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12-04-29杨庭硕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鱼塘侗族人类学

杨庭硕

本土生态知识和生态建设是生态人类学的两大研究课题,但要使研究工作引向深入就不得不回顾和参考生态人类学自身的学术思想史递变历程。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对这一历程的推介、探讨,总是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对国外原著的阅读不充分,理解难以深入;有的则是因为国内对生态人类学的关注不尽如人意。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在推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众多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致使担当这一任务的人选难以找到。有幸的是,韩昭庆博士能为本栏目赐稿,这无疑是本土知识和生态建设栏目的及时雨。韩昭庆博士早年攻读自然科学学位,在复旦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而在国外讲学和交流中,又对民族学和生态人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充分发挥了她的跨学科知识积累的优势和娴熟的外语功底,撰写了《美国生态人类学研究述略》。该文将美国生态人类学学术思想的脉络呈现给中国的读者,同时还提供了详实、准确的相关资料来源,为中国读者直接接触原版文本论著提供了指南。相信这篇文章的发表必将可以对中国的本土生态知识和生态建设的研究展拓视野,有助于推动、引导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

本期还刊登了特古斯巴雅尔先生有关蜣螂本土生态知识研究的续作。该文立足于蒙古族民族文化的本位,从牧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出了有关蜣螂的本土生态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土生态知识的三大特性:非功利性、潜移默化性和生活实感性。这三大特性正好与生态安全维护的实际需要相互合拍,从而能够做到将看上去似乎十分艰难的生态维护,纳入日常的生活中去加以落实。这显然是高度理性化的普同性知识难以具备的优势。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想必我们的读者能够收到很大的启发,并希望同类的作品,在这片论文的感召下,不断的涌现。

陈海龙博士的《市场位置与环境问题:以清朝台湾野生鹿减少为例》一文,以台湾鹿类资源的枯竭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生息在台湾岛上的高山各民族在鹿类资源利用上的知识和社会规范。并以丰富的史料和无可辩驳的市场运行悲剧为依据,揭示了生态维护中一项鲜为人知的客观事实,那就是文化的理性在相关民族内部对维护生态而言是有效的和成功的,但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统一的理性就不可能存在了。然而,正是这样的非理性市场运作,葬送了台湾的鹿类资源,损害了台湾岛内的生态安全。这一见解虽说只是做了初步的论证,但它的普适价值显然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从这一例证出发,很多生态受损、生态灾变的成因都可以找到关键所在。这对我国生态建设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开端,足以引导人们深化对生态灾变成因的认识。

杨曾辉等人的《论鱼塘建构对文化生态的支撑功能》一文,在探讨侗族鱼塘生态价值的同时,深化了对文化生态实质的理解。在生态人类学的观念中,文化生态乃是民族文化与所处生态环境的耦合体,它是文化与所处生态系统在互动过程中,不断磨合而达成的和谐状态。文化生态是一个整体,而且是支配着文化与相关生态系统发展取向的实体。把握了这样的实体,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生态环境的维护才能落到实处,因为侗族鱼塘的建构乃是侗族文化指导下,有意识改变生态结构长期积累的产物。鱼塘发挥的生态功能,就这一意义而言,也就是侗族文化的功能了。这一见解的提出,使得我们有可能注意到,纯粹的生态维护永远也不可能做好,因为我们当前能够观察到并加以研究的生态系统,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系统了,而是特定民族再加工的文化生态实体。文化与生态之间高度辩证统一,离开了相关文化,其对应的生态系统很难超然独存。为此,在考虑生态建设时,若不把相关的民族文化包容在内,即令动机再好,其预期的成效都难以实现。

本期所收载的4篇论文各有优势,但共同的长处则在于,从这4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土生态知识和生态建设的探讨,已经有了可喜的深化,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新命题、新见解。我们为此感到十分的欣慰。

[责任编辑:罗康智]

猜你喜欢

鱼塘侗族人类学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鱼塘的面积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巧建鱼塘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植树
好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