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城市空间的成长

2012-04-29张晓虹

江汉论坛 2012年1期
关键词:开埠租界上海

上海的崛起就像一个传奇,奇得令人难以置信。为了深入了解上海的生命发展史,本刊对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晓虹教授做了专访。

《江汉论坛》(以下简称江):人们在讨论上海城市史时.常常会使用“从小渔村到大都市”这样一个极具反差的对比。但在这个形象化的对比中,上海变得好像是从零基础拔地而起,突然从一片渔村中杀出来的一个近代都市。在您看来,上海的城市生命史应该从何时开始算起?

张晓虹(以下简称张):在“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说法里,包含着两个互为关联的内在逻辑:一是它表明人们很容易认为,上海城市的发展是直接导因于开埠这一历史事件,意即上海的诞生全仗于开埠:二是认为与其它对外通商口岸相比,上海开埠时的城市规模与城市等级都较低,因此上海城市发展带有更强烈的戏剧性。后者较符合历史实际。前者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夸张,但显然是过分了。

上海的建城,学术界一般定在1291年,也就是元至元二十八年上海正式设县。不过即使这一事件,也只应看作上海作为已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正式现身历史舞台。而在这之前的数百年时间里,上海城市的漫长孕育过程早已开始。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传统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两宋时代完成了从北方的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转移,明清以后更是势倾东南。长江三角洲暨太湖流域凭借其优越的水热条件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日益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区域。位于长三角东部的华亭凇江则是其中的翘楚,并最终导致了近代上海都市的形成。

唐宋时期今属上海直辖市的绝大部分地区虽都已成陆,但除西部地势稍高外,东部大都为港汉纵横的滨海低地。从太湖渲泄而出的水流汇集成“深广可敌千浦”的吴淞江,东流人海,成为苏州地区主要的对外贸易运输线。这一时段吴淞江的人海口位于当时华亭县(今属上海西部青浦区)境内。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吴淞江南岸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商港——青龙港。成书于南宋的绍熙《云间志》曰:“青龙镇去(华亭)县五十里,居松江之阴,海商辐辏之所。”青龙港的存在带动了华亭县城的兴盛繁华,宋人描述它据江瞰海,富室大家、蕃商舶贾交错于水陆之道,堪为东南第一大县。从当时青龙镇与华亭县的商业机构设置来看,此肓当为不虚:政和三年(1113),华亭县设市舶务.该机构专门职掌来港外商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事务。宋室南渡后,江南成为其命脉所系,华亭县及其外港青龙镇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因此不断上升。据《宋会要辑稿》,先在建炎四年(1130),原置于华亭的市舶务被迁至青龙镇;到绍兴三年(1133),又将原设于杭州的两浙市舶司搬到华亭县。如果我们把两浙市舶司所管辖的五个市舶务一一列出,就可以知道华亭及青龙镇在南宋经济中的地位:它们分别是临安府(今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秀州华亭和青龙镇等市舶务。也就是说,华亭与它属下的青龙镇同列于南宋五个对外贸易重镇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史实。学术界现在已普遍认为,上海城市的发展应该是从青龙镇一华亭县开始算起。这样看来,上海城市的历史也已近千年。

江:如果说上海的城市发展起步于青龙镇,那这里就有一个典型的历史地理问题:上海的城市中心是何时以及如何从青龙镇转移到今日上海的?

张:大约在南宋中叶以后.青龙镇在东南海上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为吴淞江下游同属华亭县的上海镇所取代。这其间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先是庆元元年(1195),设在青龙镇的秀州市舶务被裁撤;其次,半个多世纪后当再在吴淞江上设置市舶务时.青龙镇已不在考虑之列,而是直接选择了咸淳三年(1267)才设镇的上海。

之所以会发生由青龙镇到上海镇的空间转移,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吴淞江地区水系的变迁。

作为太湖的主要泄水通道。吴淞江在渲泻上游来水的同时,也将所挟带的泥沙堆积在河道及其两岸,致使沿海平原不断向外延展、人海口逐渐东移。随着这样的海陆变迁,吴淞江沿岸陆续兴起了一系列港口城镇,如黄姚镇、上海镇等,它们先后取代了自唐宋以来青龙镇所承担的吴淞江水道对外贸易主要集散地的地位。

然而,两宋之后直到元明之际吴淞江干道淤积已十分严重,太湖东泄之水难以顺畅入海,其下游“田畴时被浸没”。永乐二年(1404),为消弭浙西水患,尚书夏元吉主持了对吴淞江水系的改造工程。工程结束后,吴淞江水系完全改观:原吴淞江的支流黄浦江从此直流人海,成为太湖地区的主要泄水道,而吴淞江则变身为黄浦江的支流。在江浦关系转换中,上海镇因位于吴淞江与黄浦江交汇处,进一步巩同了它作为太湖下游最主要的贸易港口的地位。

黄浦江航运能力的增加,使位于黄浦江左岸的上海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设江海关于上海,“往来海舶,俱入黄浦编号。”到了乾隆年间,上海已颇具都市气象:“凡运货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城东门外舢舻相衔.帆樯比栉,不减仪征、汉口。”嘉庆年间,它更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就连开埠之前乘船来到上海的英商也注意到,“上海事实上已成为长江的出海口和东亚主要的商业中心,它的国内贸易远在广州之上。”

江:直到此时。上海也仍是当时中国一个普通的县级城市而已.尽管它的商业贸易已十分发达。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格局中,上海自然可能随着海上贸易形势变迁。逐步发育成一个类似泉州或宁波那样的港口城市。事实上它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上述规模。近代上海不仅接续了它在“晚期中华帝国“的繁荣,并且在近代因为开埠而快步崛起。您能具体说一说,开埠到底是如何促使上海在不到百年之中迅即成长为中国第一大都会的吗?

张:尽管上海在清中叶已具备相当的城市规模,城市经济也处于上升状态。但如果与它的后来相比,那只能算是上海发育之前的少年时期。正如你所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所导致的被迫开埠是促使上海迅速成长的直接原因。

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上海于1843年11月17日对外开埠。两年后的1845年11月29日,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巴富尔利用“虎门条约”第七款中有关通商口岸的条文,向上海道请求在县城北郊的黄浦滩设置英人居留地。商议与威迫的结果不仅是上海英租界的正式设立,还有可视为租界基本法的《上海土地章程》的出台。三年后的1848年,基于同样的诉求,法租界与美租界也分别在县城北面和苏州河北面的虹口地区建立。

正因为开埠时上海县城已颇为繁盛,城外沿黄浦江地段已密布各色商铺及货栈,几无隙地,故外商只能选择城北与苏州河(吴淞江)之间空旷的黄浦江滩地及江面作为外轮停泊、贸易之地。想不到这一片旷野荒滩却从此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生长点。

上海设立租界之初,清政府本想用它来专门安置外国人,实现华洋分离,以便将被迫开埠带来的社会影响降至最小。因此在开埠的最初几年.租界里只有少数从事商贸、传教及行医的外侨,当然还

有个别没有将世居产业全部出售的华人村民。租界内的外侨人数从1843年的25人增长到1851年的265人,但其规模显然还不能对上海原有的城市中心——县城构成任何威胁。

机会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闪现。这种由于开埠冲击而发育起来的都市新模式,其潜力在1850年代中国所面临的动荡中迅速地显现出来。1853年3月,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形成与清政府南北对抗的局面。北中国地区则因气候的不稳定,灾荒不断,小规模的民众骚乱此起彼伏。甚至连当时最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处于兵荒马乱之中。1853年9月.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小刀会众攻陷县城.杀死知县。混乱之中,租界的外国侨民成立民团组织——上海义勇队(又称万国商团)以确保租界安全.而小刀会也表示无意伤害外侨,租界成为上海缙绅与周边居民躲避战火的临时安身之地。大量中国难民的涌人不仅造成租界里事实上的华洋杂居,他们对房地产的巨大需求也给予租界当局一个始料未及的大发横财的机会。大量简便的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喧闹开始充斥着原本宁静的租界,城市出现繁华的景象。人口流入在促进租界经济活动扩张的同时,也不断刺激着那里房地产业的发展;二者为租界当局提供持续不断的市政建设资金,使它有可能以租界生活品质的优化吸引更多的居住人口。这一模式在随后频发的战乱中一再重演。有效地带动起上海租界经济及租界当局经济实力的迅速膨胀,为租界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对外贸易既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初始推动力,继而又随城市的发达而同步增长,带来城市商业的持续繁荣。在租界发展的带动下,1852年,全上海对英国的进出口总值已达1600万元,并在1853年起超过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外贸的发展直接刺激了城市商业的兴盛,上海在1850年代之初就出现了专销洋布的“清洋布店。”十年后,这种专销洋布的商店增加到十数家,因此还成立了洋布公所。与此同时,近代工业也逐渐引进上海。最初是船舶修造厂,随后便是棉纺工业、食品加工业等轻工业,再后来,1865年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诞生。到了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上海的制造业更趋发达。外国资本、民族资本、洋务资本都参与到新的投资浪潮中,大量外省劳动力被吸纳进各种产业,上海也由一个以贸易为主的城市转变为近代工商业城市。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已当之无愧地占据了中国第一大都会,甚至是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地位。

事实上,上海这一发展模式一直持续到今天。据2001年的统计,上海的支柱产业分别为金融服务、商贸流通、汽车制造、电站成套设备和房地产业。到了2008年则分别是微电子、精品钢材、船舶制造、汽车制造和房地产。如果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上海的支柱产业其实仍然沿袭了开埠以后上海城市发展以对外贸易、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为其动力的模式。

江:如果说租界在上海城市发展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那么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特剐是它的制度设计有没有值得今天的上海城市发展借鉴的内容?

张:在追述上海城市的成长过程时,我们很容易强调它处于之前数百年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属于近代中外贸易最便利的商港等等外部的地理因素的重要性。这样做当然是有充分道理的。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从上海作为一个近现代都市的发展历程中,能看到一些什么样的特殊于其它传统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那么上海成长中的以下两项极为突出的特征,就会尤其引起我们的关切。其一是近代上海的成长以租界为核心,租界扩张成为上海近代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其中的关键则是1845年签订的《土地章程》。其二则是上海真正的巨变,实始于1850年代的小刀会起义,而这又是与租界直接相关的。

1845年,英租界行政管理的第一部基本法《土地章程》(Land Regulations)在各国领事与上海道台的协商下颁布。该章程初步确定了租界内城市建设费用的基本原则。即由自行组成的委员会以共议与摊派的方式集体协商、平均分摊、共同开发。1854年,撇开上海道台,英法美三国领事修订并形成了第二次《土地章程》(又称为《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这次决议更为具体地议定,经营道路、码头与桥梁的费用必须与各商号、各人在租界内的地产或进出口货物的规模相联系.依照所持有的房、地、货物的规模与额度分摊建设费用。这一点被认为是上海租界“土地有偿使用”原则之滥觞。

以土地有偿使用为原则所架构出的租界基本法《土地章程》,实际上也架构出一套关乎市政运作财政自主循环的机制。同时还奠定了上海城市空间扩张的经济基础。而这一点正是上海城市发展不同于传统中国城市的关键所在。包含在这一新颖市政制度中的庞大的经济潜力,由于小刀会起义引起的中国本土人口涌入上海租界而被意外地发现和利用起来。如前所述,上海租界的发展因缘际会地导因于中国频繁发生的战乱。在当时动荡不安的中国政局下.上海租界这一类的通商口岸被认为是相对安全且较有秩序的独立区域,除一般华人宁愿徙居公共租界处于洋人的保护下外,更重要的是,只有租界内的产业才具有借贷抵押的价值,享有较高的商业信誉。而租界当局也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了这一机会。

在租界形成初期,由于经济主要仰赖对外贸易,因此在工部局的税收来源中,土地税与房税所占份额有限。但不久,小刀会起义所引发的战乱将大量移民驱人租界,并导致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土地税与房捐很快成为租界市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两税在英租界工部局(Municipal Council)的年度岁收中的比例从1880年的占40%提高到1905年的65%,工部局藉此在1870年代中期即达到财政上的自给自足.于是能够着手积极推动租界的市政建设。随后,租界当局依仗雄厚的财力,将其治理操作的范围从关乎城市正常运作的基础设施领域逐步扩张到接手一些本由私人经办的公共事业,如组建消防队、设立公墓等,再进一步发展到经营商团、警务、卫生及各种文化事业等城市集体消费领域。可以说,藉着兴盛的房地产业所获收益,工部局的职责几乎涵盖了租界公共领域社会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并一直持续到租界1940年代被收回。

尽管房地产业对租界当局增加社会资金的投入保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它的繁荣所带来的另一方面,则是范围有限的租界在面对大量资金的竞逐,可能导致土地价格的哄抬以及由此引发的城市拥挤与混乱。这当然会降低已发展区域内的城市空间品质,挤压并驱赶作为租界税收中坚的中产阶级。这也是租界当局所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为在保障并扩大税收来源的同时,使市场的运行维持良好的状态,租界当局必须解决扩大土地供给的难题。由于受条约限制,租界当局获得更多土地的正常渠道并不通畅。只能通过迂回曲折的方式做到这一点。因此,工部局透过行政干预与纵容,放任土地资本在租界内外流动,并以我们所

熟知的“越界筑路”的形式为扩张租界面积作前期准备。

外侨自行在租界外赁地造屋自1860年代末期即已开始。配合民间资本在租界界外区域的土地投资,工部局随即利用征收来的地税房捐,进行持续的“越界筑路”——在租界范围之外修建道路沟渠、架筑桥梁,铺设水电煤气,设置巡捕房,形成了房地产资金只要循路建造房舍就能贩售牟利的良好环境。“越界筑路”使得工部局税收逐年增加,财政开支更加宽裕,因而可以用于更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扩张与设施的改善,再吸引更多的资金挹注其中。如此形成一个资金不断挹注其间,城市空间,土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又不断吸引资金挹注的良性循环。

于是我们看到,在“越界筑路”的导引下,一直以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征税的租界当局往往会主动要求扩界。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卫生与治安的要求常常是租界当局合理化其越界扩张的主要理由。事实上,除了舒缓内城区的土地紧张外,扩大税收、增加收人乃是租界当局的主要诉求。此外.作为一个由逐利阶层组建而成的行政机构,除表面上以扩大土地税和房捐以扩充财源作为其主要考虑外.暗地中每个成员也亟需通过投资土地而获得个人资产增值的回报。因此,工部局成员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也不可忽视。

到1880年代以后,面对由界内城区的拥挤与界外区域低廉的土地价格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可预期的房地产升值前景,租界政权更积极地介入与主导“越界筑路”。1890年代扩张土地面积的结构性压力日趋增大,迫使租界当局必须立即提高纳入其管理下的土地供给,得以减缓地租成本快速上涨对资本积累的负面效应。其结果相继为1899年公共租界的扩张和1900年法租界的西扩。

江:您能不能对上海的成长进行一个总结,也就是说,上海成长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一核心价值对当今上海的发展还有哪些意义?

张:通过上述对上海成长的简单回顾似可表明,无论是最初的形成还是之后的成长过程,上海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其跨江据海的优越的地理位置。通过黄浦江及其支流吴淞江,苏州河.上海得以将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其经济腹地:借助长江.上海拥有了更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一经济腹地。而这样的经济区位优势,恰恰是别的开埠港口城市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个人以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来自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其次,开埠以及随后租界的设立所带来的制度上的改变则是上海成长为近代大都市的根本原因。在所有租界制度中,其中又以《土地章程》为原则构建出的近代土地有偿使用机制,对上海城市空间的扩展起到了极重大的推动作用。它经由土地税、房捐中介,使房地产业与城市空间之间建立起一种正相关关系:租界当局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导致租界内房地产业的兴盛,从而使土地税和房捐在租界当局收入中的比例不断攀升;而房地产业的繁荣同时又带来土地供给紧张、居住环境持续恶化的后果,迫使租界当局透过积极扩张城市空间以缓解这一结构性的压力:城市空间的扩张则又反过来导致土地税与房捐总量的增加,为城市公共设施的投入与下一步的城市空间扩张预备了充足的经济基础。

针对后面这一点,我觉得还需要强调:尽管现代上海的崛起,与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行径有密切的历史联系,但这不等于说,因此就可以把它归功于当年来到此间的洋人们。说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是外国冒险家们的乐园,其实只说出了故事的一半。上海的发展有中国人自己的极大贡献在里面。它足以表明,在一个不一样的制度框架下,中国人能够创造出何等辉煌的业绩。在产生于西方的现代性之中,毫无疑问存在着诸多出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被保护国的贡献。可是现代性本身却只能由西方再传播到人类社会的其他地区。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过程,或许也可以看作是上述认识的一种佐证。

江:谢谢您精彩的回答!希望今后与您有更多的学术合作!

张:我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合作!

猜你喜欢

开埠租界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华洋共管新格局的开启(1914-1930)——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华董选举初探
近代温州开埠与温州海外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