系。
——着力构建动力机制。形成了以课堂质量评价为中心的教师考核和绩效工资机制。
——大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狠抓以职业生涯为载体的内驱力和以专家引领为载体的外驱力建设;搭建以教科研为载体的理论成长平台、以基本功大赛为载体的技能提升平台和以网上备课为载体的集体成长平台;加强师德建设、培训体系建设、教研组建设和学习型学校建设。
经过十年的不懈探索,房山区在教育管理上实现了从结果式管理向过程性管理的跨越,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普及率从2001年的90%提高到2011年的99.9%。高考升学率由上世纪末的不足30%上升到2011年的94.15%,连续八年超过北京市平均水平。
外延投入 改善条件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
为保证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房山区教育正常性支出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年度教育支出由2001年的2.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5.83亿元。近十年来,教育正常性投入总额达77.11亿元。公用经费从无到有,从部分保障到全部保障。在落实国家有关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历史性地提高骨干教师、班主任、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的补助津贴标准,政府每年投入资金从原来的63.85万元增加到762.08万元。
此外,在每年投入1500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性对山区外迁中学生采取“三免两补”政策。从2006年起,每年区财政投入840万元,用以保障家庭生活相对困难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在保障教育经费的同时,紧紧抓住北京市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机遇,利用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创造性地划分了区、乡(镇)两级政府职责,完善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从而形成了市、区、乡(镇)三级政府改善办学条件的分担机制,极大地加快了标准化建设进程。2001至2010年的10年间,教育发展性投入累计达35亿元,新建和改造学校330所(次),新建和改造学校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房山区域教育在十年改革创新中实现了大跨越,成为社会肯定、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调研组认为,房山区域教育创新并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房山区教委紧紧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大胆提出坚持“一个思路”、“两大主题”,实现“两个转变”、“三个聚焦”的宏观策略,率先实施“山区教育工程”和学前教育政府主导工程,重新认识“五育”关系,变结果式管理为过程性管理,使得房山教育在改革创新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房山的探索充分表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区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二,始终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在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系统之间,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与一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人口发展相适应。在教育系统的内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遵循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要求。正确理解、恰当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于保障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房山区教委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国情、市情、区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富有特色、符合规律的教育发展理念、思路和策略,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学生和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机制。
责编/王志远 陈楠 美编/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