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翘起的”经济
2012-04-29蒋欢
蒋欢
摘要:社会统计学是描述社会现象数量关系的工具性学科。敏锐的将社会现象中隐藏的数据发掘出来,并且进行数量化计量,随后利用数量分析显示数据背后的社会规律是社会统计学的核心问题。在经济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之中,社会机体在这个病理过程中有着各层次的病症体现,我们通过对女性高跟鞋在经济危机过程中的变化,进而诠释这种社会内部的关联和社会运行的规律。这项研究对我们研究社会运行过程和社会运行规律提供了一个暂新的思维。
关键词:意识变化在前;经济体变化;相关性;社会心理;
一、美国主流媒体统计的女性高跟鞋高度变化情况
自08年以来,美国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中反复挣扎,美国主流媒体进行过一项有趣的数据调查,他们发现女子高跟鞋的高度反映美国经济的运行情况。他们的结论是,女子高跟鞋高度与经济运行情况呈反比。既是,经济越好,高跟鞋越低,反之则越高。
我们研究发现,女性高跟鞋的高度在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前确实只有2英寸左右,随后经济危机持续爆发加剧在09年初达到高潮,美国gdp在09年第三季度触底,09年高跟鞋的平均高度也是达到了7英寸。之后,美国经济危机处于稳定以及放缓状态,高跟鞋也与11年初回归2英寸。从总体印象上来说,两者确实呈现一种反比倾向。
二、同时期美国主要经济数据
根据图表现实的内容,美国失业率在09年末10年初达到峰值,其中10年一月份达到10.6个百分点。可见08年以后美国失业率一路走高,在10年初触底,随后开始略微反弹,这与gdp数据大略呈正相关,而与女性高跟鞋走势大致反比。在搜集和处理了这三个主要数据表格以后,我们可以进行着三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进而为我们研究女性高跟鞋高度与经济走势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三、在主要美国经济数据和女性高跟鞋高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女性高跟鞋高度与美国gdp相关性的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非常微弱,只有非常可怜的0.136,基于此笔者基本可以断定它们基本是无关的。
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更加微弱,只有更加非常可怜的0.038,基于此笔者基本可以断定它们更加基本是无关的。而这与我们刚才的定性分析的发现和描述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为我们的描述定性分析中,认定两者是有一定相关性的,而且变化趋势也是可以看到这种方式的。暂且将这个处理放在一边,我们先看一下美国gdp与失业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gdp和失业率的处理之中,我们发现两者出现了极高的负相关趋势,虽然在六个自由度的情况下,两者负相关的假设还缺乏海量数据的支撑。但是在我这个小规模的处理上,我基本认定他们是负相关的。因为它的结果和我对它们之间进行的定性描述的预期是完全一致的。正是因为这两个数据之间的高度负相关,更加使我坚信可以通过对高跟鞋高度和gdp、失业率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时期错开处理,可以有所发现。
四、将gdp和失业率时期错开后与高跟鞋高度的相关性分析
考虑到高跟鞋的高度并不一定和gdp和失业率变化同期,本文将前者的前六个季度的数据与后两者的后六个季度的数据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随后得到了符合预期的规律。我们看到相关性达到了-0.53,呈弱负相关,与之前的值0.136变化了百分之489.7%。也就是说,我们的这种处理方法,不仅找到了负相关还找到了这种弱关系。因为如此巨大的前后处理差距足以使我们相信这两个变量之间必然存在着负相关性。
按照同样的方法处理美国女性高跟鞋高度与失业率的相关性,相关性此时达到了0.5205,呈弱正相关,与之前的值0.038增加了369.7%。也就是说,同样按照这种处理方法,不仅找到了正相关还找到了这种弱关系。因为如此巨大的前后处理差距足以使我们相信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存在着正相关性的。
总结来看,由于失业率和gdp是同步变化的,那么高跟鞋作为社会个体或总体意识可能不会跟经济实体变化的步调一致。所以我想到要错开这个时期。随后的实验证明了我的这个预期。
五、关于高跟鞋高度与经济数据相关性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高跟鞋效应,在各种研究报告中有各种角度的解释,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
第一,女人的“安全感”,它同时带来自信、竞争力和逃避现实的慰藉。
据考证,高跟鞋的发明者是路易十四,这个身高只有156公分的小个子法国国王,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挺拔和伟岸,让鞋匠把自己的鞋跟拔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高跟鞋一下子风靡起来。如今,高跟鞋演变至今天已经变成女性的一种象征符号,鞋跟的高度也越来越让人“望而生畏”。
第二,经济危机使人们工作压力变小、生活清闲,经济繁荣时高跟则不利于奔走。
从社会心理学来说,经济的衰退迹象加深了人们对未来阴霾的心理预期,而人们的预期往往会按照这个轨迹实现。也就是说,我们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看到了大众的危机预期显现了,通过高跟鞋等等一些奇特的看起来不可能与经济相关的社会现象,只要我们将其数据化,进行合理的关联分析,就可以发现社会心理与社会实体的奇特作用。在经济实体的危机刚开始出现迹象时,它给了人们一种阴暗的预期,然后这种预期指导了人们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必然会作用到经济实体之中去。随后,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到来了。(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