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012-04-29周运江
周运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是关于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通常表现为人生追求的总目标和人生价值体系的最高价值原则或基点。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倡导的信仰或理想是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进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为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而奋斗。这种信仰和理想构成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所追求的总目标或总的价值原则。信仰和理想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一个民族、国家、人民的或人类的,但个人的信仰和理想必须与民族、人民或人类的信仰和理想在基本点上相一致才具有最广泛的现实意义。
3.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在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时代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是现实理性和走向未来的价值积淀,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没有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就会缺乏现实的基础和动力,更难有效地推进和发展。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作用的发挥一定要与现实相衔接,才有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它的成型和系统化,必将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
第二,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观,但同时应当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历史久远的伟大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其核心价值观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切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当然,对于历史文化血脉和价值传统,我们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崇高性。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作用,而且这种价值观包含着非常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核心价值观必须拥有崇高的精神因子。历史和实践证明,作为支撑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理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号召力只能建立于崇高之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m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折射的思想内涵
1.和谐。和谐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的协调、融合、交融等,也称“和合”、“贵和”、“中和”,这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谐,“和而不同”,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承认“不同”,充分肯定、尊重、保障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立性,包含了“自由”、“平等”所应有的内容;但这不同又没有导致根本性的冲突与斗争,而是“和谐相处”,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更高层面上达到一种融洽、协调、有序的状态。和谐,这一范畴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其价值内蕴具有鲜明的现代色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乐群贵和、友善团结都是衡量社会和谐与文明程度的指标。
2.公正。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正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思想道德诉求。注重社会公平,以“公正”来引导和规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行为,显然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激发起人们蓬勃的创造力和团结奋斗的干劲,促进其公平竞争,和谐共处,各尽所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才智和更大的力量。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石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承认并倡导共同的标准、共同的价值。这一标准是超越所有社会主体自发利益而又普照所有社会主体根本利益的价值评判,这就是公平正义。
3.仁爱。爱是人类社会至死不渝追求的情感,也是人类社会最可宝贵的情感,任何社会都应该把爱作为核心的价值观。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进行创造性转换,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合适的。更何况“仁者爱人”,社会主义的“仁爱”还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爱。但是爱不是抽象的情感,爱中凝结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因而不同社会形态中的爱的形式与爱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资本主义个体主义基石的价值观决定了它的爱是“博爱”,而社会主义社会,更加注重个体与社会及利:会中相关群体的关系,是一种“关系之爱”。
4.共享。“共享”,意味着人人平等,意味着权利的普遍保障,因而高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共享”还是少部分人“独享”,是区别社会主义制度与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共享”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共享的价值理念也鲜明地体现了全人类的社会理想,因为建设一个富足、和谐、共享的社会,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和社会理想。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无论物质成果,还是精神成果,都应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都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享”作为核心价值,在当代中国有着鲜明的针对性,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共享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应有之义。
5.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点,既是对中华民族“民本”、“仁民”优良传统的合理扬弃,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以及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在我国社会发展新时期的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以人为本”的提出强调了人的目的性,还原了人在价值关系中应有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现实性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它体现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体现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既超越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抽象人道主义的局限,又反映了时代人性化的潮流,表达了当代人类最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共识。
(作者单位:贵州商专社会科学部)
责任编辑: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