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如骄阳红似火
2012-04-29
淮剧《太阳花》创编于1995年,是江苏省淮剧团新编现代戏中的保留剧目,至今演出场次已达980多场。第1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该剧来沪演出,获得专家关注、观众好评。部分上海专家从这部优秀剧目的编导演舞美作曲等各方面进行了评点,并提出了进一步精打细磨的建议,希望这朵“太阳花”能够越开越红火。陈达明:声情并茂情不乱声
《太阳花》是一部为特定的演员打造的戏,它充分发挥了陈澄擅唱的艺术特点,每场戏感情都饱满。陈澄的表演非常有亮点,嗓音条件很棒,整场戏中,唱了那么多也没有丝毫疲劳感,还是那么自如,这样的功力在戏曲演员中并不多见。她的唱还做到了声情并茂,声腔里充满了感情色彩,但是又情不乱声,很讲究唱法。整台戏演员都非常好,包括扮演方剑豪、方剑雄、娟红、白燕坪的演员都很尽职。江苏省淮剧团在保留淮剧本土韵味上似乎更加醇厚,让上海的观众得到了一次非常满足的享受。
马莉莉:词如剥笋层层深入
我连续看了江苏省淮剧团的两场好戏《太阳花》和《王玉莲》,感到非常亲切。陈澄在《太阳花》中应工老旦,但并没有在装扮上有意化妆成白发苍苍,而是通过她在形体上的塑造,突出了人物的厚重;她在《王玉莲》中唱的是花旦,又显得很飘逸,速两个不同的人物陈澄都把握得很到位,说明了她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此外,我感到两个戏的唱词写得很好,做到通俗而不乏韵味,犹如剥笋一般,感情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有这么好的剧本和唱词,从演员的角度我很是羡慕。我的一点建议是,在人物的造型上还有点小问题,比如当大嫂成为寡妇了,但脚上却还穿着红鞋,又如女演员的旗袍开叉太高,而燕坪对来探望的婆婆表现出的反感也缺乏情感线索,需要在前情再加点铺垫。
戴平:太阳花般的女英雄
《太阳花》作为原创现代戏,已经成为中国新时期戏曲艺术的精品,它歌颂了一个平凡女人的崇高,而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正需要呼唤崇高,呼唤英雄。现在某些作品,一味追求描写人性的多侧面,而把对英雄人物歌颂视之为拔高。《太阳花》理直气壮歌颂平凡小人物的崇高和壮举,剧中的三个女性都是太阳花,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畏惧风欧日晒。这一版《太阳花》流畅、简洁,现代感比较强,这个戏的题材、结梅很符合戏曲化,剧中的三个人物关系并不是太复杂,但是每个人都有性格、都有戏,人物命运起伏跌宕,富有传奇色彩。看完戏后有两点想法供剧组参考:一是方大姑的身份是否定位在普通的村民?根据她的家境、服饰、观念,见识。胆量,应该是一个悬壶世家的女主人更为贴切。二是方剑雄在学校认了一个日本“义父”,居然一直瞒着母亲,这不太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环境,而剑雄成为汉奸,应该要有思想上矛盾的流露,进一步挖掘这个变化过程,相信会提高人物的深度。
端木复:冲突集中情感浓烈
《太阳花》是众多抗战题材戏里面很特别的一出戏,它和其他剧种的抗战题材戏有不一样的地方,选择了一个普通的家庭。剧中方大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在非常严酷的战争环境下,这个家中的成员发生了很有意味的变化。戏高度浓缩在这一家五个人身上,这五个人的不同变化,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有的变化近乎残酷。两个儿子的变化,都出乎母亲的意外,两个儿子的死,都让方大姑痛彻心肺,但在痛心之余,哭子哭的又是不一样的情感。这就使戏传奇和好看。《太阳花》用独特的视角、传奇的情节,讲述了一个爱恨交织的生死故事,从戏曲本体上,这样的处理很难得、很高明。我觉得淮剧艺术就像苏北大地上盛开的太阳花!
余雍和:人物转变需更清晰
《太阳花》从人性的角度加以开掘,把战争推向幕后,力图写出魔鬼变天使,天使变魔鬼,这样的创作方向没错,但作者的主观意图过于强烈,大儿子方剑豪从赌徒到抗日英雄的转变,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有一个正义感强烈的母亲、贤慧的妻子,还有全民族抗日的大背景熏陶,他断指明志,以血洗耻,从魔鬼变成了天使。但是二儿子方剑雄的转变太过意外,他人性全丧,枪杀妻子,枪口对准母亲和嫂子,毁家灭村,卖国求荣……这个人的转变之前没有引子,后面没有过程,这种人性的转换,是作者的主观意识过强,没有照顾到客观环境,使这个人物成了符号,血肉不够丰满。我觉得《太阳花》今天的成功,第一是陈澄,第二是写唱词的人,第三是作曲,这个戏的唱词结构是特殊的,太量的排比,大量的垛板,它体现了淮剧艺术特有的东西。而且唱词确实写得不错,帮了剧本的大忙,掩盖了剧本结构的某些问题。
邹平:情感要有延续性
总体感觉这台戏,让我们听得过瘾,纛连成很会写唱词。至于《太阳花》的成劝和不足,是剧本在创作上的想法很好,但在处理上还需要更好地解决合理性这个问题。此外一拿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在人物的情感生找到延续性的感动'比如方大姑两次“哭子”很感人,但前面的“爱子”如何再感动人?如今舞台上的“爱子”是通过唱来体现,虽然唱得好听,但表现形式就显得比较单一。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再丰富一些,比如设计一些小细节,能让情感循序渐进。
刘觉:陈澄的表演更成熟了
《太阳花》五个演员都很出色,当然陈澄最优秀,她不但做到了声情并茂,还做到了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声音与情感的结合。她当年演《祥林嫂》时,是一个青年演员,给人惊喜,现在的陈澄已达到成熟,大气,表现得更好。我感觉到今天的陈澄无愧于淮剧艺术的领军人物,陈澄在《太阳花》和《王玉莲》两出戏中,唱达到了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地,有些小腔是靠演员的主观能动,不是唱腔设计都能一一做出来的,是陈澄在演唱现场根据自己的感情、灵感所自然流露进发出来的,让观众情不自禁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荣广润:情感要靠细节加码
《太阳花》文学本上的文学性、流畅性、通俗性结合得非常好,这与袁连成擅于写唱词很有关系,因为有了这样的唱词,我们的演员就有了更好的发挥,因为有了这样的唱词,情感的表达就流畅。《太阳花》的唱词把淮剧传统的东西与这个剧本内涵所需要的人物情感表达结合在一起。目前这个戏前半场略松,这是一个缺陷,不要让人感觉情感变化太突然,变化太大。两个儿子与母亲分别两年嫌短,我觉得至少分别五年,因战乱音讯不通。二儿子要铺陈他争强好胜,太想出人头地,最后他自以为衣锦还乡。方剑雄成了汉奸回家,却显得有些缺乏心计,人物趋于简单。戏剧靠细节支撑,不能把细节都删掉,只剩一个笼统的情感,那只是一般的情感,戏剧还需要点特殊的情感,《太阳花》的特殊情感就是一个特别对自己儿子有期望的有家教有教养的母亲与两个走入不同道路的儿子之间的特殊情感,这样脉络会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