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责任比爱心更重要
2012-04-29刘勇
刘勇
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异常惨烈,再次为全国各地敲响了警钟。笔者所在地也轰轰烈烈开展了整顿活动,并要求老师无条件一律跟车接送学生。亲历这些事情,笔者内心颇不平静,难道这就是最佳的解决途径?其他部门就没有任何责任,可以撒手不管?
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寓言《蝜蝂传》,意蕴非常深厚。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一味背负。它的背很粗糙,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如今的教育,倒是越来越像一只踽踽前行的蝜蝂,背负着太多的不可承受之重。没有人否认校车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但外界常常忽略了究竟谁是责任主体。试问,学校真的能背负起校车安全的责任吗?
诚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时圣贤及当今高层都这么说。在一个道德滑坡的转型时期,师爱乃是教育最为坚实的防线。校车内跃动着一个个鲜活的灵魂,维系着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无论投注多少心血亦不为过。但核心在于,是否也应为师爱划定一条边界。道德的大棒固然凛然有力,但终究非长久之道。如果老师的安全责任没有边界,只会造成这样一种后果,某些人的履职底线一再退却。校车安全,应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学校甚至对校车司机都无管理权限,又怎能担负得起如此巍巍重担?譬如交警也抓校车安全工作,但仅仅只是限于光堵不疏的查处而已,除此之外别无所为。查处不等于管理,勒令不等于服务,于事无补。同样的思维逻辑存在于很多部门,永远只求“自保”,而不思源头治理。
从本质上来讲,校车姓“校”乃是误读,属于认知错误。当表面的称谓沉积为思维窠臼后,问题就很容易出现。当前情势下,要想保障校车安全,厘清各方责任远比单纯强调师者爱心更重要、更紧迫。一味强调师者爱心,而不明晰划清各方权责,最终爱心注定会萎缩。况校车一旦出事,覆巢之下又焉有完卵?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后,跟车老师不幸而殁,被处分的又岂止是校方。那种想当然式的“鸵鸟战术”只会贻害无穷,埋下安全隐患。
依循别地实情,一旦校车发生事故,上级部门首先考虑的就是追究责任,却很少反思真正的病根在哪。虽然我们暂时还达不到浙江德清那种“专车、专人、专用”水准,但各方面至少应该秉持理性,不推责不懈怠,协同作战。学校及老师多付出点也无所谓,只要大家都能谨守己责,又有何事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